谢东莉,裴恒涛
(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视野
谢东莉,裴恒涛
(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偏重书本理论知识体系,忽视地方文化资源、现实生活世界及人文精神的培养。遵义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特别是以长征文化为核心的红色文化资源,为拓展当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新视野。在教学中,要实现三个结合,即统一理论教材与鲜活地方文本相结合,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相结合,理论体系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开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视野。
地方文化资源;思想政治课;教学;新视野
遵义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贵州文化在黔北”的说法。以红军长征为核心的红色文化是遵义的特色文化,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亦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方向高度契合。充分利用本地区的文化资源,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的教材体系与社会现实性相结合,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优势,弥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纯理论教学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由知识理论体系向素质能力和信念体系转变的有效路径。同时,从“育人”教育的高度,找到理论与现实的契合点,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
当前高校普遍采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主要是《马克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这些全国统一规范的教材体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理论性,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的检验,这些系统化的教材体系对于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基本的理论素养,形成较为系统的马克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笔者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经验来看,这些教材偏重于抽象的理论性和内容的系统性,即在教材的知识结构中,偏重于全国的一般性的理论总结,对于地方性的经验摄入不多,缺乏适应地方院校的“鲜活文本”。
如何弥补这一缺憾,当然不是要抛弃原有的理论教材体系,而是在讲授现有理论教材的同时,充分利用鲜活的地方文本,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其一,走出课堂,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进行社会实践调查
通过走出课堂,参与社会实践和调查,让学生通过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实现大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就遵义来讲,红军转战黔北,为当地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资源,物质方面的红色资源如当年红军长征转战贵州期间,召开的系列会议,如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鸭溪会议、扎西会议(鸡鸣三省)等;进行的系列战斗遗迹,如强渡乌江战役时的乌江渡口,娄山关战役遗址,四渡赤水战役遗址等;依托红军遗迹修建的各种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如黎平会议会址,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遵义红军烈士陵园等。精神层面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红军长征转战贵州期间留下的口头的或书面的红色传说,如众多的红军故事、红军标语、红军歌谣,以及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等。这些丰富的诸多层面的红色文化资源,是贵州特别是遵义地方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而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视野和框架下,对这些地方文化中的红色文化资源缺乏全面的梳理和介绍,更谈不上系统的利用。因此,为了达到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野,其首要的前提路径就是组织学生进行这些红色文化资源的社会实践调查。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项目安排,如对艺术类、文学类的大学生,可以布置其进行红色传说、红军歌谣等方面的田野调查。对历史类、思政类的学生,可以布置其进行红军长征中相关会议、相关遗址及其相关史实的考察。对于理工科类的学生,可以布置其调查红军长征转战贵州期间所经过路线的古建筑、气候、地理、生物环境等方面的考察,等等。通过这些多学科、多背景的田野调查,形成相关的田野考察报告。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由老师进行点评、汇总,最后形成地方红色文化的调查实践报告,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补充阅读教材。
其二,走进现场,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进行现场教学
关于现场教学,提法较多,一般认为现场教学法就是选取和社会现实密切联系的课程教学内容,在社会现实环境设置现场教学课堂,通过多向交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完成教育任务的教学方法,是对传统的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专题教学法、情感教学法、背景透视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叠加应用。[1]通过现场教学,使大学生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纯政治化、说教式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实现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效结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育人”教育。遵义地方文化资源中,可作为现场教学的场景较多,如遵义红军山的“红军坟”故事,就是较好地进行现场教学的红色经典案例。当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关于党的宗旨方面的课堂教学时,就可以设计相关的现场教学环节,把学生组织到红军山,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红军塑像前的碑铭资料,让学生查找资料和现场访谈拜谒红军坟的游人,了解红军坟的基本历史线索,感受红军坟的当代价值。然后,教师通过现有的研究成果,对红军坟的历史背景,形成变迁过程,红军坟背后的红军菩萨的当代价值与启示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述。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样的现场教学通过红军坟凝结历史与现实的生动案例,就可以使当代大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而自觉拥护和支持党的领导。同时,也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不是天然形成的,党的执政基础,党的合法性基础,即在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导向,党只有心系民众,关注民生,才能赢得老百姓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显然,这样的思想启迪只有在现场教学中才能实现。
其三,走出课堂,走进红色文化,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践中,单纯的课堂书本教学固然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通过教师系统的讲述,可以把教材上及与教材相关的内容灌输给学生,但是其缺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学生总感觉到老师的讲述,书本上的这些知识,与现实缺乏联系,也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为了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就需要引导学生走向历史文化现场教育基地,在讲解的基础上,由教师站在更宏观的角度阐述历史背景、梳理历史脉络、分析历史本质、评点历史启迪意义,潜移默化涵养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历史与现实结合最好的地方文化资源就是各类博物馆和纪念馆。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是较好的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比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讲述长征一节时,就可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走进遵义会址纪念馆,参观遵义会议陈列馆。遵义会议纪念馆内,除了通过实物资料,如各种关于长征的文物资料、遵义会议期间红军领导人住址、会场等,感受长征及遵义会议历史的现场感,同时还通过讲解人员的讲述和陈列馆系统的文字图片资料的浏览阅读,可以更系统地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和遵义会议的伟大功绩。参观完后,再回到课堂,联系书本,进行讲述和一定的课堂讨论,就把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单纯课堂教学所不能获得的效果。
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所依托的核心教学资源是全国统一的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从知识的承载形式上看,它们都属于“书本知识”。尽管这些书本知识是基于一定的社会实践和历史经验总结编辑而成的,但其不等于生活实践本身。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需要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
其一,充分感知书本世界之外生活世界的丰富多彩
作为地方院校的遵义师范学院所在地——遵义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与本地特殊区域相联系的地方文化。地处黔北的遵义是历史文化名城,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多样且教育性强,是对高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内容和素材。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来看,遵义的地方文化资源有红色文化、精英文化、世家文化、民族文化、西迁文化、四在农家、三线建设等等。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既折射出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也反映出新时代的崭新风貌和时代主旋律,如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娄山关遗址、四渡赤水纪念馆、“四在农家”示范区等。精英文化是指在遵义历史上,曾为遵义地方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社会精英人物,他们心系民众、造福地方的社会责任感值得尊重和弘扬,如向荒蛮的贵州地域传播儒家文化的“汉三贤”(盛览、尹珍、舍人),引进柞蚕和桑蚕、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陈玉壂和徐阶平,引进楠竹的黎理泰,兴办实业的袁锦道,创办新学、开启民智的袁玉锡等。世家文化是指由若干个文化世家构成的,对地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文化世家,如以“沙滩文化”为代表的莫、郑、黎三氏家族文化,遵义唐氏、桐梓赵氏等。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这是加强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团结,树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念的有效材料。历史文化是指在遵义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和事件,如杨氏土司、海龙屯遗址、浙大西迁、遵义健儿浴血抗战等,这些都是当地大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近距离地触摸历史、感悟历史文化的直观性内容。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借助现场教学法,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通过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和教育基地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无疑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其二,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向生活世界学习
要实现“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就要求高校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更新知识体系,不仅要熟练掌握书本教材的理论与知识体系,同时还要体验生活、熟悉生活,经常围绕思想政治课的理论体系,到相关的地方历史文化遗址去进行考察,获得直观经验,并自觉运用到教学活动当中。实践证明,只有结合实践,走向生活本身,才能真正获得真知。以遵义的长征文化为例,如果教师仅仅陈述书本上的长征知识,如什么时间长征转战到达贵州,什么时间召开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四渡赤水战役的过程如何等,这样就容易落入俗套,照本宣科,其教学效果自然是不明显的。要想讲好这段历史,只有亲身走进长征的现场,重走长征路,才能感受到伟大的长征精神。正如美国传记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重走长征路之后所言:“只有亲身走过这段路程的人才能以现实主义的方式描绘出长征中的战斗和艰难困苦——特别是过雪山和草地。”[2]当然,由于时间及精力的限制,我们多数教师不可能像当年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政府支持下走完长征路,从而写出《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这部影响世界的伟大作品一样,我们可以选择红军长征转战贵州的部分路段走一走,感受其沿途的风土人情,地理自然风貌,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等,经过这样的实际生活的体验后,再向学生讲述长征,讲述长征精神,就会自然地把对长征的生活体验融入课堂,这样的长征知识与精神将不再是书本上的单线的生硬的知识点,而是赋予生活气息、立体全景式的,既有历史的真实,又有现实的观照,自然使学生感受到更亲切、更真实的长征文化,自觉不自觉地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联系,从而引起思想上的共鸣,达到单凭书本知识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困境,正如一些研究者所指出的,首先是教材的理论性和社会的现实性难以找到切实的结合点,其次是学生的知识理论体系难以向信念信仰体系转变。[3]换言之,当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较多的强调学生“知识体系”的模塑,而对学生内在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力度不够,难以形成学生坚定的信念信仰价值体系。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与关怀,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如何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由“知识体系”向“人文精神”的转变,单凭现有的教材体系和课堂教学模式是难以完成的。地方文化资源中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内容,如遵义地方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长征文化所蕴含的长征精神,即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内容,当年共产党人和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的坚定理想信念,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紧密团结的人文精神,已超越了阶级和国界,具有传统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当代大学生所需要的精神财富。遵义地方文化中的播州土司文化也赋予一定的人文精神启迪,即重视文化,加强对外交流,强化国家观念、国家认同,是地方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当代国民所应当具有的人文素养。遵义地方文化中的古盐运文化亦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内容,贵州由于地质构造原因,本地不产盐,需要从周边特别是四川运盐,加上当地山多路少,食盐运输特别困难,千年以来,穿梭于川黔古道的盐巴客,挑战大自然,用他们的血汗,历尽艰辛,运盐入黔。其中蕴含的坚毅、忍耐、顽强,是当代人追逐梦想所需要的人文精神。
首先,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田野考察,到民族文化博物馆、古代盐运博物馆、酒文化博物馆、海龙屯遗址、“沙滩文化”世家文化遗迹、浙大西迁旧址、汉三贤、清三儒、诗乡、茶文化等文化实景中进行现场考察,实地感受这些不同文化形态的人文精神内涵。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写成相关地方文化的调查报告,以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辅助资料。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结合学术前沿,根据学生的志趣和自身条件,开展民族文化、精英文化、世家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探索研究,把调查法、访谈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等排列组合,形成一个整体方法系统,既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又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
其二,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适时将反映地方文化的人文精神融入其中。将理论化的教材体系与现实社会相结合,通过实物、实景、实例、实事等载体,让学生克服传统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内容空洞、枯燥无味、针对性不强的弊端,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如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强调培养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当下,大学校园中出现的一些奢侈浪费现象,如食堂餐桌浪费,一些学生穿用名牌,互相攀比等。针对这些现象,单纯的书本理论说教,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其效果也不甚理想。可以利用当年浙江大学西迁遵义办学的事迹来激发大学生艰苦奋斗。当年浙大师生在民族危亡之际,为保持文化命脉,千里迢迢,几次辗转,最终落脚遵义办学,期间浙江大学广大师生克服了交通不便,资金不足,物质匮乏,生活艰难等困难,在艰苦的环境下,教师认真备课,做科研,学生积极上课学习,在教学、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上课过程中,把这些精神融入教学,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提升无疑会产生重要作用。
其三,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做讲座,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术品位。人文精神与一定的学术品位密切关联,换言之,人文精神是隐含在理论知识体系背后的核心东西,需要深入系统的研究,才能将其挖掘提炼出来,从而传授给广大学生。很难想象,没有多少学术创新,只是照本宣科地讲授陈旧知识,能给学生提供多少人文精神享受。而学术交流是提高学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而言,同样需要学术交流方式,提高学术品位,进一步提高所讲授内容的人文精神含量。这就需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实时定期的派遣思政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进行访学或培训,以提高其学术品位和人文素养,从而把其回馈给广大学生。另一方面,也需要定期邀请当地或外地的知名学者或某一方面的专家,以专题学术讲座的方式,比如可以邀请遵义纪念馆的长征文化研究专家进行长征文化与精神的讲座,向广大师生提供最新的、最深的学术信息,进而提高师生某一方面的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转化,既具有普遍意义,也具有地方的典型性。以遵义为例,诸如长征文化、抗战文化、土司文化、沙滩文化、盐运文化等丰富的地方文化形式,及其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为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供了新视野。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地方文化资源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在实践探索中,努力找寻适合自身特点的、得心应手的教学方法。通过本研究,旨在拓展“育人”教育途径,克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困境,将统一知识与地方知识、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知识的传达和信仰的传递融合在一起,将教材体系以及教师“个人知识”形成的教学体系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能力,从而对学生的心灵进行影响和塑造。
[1]李青嵩,刘纯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困境及对策[J].重庆与世界,2011,(5):52-54.
[2][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
[3]时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7):44-45.
[4]王启明,袁祖社.价值观教育范式的价值反思与路径转换[J].求索,2013,(9):212-214.
(责任编辑:魏登云)
Using Local Cultural Resource to Broaden the Vision of Teaching Ideology and Politics
XIE Dong-li,PEI Heng-tao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2,China)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is focused upon theoretical knowledge,ignoring local cultural resource,real world and humane spirit.The abundant local cultural resource in Zunyi,esp.,the Long March culture,provides a new vision of teaching ideology and politics.In the process ofteaching,we should combine textbook with local resource,book world with lifeworld,and theory with humanities,creating a new vision of teaching ideology and politics.
local cultural resource;the course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teaching;new vision
G41
A
1009-3583(2014)-0082-05
2014-05-13
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贵州红军故事中德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研究》(2013B178)
谢东莉,女,河南漯河人,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裴恒涛,男,河南洛阳人,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