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语境下统战工作“团结”与“依靠”关系探析

2014-02-05 05:44巩章义李应建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团结工人阶级知识分子

巩章义,李应建

(遵义师范学院政治经济与管理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的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团结社会各界为共识而奋斗,所以能更好地凝聚社会各种正能量,把各种负能量的冲击降到最低。当前中国社会诸多社会阶层正发生着分化、重构,面对市场化、信息化的大潮,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背景下,面对全面实现小康的共同追求,只有进一步厘清团结和依靠的时代关系,才能更好地团结社会各界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共同奋斗。

统战工作对象的内涵一般有三个:一,联合(团结)的对象。这是统战对象的本来意义。二,照顾的时象。这是统战工作对象的延伸意义。三,帮助的对象。这是统战工作对象的又一个延伸意义[1]。文章主要从国内统战对象的本来意义上分析。

一、传统统战中“团结”与“依靠”关系回顾

“统一战线”的概念最早由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提出。他说:“党的基本策略任务就是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2]我国统一战线工作主要经历了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第二次合作)、社会主义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结成“爱国统一战线”三个时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特点是包括两个联盟:一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这个联盟属于进步势力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数上占绝对优势,是统一战线的基础。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指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含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在第一联盟中工人与农民两大阶级利益相关,目标相同,他们不仅相互团结,而且相互依靠,他们在党的领导下是统一战线的主体,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我们平时论的统一战线一般不是指第一个联盟,而是第二个联盟。笔者把包含两个联盟的统一战线叫做广义统一战线,狭义的统一战线是专指第二个联盟。文章主要在狭义上使用“统一战线”一词。

“团结”意指联合起来以完成共同目标。统战中的团结包括核心层内部的团结和核心层与“外围”的团结两种。第二个联盟中的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各有追求,目标不尽相同。建国前,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在对顽固派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采取“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和“有理、有利、有节”的统一战线策略并最终夺取了政权。建国初期,我们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统战政策是“利用、限制、改造”。私有制改造结束之后就把重点从“阶级整体的改造”变成对剥削阶级个人的改造为主。文革直到改革开放之前,统战工作陷入困境。改革开放之后,统一战线虽得到了相当重视,但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并没有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二、当代语境下统战工作“依靠”与“团结”关系的认识误区以及原因分析

笔者在2012年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习统战理论期间,与部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交谈时,他们中相当数量的人认为:共产党依靠的是“工农联盟”,自己只是共产党“团结”的对象,不是“依靠”的对象。这让笔者惊愕不已,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从统一战线发展的历史原因上看。历史上狭义的统一战线是专指第二个联盟。统战工作的对象主要是非劳动者阶层,合作的目标是服务于党的整体目标。非劳动者阶层既是合作对象,也因其利益、目标与党不完全一致而需要既合作又限制,甚至需对统战对象的思想进行改造。从统一战线的对象上看,统一战线的对象主要是党派、无党派人土、宗教、民族等方面公认的“代表人士”。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绝大多数都是知识分子。从理论上讲,旧社会的知识分子,他们不属于工人和农民两个革命的主体阶级,他们主要依附在非劳动者身上,他们只是在特定条件下在特定时期才可以成为统战对象。正如知识社会学的创始人认为的:知识分子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自由飘游、无所依附。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政治属性是不定的。毛泽东曾把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知识分子比作“毛”,认为他们附在帝国主义者、封建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五张皮上。并认为民主革命革掉了他们前三张皮,社会主义革命还要革掉后两张皮。所以新中国建立后,知识分子即使附在无产阶级身上也需要改造。不但对旧社会成长的知识分子要改造,就是新社会长大的知识分子也要改造。在文革时期知识分子叫“臭老九”,知识青年要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改造。可见这阶段知识分子不仅是我们团结的对象,还是我们改造的对象,他们当然不可能是我们政权基础意义上的依靠对象。

其次,从法律法规上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三条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其组织成分,应包含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革命军人、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但第四十七条也规定“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即思想政治改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序中规定“我国人民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已经结成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今后在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完成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和反对内外敌人的斗争中,我国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不能看出统战对象是政权的基础,即统战对象没有进入到社会的“核心层”。当然不可能是我们政权基础意义上的依靠对象,最多是团结对象。

再次,从当前实际工作中看,参加了中共就不能参加民主党派,参加了民主党派后则可以申请参加中国共产党,这被许多人解读为是因为中共组织目标更高级,其它组织目标则更低一些。其它组织及成员的共同特征是政治、组织和思想接受中共的领导,中共负有帮助他们提高的责任,相反他们也负有向中共学习的义务。所以,在一些党外人士看来,他们不仅是中共团结的对象,也是中共帮助改造和提高的对象。因此认为自己不是政权依靠的基础,只是“团结”的对象。相应的中共中个别党员、甚至领导也持相同或类似的观点。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负有向全体工人阶级和劳动者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共产主义理想的责任与义务,即负有通过宣传教肓去“改造”和提高工人阶级和劳动者觉悟的义务。

总之,改革开放前,统战经历了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社会主义初期到改革开前结成“爱国统一战线”等阶段。这些阶段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和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目标就是要消灭凭借生产资料压迫他人的社会制度,夺取政权,建立一个没有人剥削人、没有人压迫人的新中国。这个政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国家。狭义被统战的对象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思想上都是被改造的对象。所以当时统战中的“团结”没有依靠的意思,相反还隐含着利用、改造之意。

三、当代语境下统战工作“团结”与“依靠”关系的新认识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各个社会阶层迅速分化和重构之中,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建设发展任务更加繁重的背景下,统战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提升。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说:“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的前提是人们的思想、目标的统一,即要有共识,这就是当前统战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在当下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下,国内统战对象不仅是党团结的力量,更是依靠的力量。

1.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上看

是广义统战还是狭义统一战线,主要服从于社会的生产方式或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导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宪法就明确规定:“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理论确立了现在中国社会的主要任务、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而确立了统战对象的属性。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增强综合国力,实现民族复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合格的市场主体必须牢记并遵循上述市场经济的准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并依法纳税。他们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也是先进生产力的推动者,他们中的代表人士是统战团结的对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多长时间呢?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根据我国国情,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时间有多长?有人说一百年,有人说一百年以上,可以确定这个时间非常长。作为广义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知识分子,作为非工农的新兴社会阶层既是统战对象,也是新时期的劳动者。他们在政治上思想上拥护党的领导,在经济生活中是先进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的人显然是团结而且依靠的对象。

2.从社会阶层的变化上看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从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发展趋势上看,工人阶级本身的变化趋势是从体力向智力方向发展,且就业比例未来必然呈下降趋势。马克思时代的工人阶级主要指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工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即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产业结构中由占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比重逐级向资金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占优势比重演进。这导致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工人下降,脑力劳动的工人增加。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级在进化中与知识分子融合,传统的农民阶层在工业现代化的发展中正快速消亡,估计中国传统农民将在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将转入城镇融入其它阶层,或转为农业工人。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看,一产和二产的就业人数比例只占30%左右,传统的工农联盟必须适应这一变化才能使阶级基础稳固,也才能说代表了多数人的利益。现在必须在理论上与时俱进,做出调整才能适应这一变化。

3.从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性来说

马克思之所以认为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不仅因其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性,而且因其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方向。随着知识经济的产生,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是一种以创新知识为生命力的经济形态。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创新是知识的动力,而不是简单的劳动。当农业的种子改良进入到分子DNA的时候,科研日益成为专门的行业和独立的阶层活动,知识分子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知识分子代表了社会先进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推动者。统战对象中大部分是知识分子且在单位有一定影响,做出了一定贡献,他们是知识经济背景下先进生产力的一分子,不仅是团结的对象,而且是依靠对象。

4.从统战的对象来说

统战工作对象在新时期新阶段,主要包括: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代表人士。这些人从工作性质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非国企的工作人员,他们中大部分虽然是知识分子,但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本身不仅是劳动者,而且本身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从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中得到的基本的总结第六款中说“知识分子同工人、农民一样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没有文化和知识分子是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版序言中规定“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另一部分是新兴社会阶层。我国社会的新兴阶层在广义上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群体:一类是个体户阶层,主要靠自已的劳动和经营获取报酬;另一类是私营企业主阶层,主要通过投资、管理、使用雇佣劳动获取报酬;再一类是专业技术及管理阶层,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中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国有垄断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及自由职业人员,他们均是以知识、技术方面的专长获取较高收入。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不少人正是从上述各种群体中分化出来的,彼此之间存在着某种天然的联系。他们之间尽管个人财产多寡不同,但并不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强调:“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节。作为统战对象的他们不仅是统战团结的力量,也是政权依靠的力量。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在扩大,而且意味着传统的“团结”对象政治属性也在变化。今天的执政党必须为全体人民服务,相应的也必须依靠全体人民。

总之,新时期国内统一战线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阶级联盟,而是发展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当代统战的“团结”是依靠基础的团结,他们也是执政党可以依靠的基础,其中的代表人士更是如此。因为他们在政治上拥护“四项基本原则”,在工作中有一定贡献和影响,且有一定参政能力,更应该是团结且依靠的对象。

[1]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64.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大事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14.

猜你喜欢
团结工人阶级知识分子
重读《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行再认识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发挥好党内政治生活“四大功能”
家园合作共育对幼儿自信心和独立性的影响研究
从城濮之战看参谋的作用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论马尔库塞的阶级一体化理论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
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