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之多面相

2014-02-05 02:41方蒙石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钱穆入世学派

方蒙石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100)

儒之多面相

方蒙石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100)

儒家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个积极入世、以天下为己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学派。但儒家在早初,绝非一个纯粹入世的学派,早期儒家也提倡明哲保身,也提倡命定论,儒家之面相,绝非单纯的一面。本文力求分析儒家的多种面相,以求探讨儒家思想真正的全貌。

儒家;儒家思想;文化

在一般人的眼中,儒家都是一个积极入世、以天下为己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学派。但实际上,儒家在早初,绝非一个纯粹入世的学派,早期儒家也提倡明哲保身,也提倡命定论,因此甚至在20世纪前中期遭到严厉的批评。从这些地方看,儒家之面相,绝非单纯的一面。本文力求分析儒家的多种面相,以求探讨儒家思想真正的全貌。

钱穆先生认为,“当孔子在时,其门弟子多仕贵族为家臣。而孔子则深不愿其弟子之汲汲于仕进,故曰:‘三年学,不志于谷,不易得也。’又曰:‘天下无行,多为家臣,仕于都,惟季次未尝仕。’”传统观点都认为儒家是一个积极求仕的学派,而儒家求仕的最高目的,是还归三代之治,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这种观点从古到今,绝少质疑。然而钱穆先生却在这段论述中说:“孔子则深不愿其弟子之汲汲于仕进”,完全颠覆了这种看法。

此外,钱穆先生在其《中国思想史·庄子》中也说:“我们若说孔、孟、杨、墨所讲是一种‘道德人生’,则庄子所追求的是一种‘艺术人生’。其实庄子思想里,有许多点很近似孔子。儒家本有两方面,‘用之则行’、‘达则兼济天下’是一面。‘舍之则藏’、‘穷则独善其身’,是又一面。庄周书中颇多称引孔子、颜渊,只是注重他们的消极面,不注重他们的积极面。注重在藏与独善,不注重到行与兼善。……庄子之藏,是把此有限人生,妥善地藏在无限的大宇宙中。……孔子只是藏在人生中,所以是道德人生。庄子则藏在宇宙中,所以是艺术人生。”他认为,“庄子思想里,有许多点很近似孔子。儒家本有两方面,‘用之则行’、‘达则兼济天下’是一面。‘舍之则藏’、‘穷则独善其身’,是又一面。”原本都认为儒家和道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派,两者的关系应当像汉代初期儒道相争之时一般,水火不相容,而且儒家提倡积极入世,道家追求消极出世,两者属于绝对的对立面,庄子思想中又何来许多近似孔子?此处更将儒家分为了两个方面,与柳诒徴先生将孔子之法分为出世法和入世法不谋而合。柳诒徴先生说:“第孔子一生志向,专以对人宣明伦理一门,作入世法,至孔子之真实本领,哲理一门之出世法,始终未欲与世人道之,此正是孔子之高大处。故至今儒家所知之孔子,第知孔子本领之半而已。”柳诒徴先生在此将孔子之法分为出世和入世,而一般都认为儒家是一个入世的学派,何来出世一面?而柳诒徴先生更说“至今儒家所知之孔子,第知孔子本领之半而已。”那么孔子所不为人知的另一半本领到底是什么?从钱、柳两位前辈的论述中,细细品位,对于传统将儒家单纯归为入世学派的观点,确实值得做一番反思。

实际上,在细读《论语》之时,也可以寻觅到一些儒家多面相的证据。如果对《论语》作一些简单的归类,那么可以将论孝的归为一类,论学的归为一类,论仁的归为一类,论六经的归为一类,等等。当然,这些《论语》中论孝、论仁、论学、论六经等等方面,从古到今已经有许多著名的学者进行详细而又精到的论述和阐发,随便加以翻检,就可找到许多著作,故而在本文中就不赘述了。但是做完这个工作以后,就可以发现还留下一些无法归类的章节,这些章节既不是论述某种品德,如孝悌、仁义,也很难将其归入到有关历史事实的那一部分去。在这些无法归类的章节中,有许多都带着正反两面,举例如下:

《论语·公冶长》: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论语·公冶长》: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宪问》: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论语·宪问》: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论语·卫灵公》: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遽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以上这些章节,完全可以自成一个体系,可以自称一类,这也就是钱穆和柳诒徴两位先生所提到的儒家两面性。

这几处章节也可以说体现了儒家的明哲保身思想。在《汉语大辞典》中,明哲保身的解释是: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后多指生怕有损于自己,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后人对明哲保身一词的误解暂且不谈,原意“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正是以上几章很好的注解。此外,孔门师徒谈论理想之时也说:

《论语·子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述而》: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在以上几处孔子的理想和言论中,不难领会到柳诒徴先生说的“儒家出世一面”,也不难理解钱穆先生为什么说 “庄子思想里,有许多点很近似孔子。”于是本文开头所引三处材料,也自然豁然贯通了。普通人都认为的儒家是一群手拿经书,一开口就是“之乎者也”的老学究,而细细品位这些章节,无不带有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率性的一面,原来儒家自有其出世之一面,自有其潇洒一面,何需向佛道中求来,更是何其妙哉!

而且《论语》之中,孔子对于许多隐者也大加赞赏:

《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论语·微子》: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论语·泰伯》: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论语·宪问》: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子曰:“作者七人矣。”

钱穆先生在其《四书释义》中又说:“孔子虽有志用世,而亦深有取乎隐者,观其‘七人’之概可见。”孔子对于隐者的赞赏和认同,或许就来自其思想中的出世一面。

在《孟子》中,也可观察到儒家之两面,比如:

《孟子·滕文公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孟子·离娄上》: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

《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在先秦儒家两大开创者的著作中都可以看到了有关出世和入世两面的言论。而一般我们认为之儒家仅有入世的一面,而将出世之一面完全归为道家,实际上儒家出世一面与道家何其相似。

从孔子的生平和言论来看,孔子可以说是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他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一个能够信任和任用他的国家,但也只在鲁国短暂的掌权,此后多从事于教育事业,也为我们留下了《论语》和《六经》这些宝贵的财富。然而为何一个立志于“天下有道”的孔子会产生这样一种两面的思想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个原因,就是百家学派的的划分,完全是后世学者的想法,而孔子完全没有身为一个学派创始人的想法。孔子在论学时曾经说过:

《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孔子绝非是为了成立一个学派扬名后世而著书立说,而是从任何可能的地方汲取知识,并且乐在其中。

同样,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可能也没有这样的想法,从有关老子的记载来看,如果没有关尹子让老子著书五千言,或许老子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会完全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而且,从老子自己的言论中来看,他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可见他对于著书立说和扬名后世也是完全没有兴趣的。而且老子不为天下先的态度比起孔子述而不作的态度更为消极,所以老子仅把其捉摸不透的五千字留给后人,而后人解释、阐发这五千字的著作,数量早已经超过五千字不知千里万里了。根据上世纪八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

既然孔子和老子本身不认为自己是学派的创始人,也仅仅将学习和知识看作是自己的兴趣,那么后人对儒道两个学派的划分当然不是一个合适的标准。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而且对于老子的学问也赞叹不已。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那么以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求知态度,其对于老子的思想和学说一定是非常了解的,因此在儒家思想中有和道家相近的部分,自然也不足为奇了。实际上先秦诸子百家的划分也是出于汉世,而先秦诸子虽然各有特色,但也有很多互相借鉴、吸取的部分,儒家和道家作为诸子百家中最早创立的学派,有相近的学说也很合理。

第二个原因,我们可以从金景芳先生那里得到一些启发。金景芳先生认为:“孔子他处世,可以快走就快走,可以慢走就慢走,可以不当官,也可以当官。这就是孔子的‘时’。‘时’这个东西,是不一定的,要看情况。遇到什么情况,就有相应的做法,不能一定。……情况有变化,就不能有一定的可。一定的做法是不对的。这就是‘时’。孔子自己讲是“时”,孟子也说孔子是‘圣之时者’,因此,‘时’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核心。”既然孔子处世“遇到什么情况,就有相应的做法,不能一定。”那么“天下有道”自然应该有“天下有道”的做法,那就是积极的求仕。而“天下无道”也要有“天下无道”的做法,要“免于刑戮”,要“卷而怀之”,要“无道则隐”,要“独善其身”了。因此,对于儒家所谓的“明哲保身”,采取一种片面的、极端的否定态度,当然是不对的。

第三个原因,那就和儒家整个学派的主张有关了。有人认为,“随着孔子思想的流传,孔子逐渐被看做是“儒”的象征,而他与那些追随他的理想,致力于整理、解释和教授古代经典,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保存和研习古代礼乐的群体,被称为儒家。”这里对儒家的定义是“致力于整理、解释和教授古代经典,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保存和研习古代礼乐的群体。”《论语·子罕》也记载孔子遇到困境时的言论: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可见孔子的确也有作为文化传承者的觉悟。

《周易·大畜》中有一段话: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这段话是对儒家的最好注解。儒家学者学习和研究古代经典的目的,并非出仕扬名,而是修养内心,以蓄其德。那么一些儒家学者在乱世之时隐居的目的,或许就是上文提到的 “明哲保身”,其实保身并不是目的,目的是守先待后,将儒家的学说和古代经典流传下去。在后世许多隐者的传记中往往可以看到诸如“守道不仕”的赞词。“守道不仕”是《史记·魏世家》对段干木的赞词,但是后来许多隐士的行为,也符合这四个字。那么“守道不仕”到底守的是什么“道”呢?或许这就是儒家学者的一种坚持和理想,自诩为古代礼乐制度传承者的一种骄傲吧。

从孔子本身对于“时”的主张以及孔子与老子的交集来看,儒家在“有道”、“无道”时的不同态度,以及出世入世的不同主张自然有其内在原因。而儒家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自然有一种守先待后的担当。在“天下无道”的时候,不乏儒者挺身而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依然有儒者隐世避居,著书立说,这并不是说这些儒者转向了道家,而是儒家本就有出世一面,这些儒者选择了免于刑戮,选择了明哲保身,绝非贪生怕死的表现,其实就是为了传承儒家的文化使其不至于断绝。

[1]钱穆.国学概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2]钱穆.中国思想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3]柳诒徴.中国文化史[M].湖南:岳麓书社,2010.

[4]钱穆.四书释义[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5]金景芳.孔子思想有两个核心[J].史学集刊,1999,(11).

[6]干春松.儒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黄素华】

Physiognomies of Confucianism

FANG Meng-shi
(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100, China)

Confucianism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a school of thought emphasizing positive attitude, duty and determination. It had different physiognomies at its initial stage. This article analyzes various aspects of Confucianism to explore the true picture.

Confucianism; Confucian philosophy; culture

B222.9

A

1671-9565(2014)01-041-04

2014-02-21

方蒙石(1989-),男,浙江台州人,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学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钱穆入世学派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钱穆的容与化
先上马,后加鞭——中国戏曲的演化路径与“前海学派”的深度阐释
钱穆的容与化
出入相宜天地宽
对“京都学派”元杂剧曲词评点的诠释
奇酿出汉塞,银樽入世巅——银色高地酒庄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摆 棋
父亲对钱穆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