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斌
(吐鲁番日报社,新疆 吐鲁番 838000)
记者不能少了人文情怀
□朱海斌
(吐鲁番日报社,新疆 吐鲁番 838000)
2012年4月11日,一男一女两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南加州大学校园附近街道上遭到枪击。当地时间4月14日,两名被枪杀的中国留学生的家属抵达洛杉矶,考虑到这些家属的悲痛和兼顾公众知情权等因素,到场的美国媒体记者商定承诺不提问,保持距离拍摄家属背影。
韩国一名男子曾于2013年7月25日在社交网站上预告自己要投江自杀,并于26日下午跳入汉江身亡。这名男子跳江时,韩国KBS电视台记者用摄像机拍下了其投江的全过程。KBS电视台记者的举动广受外界批评,并由此引发了有关新闻伦理道德的广泛争议。
这一正一反两个新闻事例,都在新闻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讨论。讨论主要围绕新闻价值取向与新闻伦理道德这两方面内容展开。
其实,追求新闻价值本身并没有任何过错,因为这是记者专业精神的体现和要求。但我们也要清楚地知道,在一些较为特殊的新闻事件中,记者若是一味追求所谓的新闻价值,而忽视了采访对象的感受、公众的承受力以及社会影响,那么,读者感受到的就是记者的冷漠,这样的新闻报道是缺乏人情味的,不能称之为好新闻。
由美国人克利福德·G·克里斯蒂安等人著作的《媒介公正:道德伦理问题真的不证自明吗》一书中就曾这样指出:“在新闻报道中,作为记者的社会角色常常会与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角色相冲突。记者在新闻的采编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追求新闻价值和新闻伦理的矛盾。功利主义观点认为:道德上的正确选择应该会带来最大的益处而不是害处。所有最终决定哪种选择正确,哪种不正确的标准,就在于趋利避害的程度。”
从前面两个新闻事例,以及克利福德·G·克里斯蒂安等人的论著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文情怀是当下记者不可忽视的一个新闻伦理道德问题。
那么,什么是人文情怀呢?简单来说,人文情怀是一种为人处世的胸怀和境界,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弱者的同情,对人世的关爱,对道义的守望。人文情怀,对于媒体记者来说尤为重要。有着人文情怀,记者的新闻报道中就会时时处处体现着人情、人性,以及对生命个体的观照与关怀,体现着对人生、对生命、对自然万物的敬畏。
近些年来,随着媒体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新闻从业人员的大量增加,记者人文情怀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亟待解决。有的记者在采访突发性或灾难性事件时,为了使新闻报道更刺激,更有煽动性或者轰动效应,不注意尊重采访对象的内心需求甚至是人格尊严,不注意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可能刺伤对方的话题,甚至故意揭人伤痛,肆意放大他们的不幸与苦难。
常常是一旦发生众人关注的灾难性事件,各路媒体的记者纷纷跟进,对事件的进展给予高度关注和跟进报道。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在新闻发布会现场,焦急而悲伤的受难者家属被众多记者“围攻”询问,使得一些当事人的家属情绪几乎失控。不仅如此,一些新闻媒体还将当事人家属痛哭流涕、焦急等待的新闻照片和摄影镜头,毫无顾忌地发布在媒体上。不少观众或读者不禁要问:“这些媒体记者的人文关怀到哪去了?”
对于这种让家属情绪失控的“围攻轰炸”式采访,有专家批评指出:“围堵采访这种行为是粗暴的,记者不能因为职业要求而忽略对当事人和家属的隐私保护以及情感关怀。
同时,在这些灾难性事件中,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思考:有的记者和媒体往往会采用“心灵鸡汤”的形式,来安抚民众和当事人家属的情绪,这些“心灵鸡汤”极尽煽情之能事,导致受众反感。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也是有违新闻伦理和人文精神的。
“汶川挺住”、“孩子,请走好!”、“今夜我们都是MH370人”、“今夜为你们不说晚安”……从四川汶川地震开始,一有灾难性事件,此类的“心灵鸡汤”便会出现在公众视野。笔者认为,在这种灾难性事件面前,媒体记者应该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为公众提供可靠的信息上。
但某些记者和媒体的微信、微博却继续试图用“心灵鸡汤”式的文字,来安抚关注事件的公众的情绪,更有不少记者的新闻报道,对当事人家属情况进行煽情描绘,以此当作吸引受众眼球的工具。如果说在灾难发生初期,以“心灵鸡汤”回应人们的情感需求,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媒体始终向受众灌输这种廉价的“心灵鸡汤”,则会遭人反感,甚至令人生厌。
记得一名新闻界的前辈说过,造就一篇好新闻,绝不仅仅是靠漂亮的文字、敏锐的嗅觉和技巧的处理,最重要的是一种俯仰天地的境界、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大彻大悟的智慧。
“君子喻于义”,关于在名利与道义之间的抉择,智慧的古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给出了精辟的答案。我们相信:充满人文情怀的新闻报道,体现的是社会的进步。在新闻价值与伦理道德的抉择中,记者应该也必须找到一个完美的支点。
(本栏编辑:高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