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应 雄
自去年省委、省政府实施“空间换地”的决策部署以来,永康市凭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现场会的东风,大力推进老旧低效厂房改造,大力支持企业新建多层厂房,全市出现了空间换地、亩产论英雄的新热潮。截至2013年底,全市已经审批93家企业改造或新建多层厂房,占地面积47.9万方,建筑面积达177.4万方。其中,45家企业改造低效的单层(简易)厂房,涉及占地面积16.9万方,建筑面积达66.7万方,厂房平均楼层4层,相当于新增750亩工业用地。
2012年7月,永康市出台鼓励企业改造低效厂房提高土地集约水平的实施意见。7月25日,永康鸿运实业公司率先申报,投资4000万元改造三幢低效厂房。仅仅过了一年半时间,全市各地一批新厂房陆续建成并将开始投入使用。
样本1: 群升集团改建的十层高新厂房拔地而起。自2008年搬入10万平方米的科技园后,太阳能、木门、电梯、光电等产业都迎来了新一轮发展,去年产值增长60%。随着企业快速发展,生产用地捉襟见肘。去年年初,集团对6、7、8号低效厂房进行改造。推翻重建仅有一层的光电组件和钣金车间,升为三层高后,建筑面积增加1.8万方,春节后就能投产。拆除近2000方的喷漆车间后,如今10层高的新厂房已拔地而起,正在搭建30多米高的电梯检测塔,今年4月将投入使用。三幢厂房改造后,使用面积增加3.6万方。厂房屋顶将安装光伏电站,每年可发电100万度,相当于给公司创造了100万元的收益。
样本2:能诚集团新建的可以承载重型装备32米高厂房已经投入使用。该厂房占地2.8万方,建筑面积10多万方,4层,每一层都可以摆放重型设备,都可以当作底层来使用,100辆23米长的大货车能同时在大楼里装货,并可以在任意一层掉头,实现了空间利用合理化,土地亩产最大化。该厂房已于去年6月投用,共有员工700余人,已安装1条安全门生产线、2条门锁生产线,半年产值6000万元。目前正在安装3条生产线,预计今年产值能达到3亿元,税收1500万元。
样本3:古山镇后塘弄二村工业老区块改造顺利推进。后塘弄二村是五金产业发源地的典型代表,几乎是家家户户从事五金生产。目前,该村区块总用地面积5.5万方,涉及126户,拆除旧厂房300多间计2.4万方,改造后将建设18幢4层高的现代化标准厂房,新增建筑面积2.5倍。
永康实践表明,“空间换地”能够大幅增加生产建筑面积,能够有效破解土地瓶颈,同步实现促进企业技改升级、消除安全隐患、减小环境污染、整治城乡面貌等多重目的,形成企业有好处、发展有空间的多赢局面。
政策出台后,永康企业二次创业热情高涨。短短3个月,仅古山镇就收到单个企业改造申请32份,拟改造总占地面积5.74万方,总建筑面积16.2万方。改造旧厂房,向空间要地,亩产论英雄,已经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93家企业改造建设新厂房177.4万方,如果建筑成本按照每方1000元计算,投资就接近18亿元。如果加上购置机器设备等技术改造投入,投资将会高达数十亿元。
永康的案例表明,低效厂房改造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不是简单的厂房由“矮”变“高”,也不是简单的扩大再生产,最重要的是在低效厂房改造的同时改造低效产能,通过由外而内的改造,不断提高企业亩产税收水平,实现“就地腾笼换鸟、就地转型升级”。
工业用地紧张一直严重制约着永康,“僧多粥少”矛盾极为突出。同时,不少企业老厂房容积率不高,土地有效使用率偏低的问题也十分突出,而老旧厂房改造可新增3倍左右的发展空间,大大提高了工业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浙江高鑫工贸有限公司,位于古山镇胡库工业区,原来只有一层高钢棚式厂房,仅有1.2万方。2012年年初,董事长周关平产生了“借天生地”换发展的想法,拆除了部分老厂房,在2000多方的土地上建起了六层厂房,使用面积新增1.2万方。永康市委、市政府充分尊重基层企业的首创精神,顺势推行老旧低效厂房改造,及时出台扶持政策。此后,高鑫工贸又建了占地2000方的六层厂房,再增1.2万方。可见,正确的决策源于实践,又推动实践。这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
永康从2012年5月开始谋划工业用地集约节约利用工作,专门成立低效厂房改造联合审批工作领导小组,7月份出台政策意见,启动低效厂房改造工作,选择古山镇开展试点。该政策核心内容:一是低效厂房改造不得建设单层厂房。二是要求在满足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建筑密度控制在60%,容积率不低于1.3,建筑总高度不超过32米。三是单层(简易)厂房改建为3层的,免缴第1层的报批费用。四是对单层(简易)厂房改建为4层及以上的,在返还相关报批费用的基础上再予以奖励;第4层按照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奖励100元,第5层及以上的,按照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奖励200元。厂房建筑层高超过8米的,按第2层计算建筑面积。政策出台后,企业发现和拿地新建相比,老厂房改造成本更低。2013年底,在试点的基础上,制定低效厂房改造审批、验收和奖励实施细则。粗略估算,改造低效厂房的45家企业将得到1500万元的奖励,这将会提高企业“空间换地”的积极性。
以往厂房重建的审批,涉及发改、规划、国土、环保、消防、建设等部门,一环紧扣一环,造成企业在审批环节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低效厂房改造联合审批领导小组成立后,对审批环节、前置条件、审批层级等进行梳理,建立多部门配合联动的工作机制,简化手续、并联审批,彻底改变了按部就班的审批程序和办事方法,缩短了审批时限,提高了审批效率。
“空间换地”能够直接带动“腾笼换鸟”、“机器换人”,能够实现以最小的土地资源代价来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对全省来说,既紧迫,又可行。永康以“四两拨千斤”,1500万元奖励换来宝贵的750亩企业用地,为全省作了一个先行的探索实践,值得各地学习借鉴。结合调研发现的问题,就加快推进(单层)低效厂房改造工作,提几点建议:
全省各地还有很多低矮、破旧、拥挤、脏乱、低效率的工业区块和厂房,有待整顿清理,有待“二次开发利用”。初步估计,全省工业用地超过250万亩,平均容积率不超过1,即按照1.3的容积率进行“空间换地”,全省至少可以新增75万亩(500平方公里)的建筑面积。如果按照永康目前新增750亩建筑面积测算,全省市县一、两年内就可以新增7.5万亩工业用地。建议组织开展一次全省范围内大摸底,以县(市、区)为单位,系数掌握简易厂房、单层厂房的情况,以及企业排污、用能、税收等基本情况,并登记造册,为推进“空间换地”奠定基础。
目前,不少厂房改造还停留在“自己改造自己用”的层面,一些老厂房企业不能、不愿、不需要改造厂房。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研究,支持企业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建立企业新增厂房面积交易机制,推进有老厂房可改造的企业和有新厂房需求的小微企业有效对接。各地对有条件进行低效厂房连片改造的企业,要积极动员村集体和相关企业开展连片改造;对只能进行单体企业改造的,也要动员企业开展低效厂房改造。
从永康情况看,目前的困难主要集中在老旧厂房及其土地的产权问题上。老旧厂房很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村集体土地,产权和利益主体多元,出让土地50年使用期限尚未结束,这就使政府更多只能坐等企业改造厂房,缺乏大规模推进的主动权。建议省里抓紧出台实施相关政策,根据自身财力确定合理的奖励标准,进一步理顺厂房改造中的利益关系,让存量土地再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将“亩产论英雄”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