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咽炎饮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56例

2014-02-04 22:08陶华景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咽峡炎咽痛咽炎

陶华景

止痛咽炎饮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56例

陶华景

目的 评价止痛咽炎饮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112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解热镇痛、抗感染、口腔护理及利巴韦林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止痛咽炎饮口服治疗,连续治疗3~5 d。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止痛咽炎饮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效果满意。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止痛咽炎饮;临床观察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特殊类型,多发生于夏季和秋季,主要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具有较强的传染性[1],发病急,发病率逐年升高。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咽痛、口角流涎、哭闹烦躁、食欲减退、呕吐、腹泻、拒食等,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或脑炎等[2],虽为自限性疾病,但仍可影响患儿的健康和发育,故而需要积极的治疗。现将笔者采用自拟止痛咽炎饮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112例,均为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儿科收治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1.5~5.5岁,平均3.1岁,病程2~8 d,平均3.5 d;体温:37.5~39.0 ℃42例,39.0~40.0 ℃ 14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7例,年龄2~6岁,平均3.2岁,病程2~7 d,平均3.2 d;体温37.5~39.0 ℃ 43例,39.0~40.0 ℃1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3]①发病特点:多在夏、秋季发病,散发或流行性,传染性强,起病急、流行快;②症状:发热,低热、中等度热或高热,咽痛、吞咽受限,口角流涎,哭闹烦躁,食欲减退或拒食,恶心、呕吐,腹泻;③体征:咽部充血,咽腭弓、腭垂和腭扁桃体等处可见几个或数十个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周围伴有红晕的疱疹,直径1~4 mm,破溃后形成黄色浅溃疡,口腔前部、齿龈、颊黏膜、手足等处无病变,淋巴结亦无增大;④实验室检查:体检末梢血,提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略高。

1.2.2 中医辨证标准[3]热毒内盛证:周身发热,咽部疼痛,口角流涎,烦躁、哭闹不停,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黄,脉细数。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体温过高者给予解热镇痛药物口服,加强口腔护理,白细胞计数升高者可选择抗生素,再将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予以治疗,1次/d,静脉滴注。连续治疗3~5 d。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止痛咽炎饮,药物组成如下:板蓝根9~10 g,大青叶6~9 g,蒲公英9~15 g,黄芩5~9 g,淡豆豉5~9 g,麦门冬6~10 g,连翘7~10 g,金银花5~9 g,薄荷(后下)5~9 g,甘草3~6 g。每日1剂,水煎取汁150 ml,每次50 ml,分早、中、晚3次口服。连续治疗3~5 d。

1.4 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经治疗2 d内,体温下降至正常,无咽痛,口角无流涎,食欲明显好转,咽峡疱疹明显缩小,未形成溃疡;好转:经治疗4 d内,体温下降至正常,咽痛缓解,口角无流涎,食欲好转,咽峡疱疹缩小、逐渐消失,未形成溃疡;无效:治疗5 d或5 d以上,体温仍未下降至正常,咽痛未缓解,疱疹未愈合,形成溃疡并融合。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56例患儿中,显效40例(占71.4%),有效14例(占25.0%),无效2例(占3.6%),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56例患儿中,显效19例(占33.9%),有效27例(占48.2%),无效10例(占17.9%),总有效率为8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根据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特点,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中的“咽痛”、“喉痹”等病证范畴,其病位在咽喉,与肺、脾、胃等脏腑关系密切。其病因病机是小儿脏腑未充,正气未足,每于夏、秋之际易于感受外邪,或时邪疫毒之气侵袭,邪气入里乘于脾胃,因脾胃络于口、齿及龈,故内热循经上攻于口部、咽喉而发病。故治疗上应以疏风清热解毒为主。笔者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自拟止痛咽炎饮一方,方中金银花、薄荷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黄芩等清热解毒、利咽止痛;淡豆豉味辛、凉,归肺、胃经,连翘味苦、微寒,归肺经,二者配伍,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利咽止痛,为治疗咽痛之要药;麦门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以防清热药伤津之弊;甘草清热解毒、利咽止痛、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的功效。

综上所述,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止痛咽炎饮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可有效改善症状,起效快,临床效果满意。

[1] 方瑜.炎琥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5):584-584.

[2] 刘西平,李勇.自拟解毒利咽汤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42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6):52-53.

[3] 徐润珠.自拟清解利咽汤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48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35(2):39-40.

[4] 张卜予.蓝芩口服液佐治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3):255-256.

R725

A

1673-5846(2014)07-0065-02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儿科,吉林长春 130021

猜你喜欢
咽峡炎咽痛咽炎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金匮清咽茶治疗慢性咽炎(喉痹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流感和感冒是一回事吗
清咽散外敷涌泉穴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的应用价值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100例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喉罩在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60例
编者按
凉膈散加减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