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诗立
浙江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着力点
秦诗立
新时期参与海丝建设应突出重点,抓准着力点,以宁波—舟山国际强港建设为核心,以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和开放合作平台建构为突破口,更好服务于经济转型升级
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4年以来,印度、斯里兰卡等国也接受共建邀请。作为国家战略举措,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正开展方案研究。历史上,浙江对海丝发展影响巨大,新时期参与海丝建设应突出重点,抓准着力点,以宁波-舟山国际强港建设为核心,以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和开放合作平台建构为突破口,更好服务于经济转型升级。
宁波-舟山港是全球最大综合港、第六大集装箱干线港。发展海铁联运,对宁波-舟山建设国际强港、建成海丝主枢纽港有着特殊意义。一是随着上海港长江战略的推进和自贸区建设带来的新机遇,江苏沿江港口群因长江口三期疏浚完成带来的通过能力大大提升,港口竞争日益激烈,宁波-舟山港亟待扩大腹地,海铁联运将是重要途径。二是随着长江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等战略实施,宁波-舟山港需在全国优化战略地位,以长江经济带、东南亚为腹地的海铁联运市场大拓展可成为重要抓手。
——加强省级海铁联运统筹协调。研究成立浙江海铁联运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和办公室,协调交通、商务、海关、银行等部门间关系,出台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和扶持性政策意见,指导海铁联运各项工作;主动与苏、赣、闽、皖、沪等举办海铁联运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好跨省海铁联运中面临的规划、标准、通关、税费等系列问题。
——健全宁波-舟山港铁路集疏运网络。目前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对外主靠萧甬铁路,对内仅通镇海、北仑两港区,运输能力已严重受限,需加快海铁联运集疏运体系建设,包括甬金铁路,此为宁波-舟山港便捷辐射浙江中西部及江西、湖南、湖北等中部省市的关键项目,也可分担萧甬铁路货运压力;九景衢铁路及与长江中游港口间的连接线,为宁波-舟山港对接长江黄金航道,带动沿线及江北海铁联运的重要通道;杭州湾跨海铁路通道,为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业务辐射江苏及沿海北方地区的重要通道;梅山保税港区、穿山北港区铁路支线及专用站,可促进海铁联运无缝对接。
——建设宁波海铁联运物联网示范工程。加快改造港口业务应用系统、数据交换平台,建成现代化海铁联运计划管理系统、货物跟踪系统、增值服务系统;加快建立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信息采集终端,建成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数据资源中心;探索形成集装箱海铁联运技术标准规范,力争成为国家标准;加快建成宁波-金华-上饶海铁联运示范线。
——培育海铁联运市场主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海铁联运市场主体培育力度,鼓励铁路、航运、港口企业扩大经营范围和物流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多式联运全程物流服务。支持宁波港集团与铁路总公司等合资合作,组建全国性、国际化海铁联运集团。支持浙江船公司、物流企业、大宗商品运营商等联合,或与省外、境外企业合资合作,组建以宁波-舟山港为主基地的新型海铁联运企业群,提升市场竞合水平。
——做强海铁联运经济。加强与海铁联运相关的物流、金融、保险、信息,以及货代、船代、理货等服务业的发展,建成高效、现代的海铁联运增值服务体系。加强与中国南车等央企合作,吸引中集集团到浙江建立基地,力争浙江成为我国海铁联运现代化技术装备研究、制造的重要基地。支持浙江企业参与海铁联运的装备、零部件等的研究与制造,培育一批海铁联运服务集成商,实现集群化、基地化发展,做大做强浙江“海铁联运经济”。
要成为海丝的主枢纽港,宁波-舟山港还需立足全国、辐射海丝,把现代航运服务业做大做强。为此,宁波市政府于2013年6月出台《关于加快宁波航运交易所建设的若干意见》;9月宁波航交所发布海丝指数首个产品——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简称NCFI),实现了打造区域性航运价格定价与发布中心的重要突破。总体看,宁波航交所的建设架构与支撑系统已基本形成,但与上海航交所等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亟待从国际强港建设、服务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高度,加强定位优化、产品完善与能级提升。
——优化战略定位。目前宁波航交所战略定位为区域性航运要素配置中心、交易中心和定价中心。考虑到航运指数产品有很强替代性,且国内航运交易所已达9家,宁波航交所需立足自身优势,着眼海丝大局,把战略定位优化为立足全国、服务海丝的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航运交易中心。要争取国家交通部支持,高水平开发宁波-舟山港和全国性系列海丝指数。特别是要发挥全球最大综合港优势,加强铁矿石、油品、液体化工、煤炭等的海丝指数开发,拓展会员到全国及海丝诸国,增强对航运及服务企业的影响力。
——增强航运咨询服务能力。除开发海丝指数产品外,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航交所均有特色优势。例如,波罗的海航交所是全球主要的船舶交易中心、重要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上海航交所在全球率先推出基于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的中远期运价衍生交易品。宁波航交所需加强宁波航运经济运行监测与分析平台建设,更便捷、权威地为宁波、全国乃至海丝诸国的国际航运及相关企业提供咨询产品,形成宁波航交所的特色优势和独特魅力。
——加强航运专业市场发展。重点发展三大专业市场。一为船舶交易市场。拓展服务功能,扩大船舶交易种类,并适时与舟山船舶交易市场整合;探索国际船舶交易业务,争取类似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和上海自贸区的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政策试点;与宁波海事法院合作,搭建船舶司法拍卖平台,并逐渐拓展到全国乃至海丝诸国。二为航运订舱市场。加强与各运营主体的合作,为会员企业提供航运物流信贷、融资租赁、保险等金融业务,并逐步扩大到与宁波-舟山港开展有港口联盟、港航联盟的港口运营商和船队公司;支持航运订舱平台作为应用平台,研究开展网上订舱、网上通关、网上支付等创新服务模式。三为航运金融服务市场。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及优惠措施,鼓励银行、保险、融资租赁、股权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为航运服务产业提供金融服务保障;支持航交所与有关金融企业合作,共建小微航运物流企业融资平台。
——加强航运人才培养和储备。发挥航运人才市场在航运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尽快制定浙江航运人才培养与引进计划,加大航运人才引进力度。针对引进紧缺人才、高级人才和船员的工作及收入特性,统筹制定优惠政策措施。支持宁波航交所船员服务机构建设,为船员招募就业提供政策指导。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宁波大学等探索共建航运服务人才评估中心。
随着劳动力、用地、环境等成本增加,而海丝诸国多拥有较丰富、成本较低的劳动力资源,浙江部分轻工产业或环节向其转移,不仅有助于海丝诸国经济发展和就业增收,也利于浙江与其形成“雁行”经济格局。同时,海丝诸国大多面临港口泊位、快速通道建设等任务,浙江不仅有发达的船舶、港航物流、建筑等产业,且有丰富的国际工程承包与管理经验。浙江参与海丝建设,不仅可缓解部分行业过剩局面,也有助于更好“走出去”,推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
——加强梅山保税港区、舟山港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建设。梅山保税港区、舟山港综保区、宁波保税区等开放合作平台需结合海丝绸的国际化建构,加强港航物流服务、大宗商品交易、航运金融保险等业务的培育与发展,成为对接海丝的前沿阵地。近期进口上可重点开展东南亚天然橡胶、香料、药材,以及印度铁矿、中东油品等商品的现代交易,加强交易模式创新,加快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影响力;出口上可结合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市场采购模式推广等,提高产品境外销售的终端化,提高浙江在销售链中的利润率。
——支持浙江企业、开发区到海丝诸国建设境外平台。目前浙江企业到境外建设生产、销售平台尚处自发阶段。要借助海丝建设带来的外交与经济双重影响,加强统筹,更科学地开展境外生产、销售等平台的建设运营,引导部分过剩产业或某些环节,梯度转移到海丝部分诸国。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开发区、工业园区与海丝国家协商协作,建立规模较大的境外基地,延长产业生命周期。积极与当地中国使馆、领事馆、华人华侨协会等沟通合作,为境外平台建设、管理提供优质环境和服务。
——争取国家和国际级海丝文化交流平台落户浙江。支持宁波与泉州、广州等城市联合申请海丝(中国段)世界文化遗产,或促成宁波、杭州、舟山、温州等城市联合申请海丝(浙江段)世界文化遗产,增进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宣传、传承。争取国家商务部、文化部等支持,把中国海洋经济投资洽谈会升级为国际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支持中东欧国家商品展永久落户宁波,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上升为国家级文化活动等。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