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结节病1例

2014-02-04 10:42:58刘雪琴吴积壬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结节病入院淋巴结

刘雪琴 吴积壬

中药治疗结节病1例

刘雪琴 吴积壬

目的 探讨结节病的中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所收治的1例结节病患者,对其采用中药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消失,胸内病灶变小;一年后随访,病情稳定,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其并发症。结论采用纯中药治疗结节病,患者病情得以缓解,并能有效避免使用激素产生的不良反应,本病的治疗关键在于准确的辨证论治。

中药;治疗;结节病

目前,结节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胸内淋巴结和肺内淋巴结是其最为常见的侵犯部位,同时本病也有可能会侵犯周围淋巴结、骨骼、神经系统、眼、心脏、皮肤、腮腺、脾、肝等其他器官[1]。由于结节病没有较为独特的表现,因此,往往很难及时确诊[2]。本文对2009年收治采用中药治疗1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病案分析

患者,38岁,女性,公司一般职员,由于出现“胸憋、咳嗽2月余”而被收治入院,入院时间为2009年7月16日。患者没有任何明显的诱因而出现少量白痰、咳嗽阵作、胸闷憋气等症状,在当地医院治疗,采用奎诺酮类抗生素治疗10余天,自觉咳嗽、喘憋症状减轻,但复查时仍有其他症状,需要继续系统诊治,故转院至广东省增城市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博济医院)。入院时:二便正常、眠安、食欲缺乏、咳嗽、痰少、无体重下降、周身乏力、色白、无咯血、胸闷喘憋、胁肋部轻度胀痛、胸前区隐痛。否认传染病史及慢性疾病史。入院后完善检查:血气分析:HCO324.2mmol/L,CO297.0%,PO285.5mmHg,PCO238.0mmHg,pH 7.421。全血细胞分析:LYMPH% 17.9%,NEUT% 60.8 %,WBC 4.33×109/L,PLT 473.0×109/L,HGB 117.0g/L。肺功能:弥散功能出现了显著的减退,肺总量(TLC)占预计值74.40%,1秒量(FEV1)占预计值77.00%,FEV1/FVC占预计值93.28%,通气功能障碍为轻度限制性,入院后单纯进行中药治疗。辨证属:疏肝理气,化痰止咳、肺脾两虚、益气健脾、痰湿蕴肺、肝气不舒。中医治则:赤白芍各10g、枳实15g、薤白10g、生黄芪20g、瓜蒌20g、乌梅8g、柴胡12g、桃杏仁15g、陈皮12g、党参15g、炒白术15g、当归15g、制半夏2g、生甘草10g、金银花20g、茯苓15g,患者口服7剂中药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2009年7月22日患者病情恶化,出现右眼视物不清、结膜充血的情况,送广州检验中心,诊断为右眼急性虹膜睫状体炎,考虑可能为结节病,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医生建议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但患者断然拒绝,邀请其他医院的专家会诊后判断为结节病。再次建议行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同意,检查结果表明:支气管黏膜出现大量弥漫性小结节。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分类:嗜酸性粒细胞6%,淋巴细胞87%,中性粒细胞0%,吞噬细胞7%,细胞总数5.1×106。中医辨证为:痰瘀互结、气阴两虚,症见:舌脉细、无苔、有齿痕、暗红,略口干、胸痛缓解、偶咳、无痰。调整治则为:活血通络、润肺止咳、益气养阴。组方如下:生甘草10g、地龙10g、川贝粉(冲)3g、生黄芪30g、炙百部20g、苦参10g、红景天20g、杏仁15g、太子参20g、生地黄15g、莪术15g、瓜蒌20g、乌梅8g、沙参15g。经过2周的治疗,患者病情得到了较为明显的好转。2009年8月17日复查肺功能:弥散功能正常,TLC占预计值88.5%,通气功能正常,FEV1占预计值81.5%,FEV1/FVC 84.27%。胸部CT示:小结节影及双肺絮片影出现了大幅度减少。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消失,胸内病灶变小;一年后随访,病情稳定,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其并发症。

2 讨论

结节病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疾病,在我国年发病率高于10/10万人,以中青年好发,平均发病年龄约38岁,女性略高于男性。结节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胸内淋巴结和肺内淋巴结是其最为常见的侵犯部位,同时也有可能会侵犯周围淋巴结、骨骼、神经系统、眼、心脏、皮肤、腮腺、脾、肝等其他器官。由于结节病没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因此,往往很难有效确诊[3],再加上本病表现类似于肺间质纤维化、纵隔肿瘤、肺癌、肺炎、结核病、淋巴瘤,易引起误诊。根据我国1993年制定的结节病诊断方案,本例患者发病初期以咳嗽、胸憋为主要表现,胸部CT示两肺少许絮片影,易误诊为肺炎。之后两肺发展为弥漫的小结节及片絮影,直至就诊我院,上级医师仔细分析其胸部CT特征,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边缘模糊不清,主要分布在双中上肺及胸膜下,考虑可能为结节病,经气管镜检查后确诊。

祖国医学认为,结节病的病因在于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为五脏华盖,故易受外邪六淫侵袭,又因饮食、情志、劳倦等内伤诸因素所干扰。若禀赋不足,肺气虚弱,感受内外之邪,肺虚,气不布津,不能通调水道,津停为痰,痰湿稽留于肺而形成“夙根”。每因复感外邪或复因饮食、情志、劳倦等不利因素触及而诱发本病的发生。故本例患者调整治则为活血通络、润肺止咳、益气养阴,治方实为六君子汤加味。六君子汤以补益脾肺之气为主;加黄芪入脾肺经,与六君子汤同用,加强补气作用;加金银花以制黄芪之温性;另加柴胡、乌梅、瓜蒌、薤白、枳实、赤白芍以疏肝理气宽胸。治疗 1 周后,患者出现气阴两虚表现,治法调整为益气养阴、润肺止咳。患者舌黯,有瘀象,属久病入络、络脉瘀阻,在原方基础上加地龙、莪术以活血通络。一年后随访,患者病情稳定,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其并发症。

在现代医学领域中,无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中国,结节病亦均属于难治性疾病,我院采用纯中药对其进行治疗后,可有效避免采用激素治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患者病情稳定,总结得出本病治疗的关键在于准确的辨证论治。

[1] 罗慰慈.现代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744-761.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结节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4,17(1):9-9.

[3]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118-122.

R259

A

1673-5846(2014)05-0084-02

广东省增城市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博济医院),广东增城 511300

猜你喜欢
结节病入院淋巴结
18F-FDG PET/CT在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结节病合并隐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作文门诊室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
作文门诊室
作文门诊室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