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编辑如何做好“守门人”

2014-02-04 10:10李玉恒
中国出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守门人不端科技期刊

文/李玉恒

目前,国内比较知名的反剽窃系统主要是中国知网研发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AMLC)和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沈阳主持开发的ROST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系统容量大、兼容性强、使用方便、覆盖面较广,有很多编辑在使用过程中对这些系统的优越性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1]拿广泛使用的AMLC检测系统而言,整个检测系统制定了总重合字数、整个文章的总体文字复制比例、疑似段落数、文章开头重合文字数目以及尾部重合文字数目等作为总体指标检测体系,以便首先在整体上对论文进行检测。除了在整体上进行检测,又通过制定文字复制比、重合字数、最大重复段长、平均重复段长、段落重复数、段文字比、首部复制比、尾部复制比以及引用复制比等子检测指标体系,从多个方面反映出了对学术论文的检测结果。根据具体的检测情况把文章较为直观地划分为自我剽窃、整体剽窃、一稿多投、重复发表、过度引用和剽窃文字表述六大类,可以相当准确地界定出文章的重复率等,从而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2]较之以前没有这些软件的情况下,这些软件的使用和推广不啻一场革命。然而,笔者在实际应用中也发现,在科技期刊编辑的应用过程中,这些软件还是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一、在科技期刊中推广应用的局限性

与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类期刊不同,科技期刊所刊发的主要是与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技术相关的文章。在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中,无论是基础性研究,还是应用性研究,研究的特质决定了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具体应用中受限。

作为自然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研究的主要载体,对于科技期刊而言,其所承载研究成果的“实证性”内涵与人文社会科学所承载的“实证性”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人文社会科学而言,除人类学所进行的田野调查等以外,实证性主要表现在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相关材料的搜集、整理和提炼,从中寻找出具有说服力的、能够支撑整个文章论点的各类证据。与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相比较,人文社会科学的这一特点也使得人文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成果更加容易实现多人之间的共享。同时,也由于显得较为直观而被自然科学家乃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自己所诟病。比如,就有人文社会学者对自身领域中实证性材料的搜集看作是“业余的、近视的、缺乏体系和方法的事实收集者,其‘数据库’的粗陋不堪恰与他们的分析低能相对称”。[3]这一说法未免有妄自菲薄之嫌,但也从另一侧面道出了人文社会科学实证性研究中的更易复制性。而对于科技期刊所承载的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中的研究成果而言,则大多建立在对现实事物的观察以及从事一系列复杂实验来获得的经验基础之上,通过进行各种实验来获得各种数据,以数据作为研究的支撑和桥梁,从而为科学研究的发现铺平道路。也正因为此,实证学派的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孔德在谈及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时候就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和基础,一切科学知识都必须局限在经验现象的范围以内。科学所讨论的只是经验现象以内的事情,否则,认识就没有可能,知识就失去根据,讨论就没有意义。[4]可以看出,正是由于自然科学与实验科学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主要以实验为基础,因此,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实证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可复制性。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在人文社会科学当中所进行的实证性研究,由于大多集中于对以前材料的搜集和整理上,包括对各种既存的期刊、报纸、图书、档案等文献的选择和使用,因此,研究中对既往成果的继承性使用倾向较强。由于这些既往成果的易存储性和可复制性,决定了在人文社科科学研究中,学术不端行为主要以抄袭的形式集中表现出来。也正是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这种特性,使各种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能够有效地对它们以往研究成果进行存储和转化,也使各种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能够较为便利地检测出相关学科中抄袭等不端行为。而在科技期刊所发表的各种科技论文当中,由于大多数据、模型、所提供的材料、实验的方法、对整个过程所进行的逻辑推理等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来源于实验室的各种艰辛劳动,从而使整个研究显得更加灵活,更加不易重复和复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在利益驱动下,急功近利,不遵守学术道德准则,通过投机取巧手段对各种模型、数据乃至推理过程进行捏造,虽然属于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但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却在这一不规矩行为面前无能为力。

可以看出,在学术类刊物编辑过程中,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应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类文章的不端行为中比较有效,而在科技期刊编辑中的应用则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二、多方发力辨别学术不端

关于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具体使用建议,鉴于已有学者做了相对深入的探究,[5]笔者在此不再赘言,而主要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对科技期刊编辑中克服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局限性提出一些建议。

1.充分发挥编辑主动性,提升职业道德及专业学术水平

在谈及学术不端行为多发性的时候,对编辑队伍自身专业水平是否能够真正做好防范学术不端的“守门人”这一问题也多有讨论。[6]从科技期刊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角度看,提高“人”在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中的作用,提升编辑的专业业务水平,是克服科技期刊编辑中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局限性的重要前提。作为一种高效的学术检测系统,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出其强大一面的同时,其在科技期刊编辑中的局限性的确也一览无余地显现出来。因此,只有加强科技期刊编辑专业学术水平,通过学术水平的提升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使编辑不囿于浅层次的错别字、标点符号、简单文字规范的修改补充,而是从学术高度对整篇文章的学术性真伪和学术质量高低做出鉴别,从学术层面对其知识性真伪与否和捏造与否做出初步判定。只有这样,编辑才能真正起到防范学术不端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科技期刊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才能真正做好学术把关的“守门人”。

同时,作为编辑,首先要本着对刊物负责,对读者负责的态度,严把文章质量关,把文章质量作为用不用稿的唯一标准,不唯上、不唯亲、不唯权,从而达到从根源上防范和抵制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其次编辑本人不仅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大量阅读各类书刊,提高自身的理论文字水平,还应不断学习自己负责的栏目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专业培训班等,密切关注学术动态,以扩大阅读面,开阔视野,提升学术水平,提高专业审稿能力,增强辨别力,从而准确判断论文的学术性、创新性,将伪劣学术论文拒之门外。

2.传统检测手段与现代检测手段有机结合

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使用之前,编辑对来稿进行学术不端的检测,主要通过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乃至施普林格外文电子文献等系统进行多方检索,查询是否有雷同或重复的现象。同时,为了确保所拟采用文章学术的真实性,甚至不遗余力地去图书馆查找各种相关资料来进行求证。这种传统方法虽然有效,但过程相当烦琐,既费时间又费精力。传统检测手段虽然烦琐,但其优点具有不可替代性。运用传统的检测手段,能有效弥补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不足,有效防范改造、升级版论文成为漏网之鱼。因此,传统的优秀的检测手段不能弃之不用,而且还要发扬光大。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由于其自身的高效性和便利性,提高了广大编辑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和效能,也使一些编辑患上了“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依赖症”。对作者投寄的稿件,首先上传到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上,只要系统显示合格,编辑就认为合格而后就轻易采用。然而,由于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自身的局限性,完全依赖这一系统就可能使一些学术不端行为者成了“漏网之鱼”。这就需要我们在使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时候,要具有反思意识和对以往传统的继承精神,以便在新技术的使用中能够做好各种准备和应对策略,不至于手足无措,也不至于过于依赖学术不端系统而使自身的学术鉴别能力退化。而要克服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局限性,就需要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使用和以往传统的检测手段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有效性,而且,也能够在学术不端检测过程和编辑自身学术提升之间形成一种长期的良性循环。

3.三审制和专家同行评议是有效手段

虽然经过两种检测手段的有机结合,对运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检测过关的文章,仍然要坚持做到论文三审制及同行评议制。因为,三审制和专家同行评议永远是抵制学术不端的有效手段。

三审制由编辑初审,把符合办刊宗旨、刊物特点、办刊方向,并具备一定学术水平的论文筛选出来,然后把论文提交给同行专家进行二审,由专家对论文的学术性、原则性、创新性做出权威的判断,专家审稿要严格实行国际通用的匿名审稿制度,杜绝“人情稿”,最后集编委会全体成员的智慧对论文做出最后的判定。同行评议是目前国际科学技术界公认的科学评价的最重要的方法,它是影响确定诸如谁学、谁教、谁领先、谁将进行科研工作,以及什么结果应被发表和应用等一系列关键决策的基础。同行评议的判断、选择、预测和导向功能在整个评议过程中可以帮助同行评议专家做出正确的评议。

4.利用大数据的便捷优势补充完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大数据时代已经降临,在商业、经济及其他领域中,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做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无论科技期刊接受与否,大数据都将渗透到其选稿、编辑、出版、发行等方方面面,所以,今后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每个环节将与大数据息息相关。研究大数据、利用大数据将是科技期刊的重要课题。

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说:“这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7]作为走在学术前沿的科技期刊学术编辑,要充分钻研大数据、使用大数据,使之成为辨别学术不端的利器。

科技学术文章的最大特点是科学性、知识性强,而每个编辑由于自身学术经历和专业水平的不同,都有着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学术盲区,编辑及同行评议专家在学术上的盲区是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乃至以往的传统查证手段也无法帮助的。这就需要在利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和其他手段的同时,要利用网络等现代化工具,通过微信、微博、QQ群、MNS、BBS等系统,构建起一个个互通有无的学术平台,既可以把自己编辑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发给同行,又可以把对一些文章中的知识性真伪通过这些网络平台向同行请教。[8]当前,在文化发展与改革进程中,国家积极提倡和大力支持各种先进网络的推广和使用,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网络,加强和其他刊物编辑之间的合作,也是科技期刊编辑中克服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局限性的应有之意。

[1]张宏等.学术不端现象分析及期刊编辑应对策略[J].编辑学报,2010(1)

[2]http://baike.baidu.com/view/3587181.htm

[3][英]彼得伯克.历史与社会学理论[M].姚朋,周玉鹏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

[4]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3-14

[5]谭华,崔洁.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使用建议[J].编辑学报,2010(4)

[6]王立欣.当好学术“守门人”——论学报编辑在防范学术论文抄袭剽窃行为中的作为[J].编辑学报,2007(4)

[7][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M].盛扬燕,周涛 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8]柯文辉.从责任编辑视角谈科技期刊学术不端监测系统的使用[J].编辑学报,2013,(6)

猜你喜欢
守门人不端科技期刊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关于采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的声明
科技期刊的分类
A Greedy Story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中国粮油学报》关于学术不端稿件的认定和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