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发改委课题组
强化有效供给培育消费热点
——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消费增长的对策研究
浙江省发改委课题组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从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的转变,增强服务业有效供给,形成服务业促消费的良好格局,将成为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的关键突破口
2013年,浙江省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7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高于GDP0.5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0.3个百分点。浙江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已经连续9年快于GDP,占GDP的比重达46.1%,比2012年提高0.9个百分点。为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课题组立足于当前浙江消费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手研究了浙江消费增长的潜力空间和培育热点。
随着浙江省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消费已进入“扩量提质”的重要时期,呈现出“四大转变”:消费结构由生存保障型向注重发展型转变,消费理念从偏重物质满足向物质与精神双满足转变,消费内容从商品消费为主向商品服务并重转变,消费区域从本地消费向跨区消费转变。但居民消费率仍然偏低,具体表现为“三个明显低于”:一是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同等发展阶段水平。2012年浙江省的最终消费率为47.62%,相对于欧美及亚洲相对发达国家或地区同等发展阶段的60%—80%的水平差距较大。二是明显低于兄弟省市水平。2012年浙江省消费率分别低于上海(57.1%)、广东(51.3%)约10个和4个百分点,甚至低于全国49.5%的平均水平。三是明显低于自身城镇化水平。浙江城镇常住人口的比重已经由2000年的不到50%提高到2012年的63%,但同期城镇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却下降了近1.5个百分点。浙江省消费存在以下三大潜力空间:
新的发展型消费增长空间十分巨大。2000-2012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达12%,居民对信息消费、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
农村消费的拓展空间十分巨大。目前,浙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1985年的474元增加到2012年的14637元,增长28倍,但城乡居民最终消费率差距从2005年相差14个百分点扩大到2012年20个百分点。如2012年城镇居民在交通通讯和文化教育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分别高于农村10个和8个百分点。
推动“消费回流”的空间十分巨大。近年来,浙江居民跨省跨境消费随收入提高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据最近市场调查,仅有20%的消费者有意在国内购买奢侈品,越来越多消费者通过海淘、代购国外消费品。
结合实际,浙江省下一阶段扩内需、稳增长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加快构筑“6+1”消费格局。其中,“6”是指信息、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体育健康服务、养老与家庭服务、教育服务等六大消费热点,“1”是指农村消费。
信息消费。浙江具有良好的信息消费基础,目前全省行业电子商务网站数占全国40%以上,居全国榜首。全省固定宽带用户已达到1100多万户,宽带网络普及率超过20%。建议发展以下领域:宽带接入、微媒体、网络视频、手机视频、手机支付。
文化娱乐消费。目前全省拥有各种类型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115个,规模以上工业中,文化产品制造企业近1400家,民营文化企业4万余家,2012年全省文化消费总量逾1200亿元。建议发展以下领域:室内娱乐、影视消费、文艺表演、健康电游、动漫消费、文化培训等。
旅游休闲消费。截至2012年底,全省拥有4A级以上高等级旅游景区143家,高等级景区数量居全国第二位。2012年,全省旅游规模超过4万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801.2亿元,近年来浙旅游人次的年均增速达到12%以上。建议发展以下领域:文化旅游、乡村旅游、运动休闲旅游、生态旅游。
健康与体育服务消费。2002年到2012年,全省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全年医疗保健支出分别增长了近1倍与2倍。预计到2015年,全省体育产业增加值将达到380亿元,将占到全省GDP的1%以上。建议发展以下领域:健康管理服务、研发家用医疗器械、发展体育健身场所、全民健身工程。
养老与家庭服务消费。预计到2020年,全省老年人口将突破1186万,养老产业有望突破万亿元。建议发展以下领域: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婴幼儿看护等。
教育服务消费。近年来,居民对优质的学前教育、多样化的辅助教育、规范化的职业教育以及品牌化的继续教育(MBA、EMBA等)等方面需求显著增长。建议发展以下领域:探索多样化办学,强化学前教育、辅助教育以及成人继续教育的供给服务,发展老年大学、社区大学。
农村消费。目前,农村社会的物流网络体系、电子信息产品综合服务、汽车保养维修等服务供给总体不足。建议发展以下领域:重点村镇的集购物、文化、娱乐、理发、健身、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消费服务功能区,农村物流,电子商务,优质低价的宽带服务等。
(一)加快构筑一批消费服务平台
推动建设免税消费服务区。在杭州、宁波等地实行离境退税或增设免税店;在萧山、宁波、温州等机场区域设立免税展销服务区;萧山国际机场争取实施部分国家经杭旅客免签政策。
搭建文化旅游消费服务平台。在省会杭州举办全省文化、旅游精品汇集的推介博览活动;探索推广杭州等地文化旅游消费折扣券和免费体验券的经验。
构建省内名特优产品全方位汇展平台。分层分类推动省内涉及日常消费的精品名品综合会展业务;试点举办“浙货电商节”,带动省内名优特色产品消费。
规划建设若干大型生态休闲综合区。推动丽水等浙西南山区的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快建设集旅游、休闲、养生以及户外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国家公园。
打造一批“一站式”乡镇商贸功能区。鼓励乡镇规划打造集超市、集市、书店、网吧、美容理发等多重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乡村商贸功能区。
(二)切实改善服务消费环境
加快完善信息消费设施条件。实施宽带提速工程和城市主要街区的免费无线宽带全覆盖工程;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4G移动通信建设发展和TD-LTE产业化;推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应用。
加快完善城际互通互联交通网络。把杭州、宁波、温州、义乌等地的商业广场打造成为具备集聚辐射能力的区域性商贸综合体;研究增设跨城购物班车,构建义乌小商品城、海宁皮革城等省内大型专业市场之间跨城购物的综合服务体系。
通过社会办医加快增加医疗服务供给。推动社会资金以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允许医师多点执业,构建医生职称民办公办单位可携带流转制度,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增加优质教育服务供给。构建与全球知名高校联合办学的制度体系;指导开展国际办学试点;推动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试点推进社区大学的兴办与运行。
加大城乡体育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推行健身服务的一卡通制度,构筑“掌上健身”信息适时发布平台;公开公布城市体育健身服务点分布和收费、项目等信息;研究制定分类鼓励和引导城乡居民参与体育健身的行动计划。
依托交通服务设施打造消费集聚平台。鼓励城际间高速公路服务区、城内地铁站等发展特色一体标准的商贸服务业;鼓励杭州、宁波等地率先制定地铁休闲经济行动方案。
拓宽农产品进城的消费渠道。加强城乡农贸市场的综合整治;推动电子商务下乡进村,设置网上购销的乡村服务点。
(三)着力强化服务消费政策支撑
加大文化娱乐消费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城镇居民走进电影院、剧院和音乐厅消费。加大旅游消费优惠支持力度,研究制定入浙旅游的差异化消费奖励政策,规范和引导节假日消费高峰阶段的展销促销活动。
鼓励发展多层次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运营公有产权养老服务设施;试点推动医养融合发展;鼓励发展养老服务中小企业,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鼓励城市废旧建筑功能改造提升。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废弃厂房与建筑改造换貌成为体育健身场所;鼓励健身服务进社区,降低公益性场馆体育消费的准入门槛。
提升体育赛事的辐射带动力。出台鼓励各类型各级别赛事进入社区、市县或中心城镇的财政补贴政策;允许有条件的社区、街道或者城镇承接各类体育赛事。
(四)加快完善服务配套条件
强化消费金融保障支撑。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研发与财政政策相配套的消费信贷产品;出台鼓励农村信用合作社参与电商服务的政策举措。
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保覆盖面,提高农村居民入院治疗的最高支付限额,推动社会保障账户省域范围内的联网联通使用。
增加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加大向研究咨询、中介评估、教育、医疗卫生、保安服务、残疾人服务等领域的政府购买力度。明确我省现阶段亟需重点强化的政府购买领域。
加强消费统计。加强与消费相关的统计管理工作,特别是加强网络消费统计,强化统计服务和量化监测分析。
课题组组长:黄勇
⋆本报告原文1万余字,编发时有较大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