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利民
上虞中小企业路在何方?
顾利民
上虞中小企业群体与大企业群体相比,真可谓冰火两重天。拿大企业群体中的上虞上市板块来说,其业绩增速在2013年度逐季走高,企业运转良好,发展走势强健。据相关数据统计,2013年前三季度,9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7.1亿元,同比增长48.1%,高于绍兴平均24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64.3%,高于绍兴平均44个百分点,超全国平均50个百分点。上市公司总市值高达727.3亿元,同比增长54%。而2013年1-10月份,全区中小企业(指年营业收入5亿元以下的企业)实缴税收22.81亿元,同比下降1.0%;中小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75%,低于工业用电增速0.5个百分点;519家规上中小企业中,亏损企业数量比上年同期增加6家,亏损额增加1.15亿元。规上企业中仅占企业总家数的7.6%,却占了总销售的62.3%,呈现明显的“倒金字塔型”。
从上述数据中己经清晰地看到上虞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两极反差,看到了上虞企业梯队后续力的缺失,看到上虞企业整个生态圈中“参天大树”的蓬勃生长力与周边“小树小草小花”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所形成的较为明显的不一致性。培育和打造既有划破天穹的“参天大树”又有郁郁葱葱的“小树小花小草”的企业生态圈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
但是,上虞很多中小企业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缺陷和问题,有的还很严重。诸如:产品绝大部分停留在“微笑曲线”底部的贴牌加工阶段,多数企业呈现低产业层次、低科技含量、低端产品、低附加值状态;企业缺乏战略规划和市场定位,设计研发和营销服务环节薄弱,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忽视研发投入,缺乏技术管理人才,缺乏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较多依赖技术模仿;专业化分工水平低下,产品同构化同质化严重,产品相互压价,恶性竞争;治理模式的“家族锁定”造成家企不分、“人治”色彩浓厚、外部优质人力资本较难进入、协调成本升高、资本渠道堵塞、规章制度软化;部分企业主热衷于多元化,心态浮躁,不守主业,缺乏专注和专业精神,精力分散,盲目铺摊子,追求投机短利,企求“一夜暴富”,在一圈又一圈复杂的担保链中迷失方向、越陷越深、不可自拨。
除了上述企业自身的缺陷和问题外,很多中小企业客观上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如融资难融资贵,中小企业获取信贷资本的难度大,融资成本明显高于大企业。用工难用工贵,企业员工工资年均增幅在10%-20%左右。用地难税负高,中小企业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用地问题由于受到土地指标的控制而较难解决;在扶持政策上,与大型企业相比,许多优惠政策中小企业或由于规模技术条件所限无法享受,或由于业务操作的生疏而放弃。据有关方面统计,当前平均每家中小企业需缴纳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社会保险费、教育费附加等8.2种税费,税费成本压力较大。
上虞中小企业的发展正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精神,紧紧抓住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民营经济的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等方面的重大机遇,采取政府和企业的联动战略,促进上虞中小企业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在政府层面,一是政策。应在企业减负、投入激励、要素保障和行政审批等方面,出台更有力度的扶持政策和工作措施,对于存量中的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及小微型、创业型企业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激励措施,在财税、社保、金融、用地、研发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并在增量中着力培育一大批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于污染重、环境损耗大、能源损耗高的部分中小企业应该以壮士断腕的果敢坚决予以淘汰。二是服务。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好的公共服务,凡是企业自己决策的交给企业,企业自身难以做到的尽力帮扶,并搭好平台,分类指导。
在企业层面,一是创新。要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加大研发投入,主动与知名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建设实验室、研发中心、技术联盟等创新组织,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以及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倡导“机器换人”。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要进行治理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创新、营销模式的创新、企业文化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的创新。注重品牌培育和塑造。二是专注。要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避免超越自身能力的盲目扩张,避免“一夜暴富”心理所造成的种种陷阱。专注实业,专注主业、专注产品,专注产品的“高、精、尖”,专注产品的差异化、精细化、特色化、生态化。要有“咬住产品不放松,立根原在缝隙中”的胸怀和壮志,学习德国的企业精神,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追求产品“做得更好”,“小事大作、小企大业”,争当“隐型冠军”。
作者单位:绍兴市上虞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