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国际贸易新趋势推进浙江对外贸易新飞跃

2014-02-04 01:56徐剑锋
浙江经济 2014年4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浙江优势

徐剑锋

顺应国际贸易新趋势推进浙江对外贸易新飞跃

徐剑锋

近年来,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下,浙江出口贸易遇到不少困难,出口增长率明显下滑。了解与把握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才能因势利导、借势而为,促进对外贸易的持续、高效发展。通过对国际贸易发展变化的长期跟踪研究,国际贸易发展呈现以下六个新趋势:

全球专业化分工协作形成,全球价值链分享成关键。在国际投资与贸易的推动下,全球性专业化分工协作不断演进。从产业链看,生产的国际碎片化在加强,一种产品的价值链由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厂商共同完成。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越来越依赖于中间品的进口,尤其是产业链较长的机械、电子与交通运输设备行业,境外增加值含量往往较高。如果要从全球价值链贸易中获取更多的增加值,就必须更多地参与全球化分工协作。

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不断提升。长期以来,服务对世界贸易的作用被低估,按纯服务贸易额占世界货物贸易的份额统计仅为20%左右。但从产业链的增加值细分,许多服务增加值包含在随后出口的价值中。因此,考虑到所有产生于服务部门的增加值后,贸易中的服务含量大大增加。同时,服务贸易具有便利性特点,易于突破贸易壁垒,这使服务贸易增速容易超过货物贸易。2007年世界服务贸易额达32600亿美元,2012年增至8.4万亿美元。服务贸易占全球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从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不到10%,至2007年升至15%、2012年达23%。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比重从1982年不到1%上升到2008年的4.5%、2012年的5.6%,全球排名升到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其中服务出口额居世界第五位、进口居世界第三位。

技术贸易高新化、多样化,成为国际贸易新热点。国际技术贸易既包括技术知识的买卖,也包括与技术转让密切相关的机器设备等的货物贸易。国际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总额和国际服务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从上世纪70年代的1/30和1/10左右,上升到目前约1/20和1/5。技术贸易的商品结构高新化,国际技术贸易向知识型、信息型等软件技术倾斜,国际技术贸易商品的软件化、专利国际化趋势加快。专利贸易在国际技术贸易中日趋重要;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逐渐成为国际技术贸易的重要对象;环境技术贸易兴起。国际技术贸易方式多样化。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资本转移结合在一起,使得纯粹的技术商品贸易拓展为以技术商品为中心的复合型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除了原有的传统方式如许可证贸易、特许专营、咨询服务、承包工程等,企业兼并、电子商务、第三方技术供给、引进人才等成为新的贸易方式。突破国别与区域限制的世界性国际技术贸易市场正在形成并趋于成熟,有利于技术贸易的持续增长。

产业内部贸易增长快,成为国际贸易的新领域。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产业内部贸易以远高于一般国际贸易的速度发展。其原因一是行业内部生产全球分工协作加强,促进行业内部贸易;其二是贸易伙伴间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越近似,因产品差异化的存在,两国越容易产生产业内的需求与供给,从而促进产业内部贸易。随着全球产业链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发展,以及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以及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更是得到快速发展,未来这一趋势会更加明显。

智慧电子商务时代到来,柔性定制贸易成为国际贸易新形式。世界贸易中电子商务从无到有,目前已经占到世界贸易的10%左右。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与推广,电子商务正从原来的全程电子商务阶段进入智慧电子商务阶段,这将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贸易的竞争力。与电子信息技术、智能化生产、3D打印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以网络为平台、建立在消费者与生产商直接交易基础上的小批量、灵活多样的柔性定制生产与贸易飞速发展,并很可能在新工业革命浪潮推动下,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新主力。

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助推,国际投资成为国际贸易的推促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出现波折,证券投资、国际借贷等间接投资地位回升;新兴经济体FDI增长迅速;国际投资自由化趋势加快。国际投资成为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主动力,成为全球贸易发展的助推器。

针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浙江应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与浙江省委十三届四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要求,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打造对外开放高地,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推进机制创新与组织创新,巩固传统产品贸易优势。纺织服装、五金、工艺品、家具等轻工产品长期以来是浙江出口贸易中的传统优势产品,占据着浙江出口贸易的大半江山。近年来这些产品的竞争优势不断削弱,但这些产品在浙江出口贸易中比重大、国际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对浙江出口贸易的发展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未来应寻求通过机制创新与组织创新,稳定传统产品的出口。要加快创新贸易机制、贸易组织,扶持国际品牌、促进业态创新。在总结义乌市场采购贸易经验基础上,适当加以推广;积极争取舟山-宁波自由贸易港建设,探索温州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鼓励大企业将重点转向产品研发设计、物流配送、市场营销与品牌打造上,而通过自主OEM方式,将产品加工制造环节外包给本地或省外中小企业生产;在国际贸易中推进电子商务,推进天猫网购为代表的境内主要P2C网络平台向外拓展;将原来的承接海外OEM与大批量标准化生产贸易方式与“量大价低”的营销方式,转向“小批量、差异化、灵活定制”的柔性生产贸易方式。

更多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协作,促进产业内部贸易。发挥自身的产业优势,在纺织服装、轻工机械等传统优势领域,通过引导企业对外投资与全球化布局,更多地利用全球各地的相对优势要素与接近市场的效应,降低生产成本与营销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为重点,积极培育浙江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新优势,鼓励企业更多地参与到国际生产链中,争取在全球产品生产与服务链中获取更多的增加值。

提升服务市场效率,促进服务贸易大发展。在产业链中,注重培育服务市场,提升服务效率,尤其是新型物流、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十一五”期间,浙江省服务贸易年均增长26.6%,比全国年均增幅高8.4个百分点,远高于同期全球服务贸易年均增长8.2%的水平。目前,浙江省服务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和)约为7.5%,占全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比重超过7%,服务贸易顺差达到50亿美元。建筑服务、旅游和计算机信息服务三大行业贸易顺差合计61.9亿美元,是浙江服务贸易顺差主要来源。旅游、建筑、运输、信息为浙江省服务出口四大支柱行业,占出口总额的90%以上;旅游、教育医疗、运输及其他商业服务则是浙江服务进口的四大主要行业,占进口总额的比重达到85.2%。浙江要在巩固原有旅游、建筑服务业优势的基础上,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趋势,重点推进发展物流服务、计算机信息服务、文化服务、保险金融服务、咨询服务的出口贸易发展。

重视技术贸易,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要将技术贸易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注重技术引进的吸收消化与再创新。根据未来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宜将重点放在智能生产技术、新能源技术与新材料技术上。推进技术产业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形成进口技术与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的良性循环。更多地采取软技术进口方式,通过购买专利等专用权技术、聘请专家人才、学术交流等而非通过购买机器设备等硬件方式来进行。尤其是要将浙江民间资本充裕、民营企业家众多的优势与海外高端科技人才优势相结合,尽快实现高新技术的引进与产业化。注重博采众长,不过分依赖某一国的技术。政府要加强对技术引进的信息提供服务、行业协调与管理,适当集中研发资金,扶持企业引进后的配套研发创新。同时,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推进技术服务出口。

引进来、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贸易新发展。一是要继续加大引进省外与海外资本的力度,但要有选择性地引进那些技术含量高、产业联带效应大的项目。同时,要关注产业安全,防止外来资本对本土民营企业的排斥,维护公平竞争,消除对本土企业的政策性歧视。二是借助上海自贸区,在国家金融政策许可的范围内,鼓励企业引进海外低利率借贷资金、引进技术与高端人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要防范国际热钱与省外热钱涌入炒楼、炒地、炒股等,避免过度的金融开放。三是引导浙商依据相对优势进行全球投资布局,更多地参与全球的产业分工协作,带动浙江出口发展与外贸效益提升,同时要防止产业过快转移与制造业的空心化。

作者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浙江优势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矮的优势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画与话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