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出一片新天地

2014-02-03 18:13:23付祖强余光丽曾兴发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4年12期
关键词:导师制导师学校

付祖强 余光丽 曾兴发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结构的调整,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逐步扩大。中职、高职教育已经成为大中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迅速发展中的职业教育来说,除了日常的教学管理之外,学生管理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家庭背景各异,学校只有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方法,才能适应管理需要。

房县职业技术学校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校情,开启了“导师制”育人模式。所谓“导师制”,是指在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为核心进行管理的基础上,所有科任教师以导师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生活上指导、心理上疏导”的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模式。

深入了解、研究学生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中职学生处于成长期,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导师只有熟悉每个学生的情况,才能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教育好学生。

一是真实、翔实地填写《导师工作手册》。学校在手册的第一页设计了“学生详细信息一览表”,包括受导学生的出生年月(生日)、家庭成员构成、父母的工作情况(是在家还是外出工作)、父母的联系方式、毕业学校、自我评价(优点和不足)

等,要求导师通过座谈、家访、电话沟通等方式,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

二是深入地了解学生。主要采用“一看二談”的方法。“一看”,指研究书面材料和观察了解:对表中的资料进行研究,初步把握学生的特点并制订相应的指导策略;对学生的学习、实习、活动和日常生活等进行观察,了解其学习态度、思想状况、兴趣及人际关系等,灵活地修正指导策略。“二谈”,指谈话和家访。手册中设计了《与受导学生谈话记录》,内容包括谈话目的、中心内容、方式、时间、地点等,要求教师谈话时态度诚恳、和蔼,注意谈话艺术,不轻易下结论。家访形式包括上门家访、电话家访等,要求导师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并将在校的情况反馈给家长。导师还要认真做好家访记录,分析家访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做到因人施教。

三是真诚地鼓励学生。导师不以说教者的身份而是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平等相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建立互信。当学生亲近导师时,哪怕一句普通的鼓励,也会给学生带来心灵的震撼。面对即将到来的普通话测试,学生王玉担心考不过,准备放弃。导师朱代舒及时鼓励她:“一件事,你不参与就是0分,尽力了可以达到80分,如果全力以赴,也许会有120分的惊喜。”结果,王玉调整心态,积极备考,最终获得理想成绩。

双向选择,科学分配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要尊重每一个人,不论他是何等的卑微与可笑。要记住活在每个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灵性。”学校实行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制度”,真正做到尊重学生。

学校根据师生比例确定每个导师指导学生的数量,并要求学生依据学习和生活需要选择导师,导师根据学生申请和自身专业特长选择施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教师向学工处提交受导对象书面申请。学工处经过审核,确定“导师—学生”名单。学校组织导师和受导学生签订“师生协议”,正式确定指导关系并规定双方应承担的职责。指导与受导关系正式确定后,导师要根据受导学生的情况,协商制订一年或三年发展规划、职业规划。对特殊学生,导师还要引导他们制订月计划或学期计划。同时,学校每周印发“导师工作周历”,使导师工作更具针对性。

客观地讲,导师的受导对象重点是经常违纪、学习有困难、有心理障碍、单亲家庭、特困学生等。然而,为了避免产生“有导师的都是问题学生”的误解,也为了避免出现个别学生无人监管引导的情况,学校采取了“全体参与、重点引导”的方式,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关爱,让教育润物无声。

值得注意的是,实行导师制后,班主任的作用是否弱化了呢?答案很肯定,不是。实行导师制后,班主任一是要做好“搭桥”工作,尽量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二是按照班级特点和导师特长,成立不同的课外兴趣小组,如音乐、琴法、舞蹈、普通话、书法、汽车维修等,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发展规划,在不同的时段选择不同的导师。这样既能发展学生的特长,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又为导师和学生搭建了一个学习和情感交流的平台。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学校要求导师给每位受导学生建立成长档案,收集他们的点滴经历,真实完整地记录其进步与成长的足迹。

“自画像”版块,学生将个人介绍、自我素描、照片等展现出来,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特点。“成长足迹”搜集、保存了学生每个阶段的成长资料,为综合评价学生提供了很好的依据。“星语心愿”记录了学生的心得体会,在这里,学生可以尽情地倾诉自己的喜悦和烦恼。想要了解学生的优点,就到“优点大本营”;想要了解学生的进步,就去看“进步的喜悦”;想要知道学生的梦想,就走进“从这里飞翔”。此外,成长档案中还包括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学生每周的表现、每次考试成绩记录及分析等内容。自己的点滴进步,家长的谆谆教导,老师的殷切话语,同学的热情鼓励……这里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真实地记录着学生的进步与努力,忧伤和喜悦。

对导师而言,看着学生不经意间把各种规范化成了生活、学习的习惯,看着他们像柔弱的小草,虽历经风雨仍努力成长,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振奋呢!

(作者单位:房县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导师制导师学校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导师榜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爱情导师
小说月刊(2015年12期)2015-04-23 08:50:56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奇妙学校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
河南科技(2014年3期)2014-02-27 1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