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根尧 孙乐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区域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日益拉大,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向落后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正在不断加快。就浙江省来说,目前浙江省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如何加快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和落后产业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也已成为新的发展阶段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浙江在新的发展阶段,加快产业升级和转移、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增长与协调发展,需要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统筹规划和地区实际相结合、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经济持续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这样一些基本原则。具体来说,具有以下几条路径:
近年来,浙江海洋经济蓬勃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海洋资源大省,浙江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组合优势与经济区位优势。2011年,国务院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标志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心在于以港航物流服务为重点的海洋服务业,以及包括海洋工程装备及高端船舶等在内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是积极做强海洋服务业,尤其要突出港航物流服务业的发展。重点扶持发展港口物流、大宗商品交易及船舶交易、船舶管理、航运经纪、航运咨询、船舶技术、海洋培训等港航服务业;着力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引导发展流通加工、分拨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等增值服务;优化完善集疏运网络,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数据共享、无缝对接,加快建成“集散并重”的综合性国际枢纽港。
二是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尤其要突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浙江省在船舶制造、海水综合利用、东海油气资源开发服务等方面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海洋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要以大型化、深水化、总装化、标准化为导向,提升海洋装备工业技术集成和设备成套化水平;发挥沿海地区船舶工业特色优势,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船、液化天然气船、豪华游艇油轮及大型船用柴油机及齿轮箱等传动推进装置、船用导航及自动化装置制造等海洋装备制造业,加快形成现代船舶产业链协作体系;积极突破海水淡化技术和海洋生物医药技术,延伸海水、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
都市区是一个区域的创新源,是集聚人口和产业最重要的空间组织形态,是实现区域各方互利共赢的有效平台。浙江正在加快建设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这对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加快发展都市现代服务业。杭州都市区的中心城市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立足现有的资源优势,应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金融业、现代商贸服务业,努力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以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宁波都市区应依托宁波—舟山港港口优势,大力发展以港航物流为重点的海洋服务业,努力构建“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努力发挥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中的核心地位。温州都市区的金融产业现已具备专业化生产的优势,应着力强化金融产业的地位,充分发挥都市区民间资本活跃的优势,积极探索金融改革发展新模式,努力建设有效服务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省级金融集聚区。金义都市区的特色优势产业是商贸服务业,随着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借助先发的市场优势、产业优势和后发的政策优势,应强化自身的商贸文化特色,并将商贸文化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努力打造世界级商贸服务业基地。
二是促进传统制造业向周边腹地转移。中心城市与周边腹地之间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浙江都市区建设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极化作用、集聚效应占主导地位,扩散效应还不显著。因此,在加快发展都市区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同时,要积极引导传统制造业及资金、技术从中心城市向周边腹地转移,这样既可以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置换出空间,又可以扩大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带动周边腹地发展。同时,外围地区也应积极抓住这一有利机遇,优化软硬发展环境,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经济更快发展。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针对资源相对贫乏,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状况,浙江正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特点是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因此,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是浙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创新驱动力效应。根据浙江产业基础和资源环境条件,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培育发展生物、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和核电关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人才、技术、资金、土地等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集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在于创新和技术,因此,要突出创新驱动,把掌控技术源和增强产业核心技术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加强研发机构、创新团队建设和产学研合作强化协同创新能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各种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及应用,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创新支持和技术支撑。
二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挥文化驱动力效应。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和知识为核心的产业,具有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等优点,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浙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一方面要加快发展艺术创作、艺术设计、咨询服务和文化科技,重点培育杭州、宁波和温州三大创意能力突出、辐射能力较强的综合性创意城市。另一方面,要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渗透带动作用,通过产品研发、工业设计、品牌推广和广告策划等,促进创意要素向传统产业的衍生渗透,发展新型农业和新型工业,同时融合信息产业,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催生新兴产业,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协调发展。
交通可达性及其变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动起着重要作用。浙江省通过沪杭城际高铁、甬台温铁路、温福铁路、金温铁路等的通车和杭广、杭长、宁杭高铁的建设,将使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成为区域性的铁路枢纽,使其与长三角、珠三角乃至中国的客货交流运输更便捷、更经济,空间距离更“短”,城市辐射能力增强,范围扩大;并将使长三角外围地区的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显现,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发展。
一是增强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的功能。杭州作为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科教文化和休闲旅游等综合优势明显,高铁的建设运营提高了空间可达性,促进了生产力、技术和产品的流动,有助于其建设成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宁波的优势在于沿海港口资源,可达性的提高减少运输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能够促进其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同时,沪杭甬高铁的开通使上海、杭州、宁波形成“1小时经济圈”,强化了杭州、宁波与上海之间的同城效应,还可将杭州和宁波打造成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后花园。温州民营经济优势显著,制造业发展迅速,高铁开通后,温州将成为连接长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桥梁,为温州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金华—义乌作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高铁的开通增强了商品贸易的辐射效应,并将带动浙西南以及周边地区的发展。
二是根据高铁沿线地区各自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原有产业发展基础,拟定与高铁建设相辅相成、错位发展的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