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统领党史工作

2014-02-03 12:31:23曲青山
中共党史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讲话党史总书记

曲青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站在时代发展和全局的高度,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党史工作者既是已经过去的党的历史的研究者、考证者,又是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党的历史的参与者、实践者和见证者、记录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理论武装,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史工作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推动党史工作和党史工作者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强大、最有力量?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马克思认为,科学的思想在一定的条件下会改造社会、改造人,正确的理论会变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拿破仑也曾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是剑,二是思想,而思想比剑更有力量。”1920年11月,毛泽东在给新民学会会员写信时也曾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意义,说到底就是要对全党全国人民起到思想引领和精神支撑的作用,以此汇集起中国精神,凝聚起中国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发表130多篇重要讲话 (包括演讲或接受记者采访等),这些讲话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这些讲话是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深化和拓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对党的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权威和精准的解读。所以,对我们这样一个具有56个民族、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来说,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500多万名党员、42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并在中国长期执政的世界第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来说,党的创新理论对我们的党、对我们的人民就像须臾不可离开的菽帛一样。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新的历史征程中,我们靠什么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靠什么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靠什么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行动?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表明,只能靠伟大旗帜引领,靠正确思想的导航,靠科学精神的鞭策。我们高举的旗帜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我们学习贯彻的正确思想和科学精神是什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是我们党在新的形势和历史条件下对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的新认识、新思想,作出的新判断、新结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当前,从一定意义上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就是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以,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攻坚克难,稳步发展,防止“中等收入陷阱”和“西化分化陷阱”,强化全党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讲,这种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政治思想上,这是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根本前提;在理论上,这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进一步用理论武装全党的根本要求;在实践上,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方法论上,这是增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精神上,这是焕发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奋勇前进和创造热情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气势磅礴,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讲话以理论的力量、事实的力量、数据的力量、逻辑的力量、文献的力量、经典的力量、历史的力量、情感的力量,说服人、启迪人、教育人、引导人、警示人、感染人、激励人。学习讲话,让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叫人振聋发聩、透穿心胸;使人培根、壮胆、明目,启智、醒脑、提神,充电、加油、鼓劲。给我们信心,给我们智慧,给我们思想,给我们力量。

二、深刻把握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之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党史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既要把握全面,又要突出重点。要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着力领会讲话的基本内涵,要抓要点,抓要义,抓灵魂,抓精髓,抓核心,抓本质,抓根本,着重领会讲话蕴含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党史工作者来说,我们应深入学习领会以下重要论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关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论述,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关于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的重要论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关于党史工作和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等等。

我们要在学习中学懂弄通讲话精神,把握精髓和要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在把握好立场观点方法上下功夫。这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党的一个特点和优势。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就要深刻把握好讲话贯穿的坚定理想信念和鲜明政治立场,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学习得再好也是没有用的。比如,某些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学者,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了解不可谓不多,不可谓不深,但他们学习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信仰,不是为了应用,而是为了否定,为了反对。所以,立场问题是第一重要的问题,它与政治信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就要深刻把握好讲话贯穿的历史担当意识,增强忧患意识、使命意识、进取意识,解决好历史责任问题。历史给予了我们机遇,也赋予了我们责任,并向我们提出了挑战。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链条中的一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责任。我们现在记载历史、评价历史,历史也将记载我们、评价我们。我们要学习讲话中“舍我其谁”的献身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宽广胸襟,埋头干好我们应该干、有条件干、能够干的事。不辜负历史的重托,不辜负党的期望,不辜负人民的期待。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就要深刻把握好贯穿讲话的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根本立场,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作为党史工作者,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记史、写史、留史、存史,既写党怎么说,又写党怎么做;既写党的领袖人物,也要写广大人民群众。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就要深刻把握好讲话贯穿的务实思想作风,切实认识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和假大空的问题。党史著作和党史读物要使人们爱读爱看,就要倡导简约朴实的文风。党史工作要做好,也要坚决反对和摈弃“四风”,要接地气、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这样才能有所作为,善做善成。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就要深刻把握好讲话贯穿的科学思想方法,在工作中坚持科学全面、唯物辩证、历史具体的观点和方法,避免发生形而上学和片面性的问题。党史工作者尤其是党史工作领导者,要以战略的眼光观察形势,以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以前瞻的意识思考问题,以系统的观念谋划全局。党史的规划和课题的设计,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先易后难,先小后大,不断循序推进,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以至千里。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学习要取得一点实效,获得一点进步,增长一点本领,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必须久久为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方能见效并修得“正果”。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把学习贯彻引向深入。要在学习原文、精心研读上下功夫,做到真学。要逐字逐句逐篇认真阅读讲话原文,还应交叉阅读、比较阅读,精读细研,努力把讲话的要义学深学透。要在全面准确、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做到真懂。应把讲话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来对待,在学习原文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学习、专题研究、深入思考,努力把零散变为系统、把孤立变为联系、把粗浅变为精深、把感性变为理性,准确把握讲话中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全面理解讲话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要带着感情学、转变思想观念上下功夫,做到真信。学习中应有群众观点和为民情怀,强化党的宗旨意识,以无私无畏的精神和知恩感恩的情感,衷心拥护党,真心信赖党,坚信讲话的实践性、时代性和人民性、科学性。要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做到真用。我们要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并将之外化为行动,把学到的思想理论、形成的观念认识付诸具体的实践,切切实实地解决问题,推动党史工作科学发展。积极做主动的学习者,自觉的实践者,模范的贯彻者。不断提高党史工作者的理论素质和政策水平。

三、努力学习和运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党史工作科学化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管方向、管全局、管根本、管大事的,对党和国家的全局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党史工作和党史研究有着更直接特殊的重要指导意义。

第一,“党史姓党”决定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党史工作所具有的特殊重要性。中央党史研究室是中央的党史研究部门,也是中央主管党史业务的工作部门。在这个部门工作的人都是党的人,都是党组织的一员。党史部门是为党修史立传的,是为党修“红色家谱”的。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党史工作者如何立信史,存真史?党史部门如何按照中央和各级党委的要求编写好党史,发挥好党史工作的作用?这就需要解决好几个相关的重大政治问题,比如理想信念问题、政治立场问题、发展思路问题、目标任务问题、前进方向问题以及研究规划问题等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对于这些问题给予了全面系统、科学正确的回答。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体现的历史观,是党史工作者研究党史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科学方法论原则。我们经常比喻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因为它是科学,是真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伟大工具”。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只有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作出了科学的揭示和回答。如何研究党史?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至关重要。用马克思主义去指导研究历史形成的基本观点,就是科学的历史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首先坚持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比如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等,他运用这些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去评价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他在阐述许多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时,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在当时当地的历史背景及客观条件下去对待和把握。他的讲话贯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连贯了历史、现实和将来,以坚定的信仰看历史,以人民的情怀看历史,以历史的发展看历史,以责任的担当看历史,以民族的使命看历史,以未来的前景看历史,这就是为什么他讲历史时,是那么自然,那么契合,那么有说服力,那么有冲击力,那么有震撼力,举例那么恰当,联系实际那么紧密,得出的结论那么发人深省、令人深思。道理在这里,奥妙也在这里。学习掌握了科学的方法论,研究党史就会事半功倍;研究方法不当,就会事倍功半,就会得出与历史事实大相径庭、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判断和结论。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党史重大问题、重要历史人物所作出的结论、所提出的新的科学论断,为党史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研究党史提供了新的基本遵循。研究编写党史我们有党的两个历史决议作基本遵循,还有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央全会决定,党的其他重要会议决议以及中央主要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等等。从党的历史看,我们党已经走过90多年的光辉历程,党史的基本著作已经编写出版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时间从1921年至1978年。1978年以后党史第三卷的编写现在已经启动。随着社会的前进,历史的发展,形势的变化,研究的深入,对党史问题以及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在不断深入和不断发生变化。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对现实和历史上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新的论述,这种新表述、新评价、新结论、新论断是很多的,这给我们深入研究党史提供了新的遵循。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就有新的表述、新的评价。毛泽东同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这个表述和评价以前在中央文件和中央主要领导人的讲话中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这就是一个新评价,如此等等。这些新表述、新评价、新结论、新论断,为我们研究编写党史、修订党史提供了新的基本遵循。

第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强调党史应积极发挥其功能作用的问题,对党史工作者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前,就党史工作的重要性曾作出许多重要指示和讲话。十八大后,他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许多内容又直接涉及党史研究和党史工作。他在讲话中多次提出和强调了学习党史的重要性和发挥好党史工作重要作用的问题。比如,他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这些讲话和论述,向党史工作和党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党史,全党的党员要学,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是重点。学习党史,全国人民要学,青少年也是其中的重点。学习党史,才能言党,言党才能爱党,爱党才能忧党,忧党才能兴党。党员干部能否在党、言党、忧党、兴党,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关系到国家能否长治久安。青少年能否知党、信党、爱党,听党话、跟党走,关系到中国的政治走向,关系到国家的政治面貌,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青少年要信党、爱党,听党话、跟党走,最基本的前提是知党。要知党,就要学习党史,我们党史部门和党史工作者就要大力宣传好党史,就要为全党全社会提供大量的科学严谨、史实准确、生动流畅的党史读物和著作。而我们党史工作者要发挥好党史工作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及时跟进历史的步伐,就要真实、客观、准确地记录好历史,接通好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文脉,接续和接力好党的伟大事业,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崇高职责和使命担当。

猜你喜欢
讲话党史总书记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22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海峡姐妹(2021年12期)2021-01-01 03:58:58
“注水”讲话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06
习总书记“下团组”
当代陕西(2018年6期)2018-05-22 03:03:13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黄河之声(2018年6期)2018-05-18 00:47:57
国旗下的讲话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男朋友
天津诗人(2016年1期)2016-11-25 18: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