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历史解读:两个百年夙愿

2014-02-03 06:18齐卫平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现代化民族

齐卫平

(华东师范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上海20006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中国梦”的愿景,揭开了党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历程。圆这个中国梦,既是热切的民族期待,又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从历史维度看,中国梦可分成两个百年夙愿,也可称为近代中国梦和现代中国梦。两个百年夙愿构成中国梦历史逻辑的演进。对中国梦进行历史解读,有助于从中国人民奋斗之路中汲取动力,增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信。

一、中国梦的历史缘由

中国梦的内涵表明了它的特殊意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个要素,决定了中国梦有它的发生逻辑。这个逻辑的发生之因是中华民族由盛而衰的命运跌宕,中华民族有着世界各民族发展中罕见的历史经历。

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上,中华民族曾以卓越的创造能力长时期走在世界的前列。国外学者普遍认为,在15-16世纪之前,中华民族具有世界领先的地位,科学技术水平、生产力程度以及制度文明构成的中华文明著称世界,令西方国家钦羡仰慕。到1796年那个时候中华民族还拥有强大的国力,“中国的经济水平在世界上是领先的。乾隆末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对外贸易长期出超”。[1](P48)按照一般说法,先进的中华文明领先世界水平的时间长达两千余年,中华民族以此而自豪。

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崛起打破了世界发展的格局。从意大利掀起文艺复兴运动到英国发动工业革命,思想和经济的深刻变革引导西欧各国走出了中世纪社会,开始领跑世界。人类发展历史的坐标上有两个时间节点很有意味。1644年东方古老的中国经历了一场改朝换代的变动,明朝被清朝取代。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资产阶级通过非暴力的方式战胜了封建势力,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近代国家体制,为推动工业革命扫清了障碍。这两个事件凑巧发生在同一个时间段,相差只有几十年,但却在东西方国家发展上划分出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向。清朝建立的中国事件继续沿袭着传统王朝兴替的规律,康熙、乾隆两朝皇帝以骄人业绩创下中国封建史上前所未有的强大,以至以“康乾盛世”的著称而荣耀史册。但如果从世界变化来看,康熙、乾隆时期清朝的强盛只是回光返照的末日辉煌,改朝换代的传统路向决定了中国难以摆脱发展的老套,制肘于封建制度的中华民族不可避免地陷入落后于世界先进潮流的困境。而在世界的另一方,“光荣革命”的英国事件则开启了划时代的新历程,生产力的变革使清朝建立的中国事件相形见绌。在英国,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1765年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 “珍妮纺纱机”,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机器生产的推广催生了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从而颠覆了中国领先世界的地位,将中国引以自豪的东方文明远远抛在了西方近代文明的后面。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打破了“天朝帝国”的古老美梦,中华民族由此走上遭受凌辱的衰败落后之路。

一个国家经历由盛而衰的大起大落,并非只有中国。人类文明史上,曾与中国齐名的世界四大文明中,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伦,都以卓越的文明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却又都与中华文明一样,遭遇了衰败落后的运命。于是,曾经辉煌的民族能否重新振作起来实现复兴,就成为一个历史性的课题。虽然世界上具有这样使命担当的民族并不多,但这样的心愿对于遭遇由盛而衰历史经历的民族来说则在情理之中。19世纪末,英国作家卡彭特发表《文明之起源及其救济》的文章,他认为,历史上极盛之民族“炎热最高之度,寝假而贻其民族以永世削弱之运焉”,是必然的事情,断定衰落的民族不可能有重新崛起的希望,“世界史中,尚未见有回春复活之民族,重为世界之强国也”。[2](P206-207)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卡彭特的断言还没有被打破,但它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这个主观臆断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所谓“永世削弱”更是不符合事实的绝对臆测。改革开放后中国正在以飞速发展的事实证明着自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呈现的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展现了光明的前景。

民族复兴和现代化不仅是萦绕近现代中国人民心中的夙愿,而且也从事实上一步步接近目标。相对其他三个文明古国而言,中国的民族复兴更具有历史价值。中华民族创造的东方文明虽然在近代受到重创,但它避免了中断、毁灭、消失的厄运,国家和民族的延续性留住了重新走向复兴之根,文化和传统的传承性保持了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之脉。从19世纪到21世纪,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了160多年,该受的苦难都受了,该有的磨难都有了,该走的路都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现代化紧密相联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迄今为止,衰落的民族重新走向伟大复兴还没有成功的案例,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通过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也史无前例。从历史的缘由看中国梦,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正在做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件事,其内涵之深、意义之大、分量之重、影响之巨世所罕见。由此而言,实现中国梦是中国人民挥创举之笔,绘奇迹之画,做辉煌之事。

二、第一个百年中国梦

中华民族向下沉沦的历史起点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的中国以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刻下了“天朝帝国”终结的印记。尽管清朝政府和官员们还以盲目自大的心态聊以自慰,不愿意承认中国的落后,但国家腐朽、经济凋敝、社会衰乱则无情地宣告了中华民族被世界先进潮流抛弃的不争事实。

毛泽东指出:“我国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共计一百零五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3](P340)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下,中华民族最热切的心愿就是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这是近代中国梦。为了实现这个梦,一代代中国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华民族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

实现近代中国梦的历程贯穿着三条基本的线索。首先是广大人民群众英勇不屈的抗争。从鸦片战争时期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19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全民族抗日战争,在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的斗争中显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其次是先进知识分为了救国救民孜孜不倦地向西方寻找真理的探索,试图以先进的思想理论为中国找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出路。从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到孙中山等人举起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大旗,再到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作为救国救民的主义,先进的思想理论担当起引领实现近代中国梦的责任。再者是此起彼伏的社会变革,推动着近代中国一步步向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目标前进。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构成封建社会解体、中华民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制度变革进程,留下了实现近代中国梦的历史轨迹。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近代中国人做过各种各样的梦。最早做的是军事强国之梦。近代中国首先学的是西方国家的船坚炮利,洋务派的自救路线就是发展军事,认为只要拥有了先进武器,中国就可以强大起来。接着做的是经济富国之梦。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早期改良派人士提出“商战固本”的思想,竭力呼喊振兴工商业。中华民国建立后,许多工商业者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人士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连孙中山这样的革命家也投身到铁路交通建设和银行业发展的行列,希望通过发达实业使中国强大起来。此外,还有教育救国、美育救国等等的主张,甚至还有强身健体的体育救国思想。这些梦并非无病呻吟,都是针对落后挨打的民族耻辱、四分五裂的国家状况、贫穷低下的经济水平和水深火热的人民生活有感而生,而且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近代中国梦也确实需要军事强大、经济发达、教育文化发展。然而,所有这些美好的梦在国家陷于领土不完整,主权不独立,外患深重,内战频繁的情况下都不能圆成。“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许多好心的教育家、科学家和学生们,他们埋头于自己的工作或学习,不问政治,自以为可以所学为国家服务,结果也化成了梦,一概幻灭了”。[4](P1080)这就是说,振兴军事、实业、科学、教育的呼喊和努力,虽然具有唤醒民族觉醒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但要想以此来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则难以梦想事成。

中国历史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责任担当交付给中国共产党,是社会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近代中国经过80年发育起来的近代先进生产力、先进阶级和先进理论实现了交融结合,在1921年催生了中国共产党,一个先进政党亮相历史舞台。“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革命发展前景”。[5](P3)与以前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由于有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和先进政党的性质,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组织工人阶级斗争、掀起各地农民运动、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革命武装和红色政权、建立统一战线、领导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战争,推动反对专制独裁统治的民主实践,赋予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全新内涵,从而使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近代中国梦的领导阶级、理论武装、力量主体、革命方式、道路选择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28年中,中国共产党虽然历经风浪,在荆棘遍地的道路上十分艰难地前进,但始终不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奋斗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使中国 “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6](P633)1949 年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由外国帝国主义欺负中国人民的时代,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永远宣告结束了”,[7](P484)中国人民站立了起来。 从发生鸦片战争到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近代中国梦花了109年,百年夙愿终于如愿以偿。

三、第二个百年中国梦

如果说,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近代中国人民的夙愿,那么,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就是现代中国人民的夙愿。这两个夙愿构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大梦。实现前一个夙愿是实现第二个夙愿的前提,民族不独立,国家不统一,繁荣富强、幸福安康、和谐稳定就无从谈起。后一个夙愿是前一个夙愿的接续,国家不繁荣富强、人民不幸福安康、社会不和谐稳定,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就失去了意义。实现近代中国梦和现代中国梦,分处两个历史时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同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征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为现代化而奋斗的方向和道路。如同鸦片战争后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而奋斗的经历一样,新的历史征程也充满艰难险阻。无论是开始还是推进都不轻松,虽然历史环境完全不同,但仍然需要以顽强的意志战胜各种挑战,需要以探索的精神寻找正确的道路,需要以无畏的勇气纠正曲折中的错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领导人民为改变一穷二白落后面貌艰苦奋斗,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懈努力,显示了中国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过程。历史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人民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进步。

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的30年里,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和压制的环境,党领导人民建立了相对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和提高。党领导人民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建构,有力地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形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党领导人民从起步时 “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台拖拉机都不能造”,[8](P329)到 60 年代氢弹试验和人造卫星发射回收的成功,在落后条件下取得了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一批重要成就,包括一些新铁路和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一些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的投产,籼型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等等。虽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指导出现了一些失误,甚至发生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挫折,但人民创造的历史是伟大的,在错误和曲折的沉痛代价中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鼓舞着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前进。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改革开放的抉择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的工作中心从 “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经济建设,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崭新的探索中,党领导人民克服各种干扰,以坚定的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前所未有和举世瞩目的成就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风采。我国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的高增长率,实现了香港、澳门的胜利回归,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胜利加入了世贸组织、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和世博会、神舟系列载人航天技术的突破、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国家地位跃升,等等。这些骄人成就来之不易。从时间范畴看,中国社会如此巨大的发展进步出现在短短的30多年里,不仅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绝无仅有,而且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也找不到先例。从空间范畴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快速发展与世界场域的低迷景观形成强烈反差。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国际形势深刻变动举世罕见,政治剧变的世界风波迭起,金融危机的全球影响蔓延不退,许多大党老党扛不住执政危机而丢掉了政权,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持续滑坡,险象丛生的世界环境下中国发展进步向世人讲述了奇迹般的故事。外国人在解读中国故事,试图从“中国模式”中发现什么,中国人也在解读自己的故事,以求从中提炼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中国故事的解读会千差万别,给出的答案也会五花八门,但一个事实毋庸置疑:在朝着伟大复兴和现代化前进征途上,中华民族的意志越来越坚定,步伐越来越扎实,目标越来越清晰,精神越来越奋发。

1949年至今,历史车轮辗转60多年,中国人民在接续奋斗中筑梦、追梦、圆梦,划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百年预期。毛泽东有个百年中国梦。在夺取全国政权之前,他就心怀使中国从一个落后农业国转变成为先进工业国的愿望。在党执政以后,毛泽东立志要通过发挥社会主义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制度优势,超过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20世纪60年代他提出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曾鞭策中国人民斗志昂扬地建设社会主义。经过实践的思考,毛泽东的心里预期是用一百年的时间实现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夙愿。他说:“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3](P301)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表也划了一百年,他预期的时间节点是21世纪中叶,从1949年起算就是一百年。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锁定“在下个世纪的五十年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9](P256)这个目标看起来与毛泽东赶超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目标相比似乎降低了调子,但其实不然。首先,邓小平预期的这个目标意味着那时的中国已经达到现代化的水平。其次,以中国十几亿人口计算,“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意味着中国总体实力事实上将超过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江泽民、胡锦涛领导的党中央又以基本小康、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奋斗任务的新“三步走”部署,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邓小平的战略计划,明确揭示了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双百愿景”具体了实现中国梦的时间节点,展现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轮廓,吹响了实现中国梦的进军号角。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这一充满激情的诗句抒发了壮志凌云的豪迈之情,鼓舞着中国人民战天斗地、敢作敢为、求实创造的精神。岁月的年轮表现的只是一个数字,奋斗的经历则记录了灿烂壮丽的史诗。中华民族从耻辱中站立起来用了一百年,在站立中富裕和强大起来也计划用一百年,两个百年夙愿构成的中国梦谱写的是中华民族特殊的奋斗史。在时间表上,距离实现第二个百年中国梦还剩下30多年,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进军,既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又面临空前严峻的挑战。当代中国,“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交织,实现中国梦的未来征途上任重而道远。巨大成就与尖锐冲突,发展期盼与瓶颈制约,改革创新与风险危机,发展中的矛盾和前进中的困惑,考验着党和人民的意志。一系列的难题需要去破解,一系列的困难需要去排除。未来征途上两种态度必须克服。一种是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而盲目乐观,另一种是畏惧现实面临的困难而消极悲观。这两种态度只会产生不思进取的负能量,都会带来精神懈怠的反效应。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之时,党和人民一刻也不能削弱斗志;不到中国梦圆成之刻,中华民族一点也不能放缓前进脚步。中国人民将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诠释中华民族的创造能力,中华民族将以中国梦的实现证明中国人民对世界的贡献。

四、从实现中国梦历史实践得出的一些基本结论

两百年光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掀起的浪花,两个百年夙愿编织的中国梦却激起了中华民族心胸中壮阔无比的波澜。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大梦,是整个炎黄子孙的好梦,寄托着中华民族美丽的憧憬和理想的期盼。从1840年鸦片战争带给中华民族沉重灾难,到2049年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人民经历的磨难、承受的担当、付出的心血和唤起的自觉,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历史遗产。总结中华民族为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历史经验,有助于从中汲取前进的动力,从而为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保证。

第一,实现中国梦是一个接续奋斗的过程。从第一个百年中国梦到第二个百年中国梦,尽管时代条件、历史任务和具体内容不一样,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使它们构成连贯的整体。圆成第一个百年梦为实现第二个百年梦创造了前提,实现第二个百年梦是第一个百年梦的升华。党的文献中有两个概括很好地说明了中华民族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一是20世纪“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即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即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从实现中国梦的实践看,这三次历史巨变和三件大事的意义,接续奋斗过程中不同阶级和政治力量走过哪些弯路并不重要,中国共产党经历什么样的曲折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显示了中华民族一步步朝着复兴目标前进而留下的足迹。因为走了弯路和遭过曲折而否定历史或虚无历史,是完全错误的,这不利于从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中汲取前进动力,也不利于从接续奋斗的完整过程中增强实现中国梦的信心。

第二,实现中国梦必须有先进政党的领导。历史实践表明,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的改革、农民阶级的战争、资产阶级改良的运动,不管声势多猛、规模多大,最后都遭到失败,主要原因是缺乏先进政党的领导。辛亥革命因为有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才创下推翻几千年封建帝制的历史伟业,但革命不彻底的缺憾又使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民主共和实践的失败中前功尽弃,使革命成了半截子工程。中国共产党接过的是辛亥革命未竟事业,它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紧密相结合,顺应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满足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率领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以及繁荣富强、幸福安康、和谐稳定而顽强拼搏,最大限度地凝聚汇集实现中国梦的民心资源,以踏实的脚步向着光明的前景迈进。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建立,也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实现中国梦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实现中国梦必须有正确道路的引领。进入近代以后的中国,社会向何处去的历史拷问,始终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尝试着道路的探寻。虽然野蛮的外国入侵使国人痛恨不已,但一些扮演侵略角色的国家却成为中国人学习的榜样。近代中国先是学习明治维新的日本,然后羡慕立宪政治而效法英国,接着是欣赏民主共和而以美国为楷模,最后又觉悟思想革命而崇尚法国。这些道路探寻的积极意义和进步作用不容抹杀,但事实宣告这些道路走不通。审视历史,问题不是可不可以走日本、英国、美国、法国的道路,而在于中国能不能走通它们的道路。先进的中国人先后选择的这些道路,不是错在价值取向的确立上,而是错在国情差异的认知上。中华民族是在经过多种道路的反复选择和曲折探索,才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国实际的正确道路。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启发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新思考,“走俄国人的路”成为历史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从而奠定了实现第一个百年梦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经过盲目照搬苏联模式的道路失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地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使实现第二个百年梦有了正确的道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梦的实现与道路选择紧密相关,道路走错了、走偏了、走歪了,中国梦必然要落空。201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指出:“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30多年来,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10]当代中国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四,实现中国梦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历史上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很强理论思维能力和很高科学素养的民族。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铸造的思想精华历经两千多年,至今仍不失光彩。近代中国社会腐朽衰败是理论思维陷入停滞创新的必然结果,而中华民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蹒跚前行又离不开新的理论牵引。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曾搬运了很多域外的思想理论,如宪政主张、自由平等博爱思想、民主主义、进化论、工读互助主义、新村主义、平民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等,都曾在中国得以宣扬提倡,并不同程度地付诸实践,但都如同浮云飘忽,未能成为引领中国社会成功发展的科学理论。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成为一面崭新的思想旗帜指导中国革命实践,促使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进入一个新境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相继诞生,展现了科学理论与时俱进的历史轨迹。近现代中国民族振兴、国家崛起和社会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理论与时俱进的科学化、中国化的历史。中国人民深深懂得,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就缺少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梦能不能圆成需要不断提高理论的科学化水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能不能梦想成真取决于理论指导的科学化。

第五,实现中国梦必须有民族力量的凝聚。齐心合力才能众志成城,团结合作才能同舟共济。旧中国懦弱乏力,老是受辱挨打,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因为人心涣散。离心离德,人再多也不过是乌合之众。“帝国主义过去敢于欺负中国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各民族不团结。 ”[8](P211)抗日战争之所以第一次取得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推行全面抗战的正确路线,使广大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抱团发力。这正反两方面的事实验证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就有能量。当前,党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13亿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规模庞大的人群尤其需要凝聚力量。圆大梦需要用大力,中国梦能不能成功实现,民力能不能凝聚是关键。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制胜法宝。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凸显凝心聚力的重要性,阶层构造、群体组成、生活方式、价值取向、资源配置的多样多元潜伏着社会碎片化的隐患,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得不到有效化解,容易造成涣散人心的严重后果。用心凝聚民族力量,用力整合民心资源,团结全体中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力向一处使,实现中国梦才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才有可能。

[1]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李大钊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8]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 [N].人民日报,2013-06-26(1).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现代化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