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梅华
适逢周末,我们几个要好的朋友,相约一起到农场,去一位哈萨克族牧民兄弟家做客,感受一下别样的民族风情。
早晨,我们各自开着车离开了喧嚣拥挤的城市,直奔农场而去。据同行的“带头大哥”讲,他已提前跟在农场的一位朋友联系好。大约两个小时左右,我们的车进入农场地界,那位朋友已早早地候在那里。朋友很健谈,他说,他所在的农场少数民族较少,主要有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等。几十户哈萨克族除了家里有孩子需要上学的,在场部有房子外,其他大多数都分布在戈壁深处,以放牧为生。我们今天要去的,是一个叫比哈里的哈萨克族兄弟的家。一路上,他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起哈萨克族的一些生活习惯和禁忌。
车辆在通往农场连队的柏油马路上,大约行驶了半个多小时后,便进入了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道路是由石子铺就的,四周是丛生的红柳、骆驼刺,稀稀拉拉的胡杨,还有显得十分沧桑的梭梭柴。不经意间,在路的前端还有野兔蹿过。朋友说,由于国家加强对野生动物保护,这里野兔、黄羊的数量越来越多,现在还有狼和狐狸等动物。
渐渐地,一排崭新的砖房呈现在我们眼前,砖房左侧有3座蒙古包,右侧是由木头围栏围住的大羊圈。朋友说,比哈里是这一片方圆一百多公里的森林警察,家里有300多只羊,还有骆驼、马匹、奶牛等,加上到这里旅游的人逐年增加,他一年的收入很可观。
下车后,一位头戴蓝色帽子,脸色黝黑的汉子迎上来热情地伸出手,用地道的普通话说:“欢迎远方朋友前来我家做客!”随即把我们一行10多人引到一间较大的蒙古包前,他拿起地上的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铁皮水壶,给我们每个人倒水洗手。我洗完手后正准备甩干,猛然想到朋友交代过哈萨克族的一些生活禁忌,连忙用两只手来回将上面的水捋了捋。蒙古包中没有桌椅之类的立体家具,一半的地方都是土炕,炕上铺着彩色的地毯,蒙古包四周由各种图案的挂毯围成,上面还挂着一把冬不拉,下面放着折叠整齐的被褥,让我们骤然感觉像进入了画一样的世界。
当我们在炕上盘腿坐定后,女主人迅速地将花餐布在我们围坐的半圆前铺开,将原本裹在里面的包尔撒克均匀摊开,同时摆上馕、方块糖、水果糖、饼干还有塔尔米、酸奶疙瘩、酥油等。转眼间,我们面前就堆满了各种美味。这时,主人又给每个人倒上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奶茶,悠悠的奶茶芳香立即充盈整个蒙古包。
大家吃着说着,说着笑着,笑着乐着,乐着唱着。临近中午,女主人连同花餐布收走了包尔撒克,接着又铺上了一块长条形彩色塑料布,端上来一大盘手抓羊肉。比哈里拿来两瓶酒和一个小碗,在碗里倒上酒,介绍了一些哈萨克族的民俗风情,然后熟练地拿起刀子,削了一块羊头肉连同酒一起端给“带头大哥”。“带头大哥”是我们当中年龄最大的,也许是懂得哈萨克族礼仪的缘故,没有推辞,双手接过羊肉和酒。就这样,比哈里一边熟练地削着盘子里的羊肉,一边不停地示意我们多吃多喝。见大家玩得这么开心,比哈里叫来他的妹妹古丽,给我们跳起了哈萨克族舞蹈,他随手拿起冬不拉给我们弹奏起来……
回到家后好长时间,在哈萨克族兄弟比哈里家做客的情景,仍然浮现在眼前,总有一种余情未了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