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再生资源行业首届年度企业家峰会暨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发展圆桌会议上的致辞

2014-02-02 03:14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会长蒋省三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4年1期
关键词:产业园园区资源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会长 蒋省三

尊敬的白主席,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上午好!今天,我们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召开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发展圆桌会议。来自全国再生资源行业40多位企业家精英,汇聚首都北京,荣登大雅之堂,标志着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无限生命力和美好发展愿景。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探讨再生资源领域园区发展和建设,以及相关联的企业创新发展和政府政策扶持问题。其主旨在于搭建企业与企业之间、行业与政府之间的对话平台,进而为行业发展确立方向,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我们计划今后这样的行业高层峰会,每年举行一次,每次一个主题,中国再生资源协会将致力于把年度40人峰会打造成中国再生资源产业界的著名品牌。

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化发展是这个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计划与市场共存、产业园区雏形、比较完善的园区形态几个发展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接受中央政府委托,承担废旧物资的回收任务,在全国建立回收站点。改革开放以后,回收行业逐渐放开,形成了经济体制转型条件下供销系统、物资部门和个体经营者竞争发展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政府主导的工业园区助推了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成长,随着国内传统聚散拆解市场规模的形成,出现了回收、分选、拆解和简单加工相聚集的初级园区形态。2005年以后,国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两型”社会等战略决策,中央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核心的政策法规,先后开展了两批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其中支持22个再生资源产业园区。2006年,商务部在全国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确定了55个试点城市,支持了91个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的建设。2012年,国家发改委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涉及到支持废旧轮胎、废弃包装物、废旧纺织品等废旧资源的再生利用。2010年至今,国家发改委开展4批39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明确提出“七化”建设标准,标志着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建设开始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标准体系。

全国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主要形成4种类型。

原料聚集型。由走街串巷收购废旧物资聚集形成的具有一定区域性规模集散市场,在此基础上建成集回收分拣和加工利用一体化的产业园区。

专业加工型。主要专注于某类品种,把同类企业、产业链条关联密切的各个环节在园区聚集起来,培育和发展专业化产业集群,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深度加工利用并占有全国较大市场份额的专业化特色园区。

技术推动型。以掌握核心技术为龙头,以关键技术为推动力,从深加工入手,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以多元化回收网络为基础保障的再生资源产业园区。

综合服务型。主要依托地方政府支持和区域优势,从政策、能力、运行等方面建立起协调、高效的服务职能,对再生资源企业进行统筹布局和园区化运作,形成多产业共生联动聚集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地区对一些资源再生加工企业集聚地、专业市场集散地等逐步实施了园区化管理模式,成为园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产业园区在再生资源行业发展中已经起到主要推动作用。2012年,全国再生资源行业回收总量1.6亿t,回收总值5 413.4亿元。仅29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2012年的回收量就达2 399.6万t,回收值达1 100亿元,深加工利用工业产值达2 470亿元。实践证明,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化是由多方面因素形成,同中国制造业形态的形成息息相关。以产业链条循环衔接、环保集中处理、资源规模化、高值化利用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再生资源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主要形态。再生资源产业实现了园区化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产业化发展,科技化支撑,才能更好地承接政府政策的实施,更好地发挥政策的有效性、针对性,真正避免二次污染,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原本意义。

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化发展还面临许多挑战。中国经历30多年的重化工业的发展,环境、资源问题已难以回避,在环境倒逼和政策支持下,资源再生领域巨大的市场空间同还相当粗放的回收加工方式的矛盾,将制约着园区化发展方向。再生资源产业具有原生资源依赖程度低、加工利用消耗能源少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明显优势,是当前和未来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料显示,20世纪末,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规模大约2500亿美元,而目前已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仅美国的再生资源产业规模就达2400亿美元,日本更是接近3500亿美元。我国现有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加工的企业在1万家左右,多数是小企业甚至手工作坊,技术落后,又缺少必要的环保措施,拆解过程中产生的含重金属溶液、废油等不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再生资源产业的环境优势没有得到任何体现。加上我国回收的主体仍是个体商户,政府或企业主导的回收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从中再生协会的调查中看,各类园区的发展都面临一些共性的问题。

一是园区内外的企业实际执行的是两种不同的排放标准。园区内企业排放执行的是国家相关标准,而园区外的一些小企业排放不达标,甚至超标严重。无形中便增加了园区内企业或规范经营的企业的经营成本,鼓励了园外小企业的发展。

二是大部分园区都面临着税赋较重、市场低迷、成本增加等一系列因素的困扰,废钢行业、废有色行业尤其突出。由于回收行业全额征收增值税,造成利废企业税负增加,成本上升,甚至出现了“再生资源比原生资源贵”和“循环经济不经济”等不正常现象。

三是在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方面,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不足,有些园区加工设备还比较落后,关键设备依靠进口。大部分园区人才短缺、融资困难,制约园区健康发展。

四是政府部门多口管理,政策的连续性、协调性和针对性较弱。再生资源行业涉及政府多个部门,如发改、财政、商务、工信、环保、公安等,每个部门出台的政策只针对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政策扶持力度大,但收效比较弱,有的甚至还有抵触,影响了园区企业的发展。

五是少数园区“空心化”和产能过剩问题值得关注。一些政府为招商引资,设立一些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园区,用工业园区获取相关政策支持,结果相当部分的产业园区企业落户少,园区层次低,产业链条短,管理不规范。还有些园区重加工、轻回收。加工能力远远大于废旧资源回收能力,与区域回收网络缺少有效衔接,加工能力闲置,企业效益下滑,园区建设缓慢。

党的十八大提出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构建生态文明制度、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的目标。2013年,国家发改委对“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期实施情况作出评估,绝大部分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增速高于《纲要》预期,但有关节能环保方面的3项主要指标完成进度滞后。“十二五”后两年节能减排任务将非常繁重。这对园区的发展与建设,鼓励园区企业在资源的规模化利用和“三废”集中处理上,在具有节约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排放等保护资源环境效益上,肯定有更多的利好。最近,中央正在制定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这对再生资源行业园区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新型城镇化既涉及到空间布局和优化,也将成为消耗资源、能源、排放温室气体的主体,更涉及到大量农村人口定居城镇。产业园区的前端是劳动密集型的回收环节,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解决农村人口转移问题,后端是加工利用,提供绿色工业原料,促进节能减排,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是绿色发展的新引擎。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需要在生活、生产、生态三大空间上做出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与当地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相结合。产业园区要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助推器。

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园区,涉及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园区的前端回收体系,如何与社区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相结合?现行税收政策给回收环节带来的成本负担,如何解决和消化?产业园区是否需要长期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撑?聚散市场普遍存在着层次低、产业链短、功能单一、二次污染重等问题,是否可以就地改造升级为产业园区?全国产业园区是否可以探索建立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在长期低迷的市场条件下,废钢铁、废有色行业怎么突破经营困局?等等,都需要汇集行业精英的智慧,加以梳理、剖析、总结、提升,为同仁提供借鉴经验,为行业指出发展路径,为政府提出参考方案。

希望各位同仁畅所欲言,献计献策。预祝圆桌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产业园园区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资源回收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