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安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学生工作部,北京 10004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五一”劳动节前夕接见全国劳模代表时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并把劳模精神概括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1]纵观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程,尽管劳模精神的内涵在不断与时俱进,但在共和国历史的各个时期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伟大的革命、建设历史涵育了中国特色的劳模精神,实现中国梦也同样需要继续高扬劳模精神大旗,鼓舞全社会劳动者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努力奋斗。
劳动模范 (以下简称劳模),是社会生产和社会实践主体劳动者中的先进分子和标兵榜样,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和时代特征。劳模评选和表彰,是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制度。从建国后的50年代起,我国开始大力推进劳模评选,数以万计的劳模成为社会进步的见证人[2]和全国劳动者参与共和国建设的精英代表。评选劳动模范的目的不仅仅是奖励某个人的先进行为,更是倡导和颂扬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
劳模精神伴随共和国的诞生、建设、发展而不断成长和丰富壮大。建国初期,为改变“一穷二白”的局面,促进国家建设的跨步发展,凝聚全社会劳动者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劳动精神,成为政权稳定和国家建设的双重需要,爱国爱家、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成为这一时期劳模精神的特色标志。在接下来的全面建设时期,各行各业在生产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技术创新能手成为劳模主体,这一时期的劳模精神主要体现在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等方面。文革和动乱时期的劳模精神与政治形势联系过于紧密,超越出劳动范畴而偏向政治领域。改革开放后,劳模评选再次回归到劳动者一线,劳模精神重新凝聚到对劳动者尊重上来,一大批实干家被评为劳动模范,这一时期劳模精神主要体现在诚实劳动、带动创造社会财富上来。[3]劳模精神内涵的变更和国家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紧密代表和及时反映着时代的呼声。
劳模精神在历史的各个时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引领着时代潮流,带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社会建设,其主要体现在:首先,劳模精神升华了劳动者热爱劳动的朴素情感;其次,劳模精神凝聚了劳动者建设社会的向心力量;再次,劳模精神鼓舞了全体劳动者奋发向上的劳动热情。当然,劳模精神的内在价值首先体现在对劳动价值的尊重和追求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根本特征。劳模精神就是充分肯定劳动在社会建设和发展中的根本作用。劳模精神还体现在对创新和创造的引导上。劳模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个时期都尊重在历史时期里技术创新和劳动创造。改革开放后,劳动者的群体范畴扩大,除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外,资本也融入价值创造,劳模评选的范围已经超越生产一线,开始逐渐关注脑力劳动和管理改革甚至思想创新,知识界和企业家阶层也出现在劳模表彰大会上。劳模精神的内涵变化,昭示着国家大力鼓舞创新创造,这既是时代的变化和需求,也反映着社会、劳动者本身的进步追求。劳模精神内在价值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国家属性,即爱国主义的价值追求。纵观每一时期的劳模精神,其最为远大的理想追求都是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劳模精神和爱国主义始终处于同一战线。在和平建设时期,努力劳动,尽可能多地为社会创造财富就是最大的爱国。因此,劳模精神的内在价值追求一定离不开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民族复兴的责任担当。[4]综上所述,劳模精神的内在价值就是尊重劳动价值、引导创新创造和爱国主义追求三个方面。
2010年,教育部专门向全国发文通知,要求高校组织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宣传劳模先进事迹,用以引导、示范、辐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劳模精神所体现的尊重劳动价值是全社会甚至全人类的普遍追求,作为高校大学生应明确了解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真理。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业的接班人,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必须深知只有劳动创造才能继承先辈伟业、开创辉煌未来。高校学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社会成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于学习阶段的劳动者。学习劳模精神并非只有实际参加工作以后才能进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爱国意识、创新精神应当从早做起,因此劳模精神不应该远离大学校园,劳模精神在高校不仅适应,而且确实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补益。
劳模精神走入校园,贴近大学生生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要求,也是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要,在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泛化、虚化趋势,改变对劳动教育的漠视,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教学等方面,都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培养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会被学生认为是理论说教,操作不当甚至易使学生产生厌学、逆反情绪。据了解,一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为课程教学、课外指导两个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建设方面,一般都会涉及国家政治理论的普及、形势政策教育等内容,作为公共必修通开课讲授。在课外指导方面,举办各类讲座、组织各种活动是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但是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不突出,教育的深入程度和持续影响力不能得到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较为广阔博大,内容也十分丰富,从马克思主义到科学发展观序列的理论政治教学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容。对于高校学生来讲,如果不对相关理论做出深入研讨,往往会浅尝辄止甚至无所动容,加上课外指导、组织活动不具有强制性,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将会陷入泛化和虚化。[5]普遍存在的这一问题亟待改善。
“德智体美劳”向来是被认为高等教育内容中最重要的五个方面,但在实际的大学生培养和教育过程中,对德、智的强调往往会占据首要地位,体育和美育方面尽管在其次,但往往也会有所注重,唯有劳动教育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成为嘲笑当代象牙塔里大学生的常用语言,对劳动教育的缺失以及对这种缺失的漠视,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软肋和最后一块木桶板块。如何尽快补上劳动教育的缺失课程,既是大学教育需要深思的课题,更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环节。
诸多教育实践研究证明,吸引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过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魅力,增加案例教学是有效途径。然而,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为数不多,甚至让学生感觉离实际生活较远,难以接受。上世纪50年代以来,数以万计的劳模事迹是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教学的巨大资源宝库,每一名劳模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追求,都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和效仿。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劳模精神,其体现出来的创新创造追求,鼓舞了几代人共同的梦想追求,成为难以磨灭和永不忘怀的民族记忆。[6]因此,挖掘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弘扬劳模精神有助于补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教学。
劳模进校园,不仅仅是把劳模请进高校做做讲座,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把劳模精神融入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把劳模的先进事迹溶于构建校园文化过程中,把劳模精神化为引导、激励大学生奋发向上的正能量,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劳动热情、奉献精神、集体意识和正确的就业观念。
当代大学生处于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果的新时期,在享受物质丰富的现代生活时,积极参加一线劳动的自觉性和热情度却不高。如果高校在引导大学生参与课外身体力行的体力劳动不足的话,就会极大程度加重大学生娇嫩的“天之骄子”的自傲心态,难以俯下身去参加具体的建设实践,空谈高远理想和理论知识,无法做到理论实践的统一。在大学生中弘扬劳模精神,就是要培育他们劳动热情,鼓励他们在积极参加各种劳动,用实际行动锻炼和提高技能。
当代大学生群体是改革开放以来的“90后”,计划生育国策的实行,使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甚至是多个家庭围着转的“小皇帝”、“小公主”,很多学生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最基本的家务都不愿做。娇宠、优渥的生活环境带给他们良好的物质享受,但在精神世界往往会陷入孤独、自我的病症,不懂得与人分享更别提向社会奉献。劳模精神不仅强调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劳动价值,更高扬奉献理想、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只有把自己的劳动创造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才是劳动者的终极追求目标。因此,在高校弘扬劳模精神,就是要弘扬奉献精神,把对社会和人民的贡献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追求,祛除自私、自我的弊病,在大学生人格教育和成长方面补长短板,实现健康全面发展。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的程度逐渐深化加强,集体意识也成为大学教育亟需的重要内容。我国高校一般采取全日制、住校生活的培养模式,班集体与宿舍的文化熏陶是集体意识成长的良好土壤。但如何将集体意识提升为具体行动,尤其是在学习、生活及工作中将集体潜意识自觉显现为团队合作的正能量,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劳模精神中蕴含的“集体高于个人”的观念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7]劳模精神就是要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到国家、社会的大洪流中,在具体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带动集体,共同进步。
就业难成为全社会都在关注的话题,众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甚至导致对高等教育价值衡量的质疑。相关研究表明,结构性失业是就业难的重大成因。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只向往窗明几净的写字楼,不愿意深入基层、工作一线,宁愿留在大城市里做蚁族,也不愿到基层创业。而劳模精神就是鼓励劳动者在基层、在岗位创造价值,劳模精神还鼓励创造性和创新性劳动,鼓励创业。因此,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劳模精神是矫治错误就业观念、岗位观念的对症良药,先进劳模事迹和精神的潜移默化将会对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等观念产生正面影响。
劳模精神进校园,把弘扬劳模精神和做好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互融合,是丰富和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途径,也是更好地在全社会弘扬劳模精神的体现。高等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高校培养人才的全过程中高举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价值的旗帜,才能使高校学生更好地传承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更加深入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自觉地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劳动模范评选制度是深具中国特色、面向普通民众评选的奖励优秀劳动者制度,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等各时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新中国历史的内容不可缺少有关劳模精神与价值的介绍。劳模事迹和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活教材、活案例,宣传劳模事迹、发扬劳模精神有助于修正理想信念教育中的虚化和泛化,有助于补充案例教学的缺失,使理想信念真正落实到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落实到具体的、真实存在的岗位上,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涵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劳模精神的内涵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八荣八耻等内容严密契合,可以说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内容的具象化,充分阐释和说明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如何构建和实践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因此,劳模精神进校园,把劳模精神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是宣传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认同的重要抓手。
劳模评选活动自开始举办以来,就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欢迎,数十年来推选出来的先进典型已经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经典记忆和优质品牌,鼓舞了数代人的劳动热情。劳动模范大多是来自一般民众身边的普通劳动者,他们依靠勤恳的劳动、坚守的信念、淳朴的品格和奋斗的精神获得了认可和赞扬。劳模精神是劳模群体身上集中反映出来的价值,淳朴绵长,最能感动人、打动人、影响人、塑造人。在当代大学生中宣传劳模事迹,就是要用“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来培育他们的劳动热情、涵育奉献理想、提升集体意识、矫正就业观念,用优质的精神食粮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需要,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座谈时的讲话 (全文) [N].人民日报,2013-04-28.
[2]张明师.胶合与同构:劳模精神形象变迁与国家意识形态[J].学术论坛,2012,(2).
[3]乐章,庄根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榜样形象变迁[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5).
[4]王宏伟.论劳模精神的内涵与弘扬[J].北京市工会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7,(6).
[5]张旭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贵在落实 [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4).
[6]林国平.“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途径之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5).
[7]张成.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