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 年总目录

2014-02-02 13:56:26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大学生研究教育

(括号内数字前者为期号,后者为页码)

青少年研究

我国未成年人屡遭伤害的社会透视[主持人:周晓燕]——来自国内知名学者的言论

从福利服务视角看我国未成年人保护 陆士桢(1,2 )

未成年人受侵害现状及特征 何绍辉(1,5 )

未成年人人身伤害的教育学解读 高中建(1,7 )

防治儿童虐待的立法不足与完善 姚建龙(1,10 )

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少年儿童伤害问题思考 郑长忠(1,13 )

未成年被害人权利保护 兰跃军(1,15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代际问题 陆玉林(1,19 )

“童年”的话语构成:区隔、社会化与作为社会结构的童年 郑素华(1,25 )

高校共青团组织提升服务职能的路径探析 辛立章 曾丽萍(1,32 )

青年自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冯志明 阮平南(1,36 )——基于北京市的调查

区域性基层青年组织研究 田 田(1,41 )——以北京市社区青年汇为例

论青少年民法学体系的构建 王 雷(1,45 )

我国儿童福利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 易 谨(1,51 )

大学生人情消费过度社会化的再调查 张小莉 李 娜(1,57 )——以沈阳某高校为例

青少年爱国主义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吴鲁平 刘涵慧(1,62 )——来自北京与郑州两地大中学生的证据

大学生体育素养培养体系研究 吴文峰 王 鑫 等(1,68 )

三种社会思潮对高校学风的负面影响及其应对 齐 冰 刘志民 等(1,73 )

当代大学生财富观研究 詹逸思 孔令昭 等(1,78 )——基于全国19 所高校的调查

青年科技人才培训意愿的实证研究 马 灿(1,84 )——以15 家高科技企业为例

青年民工家庭“弱化”与婚育“催化”研究 陈 雯(1,89 )

论青年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及制度 夏静雷 张文标 等(1,97 )

回归后澳门青年社团多元化发展及其社会功能 梁 田(1,103)

德国家事诉讼中子女利益保护人制度及启示 陶建国(1,108)

法国社会党青年组织发展问题研究 李洪峰(1,113)

论新生代农民工性问题 王 飞(2,1 )

城市社区文化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的影响 罗竖元(2,8 )——基于厦门、长沙、贵阳等地的调查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迁移问题研究 赵 莉(2,15 )

青年研究的理论范式转型及其学科意义 吴鲁平(2,20 )

新媒体视域的共青团微博品牌建设 苏晖阳 袁 雯(2,27 )

以空间理论解读流动青年自组织 陈 晨(2,31 )——以浙江舟山市为例

论未成年犯刑事司法帮教一体化 安文霞(2,37 )

日本少年矫治体系的历史嬗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程 捷(2,42 )

大学生社区化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牟 晅 陈祥敏(2,48 )

高校自主招生公平性问题探析 郭延凯(2,52 )

中国与德国大学生就业比较 黄敬宝(2,57 )

高校学生失范行为的教育对策 江冰雪(2,61 )——基于调查与分析

未成年人热点事件观察[主持人:林 维]——来自知名学者的观点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适用:基于检察权的研究 林 维(3,1 )

从李某某事件看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与矫治 陈树强(3,6 )

“豪雨式”报道与娱乐“格式化”:李某某强奸案报道的新闻学解读 杜 涛 高培蕾(3,10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当代青年发展问题研究 史成虎(3,15 )

社会治理中共青团组织价值的新发展 伍复康(3,21 )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的困境调查与路径思索 蔡宜旦(3,28 )

论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完善 刘亚昌 王 超(3,33 )——以未成年人福利和正当程序为视角

由“南京女童饿死案”透视我国困境家庭儿童的保护 马亚静(3,38 )

我国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立法与国际公约的衔接 张 苏(3,43 )

媒体接触对信任的影响 李希光 郭晓科(3,49 )——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的实证研究

社会学习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教育探析 徐松美(3,56 )

中国青年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 吴丽丽(3,60 )

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社会调查文献的综合分析 蒋甫玉 钟坚龙(3,66 )

当代青年需求及其特征分析 刘俊彦(4,1 )

青年发展:“完整图像”的国际视野 苏颂兴(4,8 )——指标构建、数据采集及其评估

论群众路线与共青团的根本任务 邓希泉(4,14 )

共青团所处的时代环境与90 后青年特点分析 张明明 赵 博(4,19 )

共青团干部公共服务动机研究 余慧阳 祝 军(4,24 )——以北京市专职团干部为例

《婚姻法》中的亲子关系推定 王 雷(4,29 )

论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庄乾龙(4,34 )

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的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张 果 崔 健 等(4,41 )

包容性增长与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 田 萍(4,46 )——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

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权益保障及对策分析 韩丽丽(4,51 )

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王振友 赵 星 等(4,55 )

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周少贤(4,59 )

当前高校行政管理岗位设置及对策 冯静颖(4,63 )

当代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变化的环境因素分析 叶松庆 吴 巍 等(4,67 )

高层次青年社工人才培养状况调查 苗艳梅 林 霞(4,72 )

韩国法院离婚案件处理机制中子女利益的保护及其启示 陶建国(4,77 )

美国青少年反恐意识培养策略解读 吴 浩(4,83 )

现代性与中国青年和青年研究 肖 峰 方 俊(5,1 )

共青团工作运行规律解析 黄志坚(5,7 )

高校团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沈健平(5,12 )

论未成年人流浪问题的治理 王文娟(5,17 )——以国家监护为起点的分析

试论儿童收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赵川芳(5,23 )

心智化视角下儿童依恋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任 苇 刘 丹(5,29 )

大学生学位纠纷的教育政策分析 张良驯(5,33 )

大学生眼中的海权问题 赵海滨 申晓若(5,39 )——以黄岩岛事件和钓鱼岛争端为例

大学生性观念发展趋势研究 胡 珍(5,43 )

当代大学生保护性价值观的类型及特点 赵 雷(5,48 )

论老龄社会与高职院校服务人才的培养 赵恩兰 宋丽萍(5,53 )

“90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温永慧(5,57 )

青少年健康与美育专题研究[主持人:沙 桐]

青少年瑜伽与美育 庞 丁(5,62 )

论体育对大学生审美教育的作用 张 洋 李贵森(5,65 )

青少年身体素质敏感期及锻炼方法 张春燕(5,68 )

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与未来 姜志明 王保勇(5,71 )

陕西未成年人安全状况调查报告 褚宸舸(5,74 )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失范:类型与相互关系 罗 丞(5,81 )

青年文化研究方法的谱系分析 陆玉林(6,1 )

青年特别关注[主持人:李玫瑾]

当前我国社会公共安全形势及发展态势 李记松(6,8 )

公共安全环境中青少年的安全保障与防范 徐艳宏(6,12 )

试论高校共青团研究的现实困境及其超越 邹 桥(6,17 )

青年自组织的文化认同及其生成路径 姜微微(6,22 )

美国儿童照管不良之司法干预机制探析 张鸿巍(6,27 )

两岸青少年在线活动的法律保护比较 卢家银 聂晓静(6,33 )

西方青年公民参与理论在中国的应用情境分析 王 蕾 姬德强(6,39 )

独联体国家青年政治组织的政治行为浅析 罗英杰(6,45 )——以俄罗斯和乌克兰为例

流动儿童社会融合专题研究[主持人:伍新春]

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理论路径与实践探索 倪士光 杨瑞东 等(6,50 )

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 刘 庆 冯 兰(6,55 )

高校学生社区化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陈祥敏 宗和静(6,61 )

朋辈教育:高校通识教育的新路径 刘海春(6,65 )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自觉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研究 张 迪(1,118)

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角色式微及其调适 许广玉 侯 勇(1,123)

东西文化比较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悖境探究 王增芬(2,66 )

人力资源视角下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 於国波(2,70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四大障碍 刘宏森(3,72 )

心理效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赵艳波(3,77 )

文化对话与视域融合: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传统文化 张江芬(3,82 )

五四时期陈独秀的青年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马新飞 周建超(4,88 )

青少年实现中国梦担当精神的培育 翟思成 杨桂芳(4,94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高继国 张春和 等(5,88 )

地域性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王 雁 沈建良 等(5,93 )——以浙江为例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侯 勇(6,69 )

优化社会治理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田 丰(6,74 )

政治理论与政治建设

“人心向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观 苏志宏 邓会君(1,127)

形式、实质合理性与韦伯的价值无涉理论 刘莹珠(1,133)

国家高新区政策的变迁与学习 唐行智(1,138)——一个政策倡议联盟的解释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本意蕴 徐 生 万峰宇(2,74 )

从管理的角度论群众路线的价值 郑晓容(2,79 )

地方高校引智工作内涵式发展的思考 颜翠英 靳占忠 等(2,84 )

论俄罗斯的精英社会基础 陆 丹(3,87 )——解析俄罗斯的精英救赎意识与大国情结

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元规则:形成与反思 白少飞(3,93 )

网民公共政策网络参与态度研究 宣飞霞 蔡鲁南(3,99 )——以中央提高农民扶贫款标准的网络反应为例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路径思考 王志民(4,99 )

当代价值观教育的儒学资源探析 高中建 李艳艳(4,104)

公共服务市场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黄莉培(4,110)

国际政治专题研究[主持人:黄凤志]

21 世纪初中国东北亚地缘政治环境的新变化 黄凤志 孙国强(5,98 )

乌克兰——世界四大权力中心地缘政治的角力场 岳西宽(5,106)

二战时期盟国处置德国政策研究 李怀顺(5,112)

毛泽东与王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上的论争 肖贵清 胡运锋(6,78 )

大数据时代行政管理问题研究 陈 静(6,86 )

建国以来毛泽东对中国梦的认识及现实启示 陈兴康(6,91 )——兼论中国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嬗变

经济理论与经济建设

我国创业板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蒋 楠(2,88 )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王秀云(2,93 )

创意产业与产业价值链调整 徐丽艳(5,116)

棚户区改造地方政策比较研究 樊新民(5,121)——以黑龙江省林、矿区为例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现状、问题与对策 胡吉亚(6,95 )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集团财务公司的发展策略 宫 琳(6,101)

法制与法治

论法律推理中的类推 周 赟(2,98 )

经济适用房REITs 的路径依赖与法律构建 李 智 彭科科(2,105)

试述戴西对英法行政法体系特征差异性的考察 杨利敏(3,104)

中国土地财政现象的法学分析 胡小杰(3,109)

释刑事诉讼法中的延期审理 薛晓蔚(3,114)

同时罹难条款之推定矛盾及其解决 梁 鹏(4,116)——以《保险法》第42 条第2 款为中心

我国家庭财产申报及公开制度的分析与建议 李旭辉(4,121)

青年人住房中的社会失范与居住权法律保障 武中哲(6,105)

裁判文书不予公开兜底条款的适用探讨 唐潇潇(6,110)

罪错青少年法制教育现状与完善 李 勐 洪 欣 等(6,115)

新闻与传媒

新传播环境中新闻评论伦理框架研究 杜 涛(2,122)

青少年微博的使用与自我展现 王 斌 郑雅楠(2,127)

电视综合评价体系:当代价值与理性重构 漆亚林(3,137)

试析“财新网”特色频道的新闻整合 黄楚新 张 安(5,126)

青年网络趣缘群体的类型和成因分析 罗自文(5,132)——以6 个典型青年网络趣缘群体访谈为例

高校文科学报内外稿质量初探 刘向宁(5,137)——以教育部第3 批名刊为例

社会管理与社会工作

基于心理契约论的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 李燕平(2,111)

社会工作教育需要知行合一的教育行动者 杨 静(2,117)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国际慈善机构运行规律研究 陆士桢 何 欣(6,120)——以“小母牛”中国服务模式为例

我国成年智障人士社区安置服务研究 叶苏扬 许莉娅(6,126)

文化与教育

论霍尔顿的话语困惑 阮 倩 刘文松(2,133)——对《麦田的守望者》的分析

美国高校新任教师发展研究 刘 睿 杨春梅(2,137)

时间性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意展现 刘国民(3,119)

徐志摩与林徽因诗歌互文性意象探微 于 倩 孙书平(3,127)

凯特·肖邦作品悲剧性解析 曹晓玲(3,132)——以《美人儿佐尔阿依德》为例

试论网络文艺的消费主义历史观 张 跣(4,127)

香格里拉:乌托邦表层下的意识形态形象 李宏伟(4,132)——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看《消失的地平线》

论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战略与策略 陈晓梅(4,136)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刘素梅(6,131)

论提升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前提 魏胜敏 陈俊钦(6,136)——文化自觉与自信

猜你喜欢
大学生研究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