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 威 杜正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 210044)
葛全胜等的著作《中国历朝气候变化》(以下简称“葛著”)一书出版已近三年,该书洋洋90余万字,“采百家之言,究内在机理”([1],自序),高屋建瓴地描述了中国历朝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研究,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过去,还可以与现在相比较,甚至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因此该书的学术价值和重要意义自不待言。
葛著自出版以来,受到了多方的好评,除了许多网友在网络上高度评价了该书外①在网上目前有许多《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的读后感和评价,读者来源行业广泛,其中不乏作家、旅行家和科教人员等。在国内知名网站豆瓣和新浪博客上都有撰文探讨该书,如知名博主税晓洁等在博客上转载推荐该书。,叶笃正先生在《科学时报》上著文直言:“我认为本书不仅系统地写了中国两千年的气候变化,还按朝代把气候与社会联系起来,写了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很有见解。这是以前所没有的,国外也没有。写得好!”[2],刘昌明、王绍武、马玉臣等也都撰文推荐了该书,其学术影响力可见一斑。
自1972年竺可桢先生《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发表以来,学者对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方兴未艾。研究历史气候变化主要从史料和物候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当今研究在史料的甄选上百家争鸣,但其趋势是更加科学性和代表性,著者所供职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甚至有一套系统的评价方法[3];另一方面,对于物候的使用也存在争议①关于史料和物候的选用争论已久,甚至有人称之为目前研究气候变化的“通病”,批判目前的历史气候变化研究不足。其主要观点诸如常见的物候被过分强调,小气候下的特殊事件被过分放大,对史料的理解过于片面等。。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物候大都不同,但总体趋势是研究气候变化的物候种类更多样化,树轮、冰芯、湖芯、石笋、孢粉等样本具有时间尺度长、分辨率高的特点,在近年来的使用上更广泛。然而史料和物候在使用方法上尚不完善,单一使用史料和物候对历史气候还原可靠性不足。张丕远的《中国历史气候变化》和满志敏的《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都是研究中国气候变化的必备参考书,与前二者相比,葛著新意迭出,胜见纷呈。笔者在研读之余,颇受启发,仅得管见,以求教于著者及大方之家。
葛著是一部综合性的著作,内容涉及气候变化、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该书篇幅结构合理,内容上更是旁征博引,条理清晰,将中国气候变化置于全球视野下,多层次探究气候变化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在结构和内容上都时刻体现着系统性。
(1)结构的系统性。葛著整部书在结构上都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特点,这样写譬如高空俯视,看的更全面。该书的结构系统性体现在三个层次上。
首先,就全球视野来看,我国的气候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部分。该书的第一章就探讨了史前全球气候变化,并将中国气候变化置于全球视野下分析。如在探讨3世纪初至6世纪末全球(包括中国在内)气候寒冷时,葛全胜等认为太阳黑子活动、火山爆发可能是重要因素([1],235页)。葛全胜肯定了中国气候变化在许多方面与各个时间尺度上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共同特征,但也强调,中国气候变化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1],2页)。这方面的工作,之前已经受到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关注②布雷特·辛斯基的《气候变迁和中国历史》联系东亚、欧洲和北美气候变迁,论述中国各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和历史的关系,指出中国北方社会更受气候变化影响等。国内诸如葛全胜、满志敏、张丕远、张家诚等,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深入作了研究。,该书中结合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客观的展示了史前的气候变化情况,并总结了一些气候特征。如葛全胜等人总结全新世暖期的冷事件具有几个特征:“①具有突变性;②一般持续数百年,是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事件;③幅度有限,是在间冰期暖湿平均状态下的一些小幅度变化事件”([1],6页)。这是较新的研究成果,在以往的研究尚未将这些事件总结出来。
其次,该书主要讨论的是中国气候变化,第二章到第五章研究了夏商周至明清时期的气候变化概况,第六章到第十二章则作更细致的分朝代研究。这部分的总分系统性体现在先让读者对中国气候变化有了整体的把握,然后按时间顺序分朝代具体阐述。目前对中国历史时期气候研究可以用“百花齐放”来形容,在区域气候研究上,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材料,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同。我国古代疆域辽阔,历朝边疆界线不一,以一地气候代指全国,往往有失偏颇;以温暖或寒冷定义一个朝代气候也存在不足,事实证明同一朝代气候往往有多次冷暖交替的波动。过去认为隋唐是温暖的朝代,近年来有国外研究者认为中国唐朝因干旱而灭亡。这在国内外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①2007年1月4日德国波兹坦地学研究中心豪格和他的科研小组在《自然》上发表文章称中国唐朝因干旱而灭亡,中国科学家对此持不同态度,张德二、陆龙骅随后在《自然》上撰文反驳德国科学家的观点,谢家麟、满志敏、蓝勇等都对此持有自己的见解,近来也有专家提出唐代气候属于混沌状态,气候不稳定。。葛全胜指出,隋唐至中唐(581~740)是气候温暖期,但自公元741年气候逐渐转冷。东中部地区冬半年气温比1961~2000年平均温度,最暖高出1.44℃,最冷低0.87℃。唐代中后期(741~907)虽然整体转冷,但其间有气候明显回暖的时期,如公元781~800年东中部地区冬半年气温比1961~2000年高约0.65℃([1],301页)。秦汉、隋唐等时期气候显著温暖,甚至高于当今平均温度,当今的暖期相似型与隋唐暖期更相近[2]。通过大量的研究并结合可用的自然证据和史料,葛全胜等给出了每个朝代不同区域的气候变化,避免以偏概全,这样细致的研究工作有助于我们正确而全面地认识历史时期气候变化情况。
最后,作者对于每个朝代的气候变化研究也是系统的。通览全书,作者将每个朝代的气候先是做了概括性的总结,然后按照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因素(如温度、降水、干湿等)具体展开。作者的研究不仅包括详实的自然证据,且结合了大量的史料佐证,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历朝气候变化。因此该书雅俗共赏,对各学科大有裨益,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正面肯定。过去研究历史气候,在材料选取以及写作范围与深度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如人文社科领域对自然气候证据利用不足,自然科学工作者往往不善结合文献资料,因此得出的结论往往禁不起推敲。在葛著中,参考文献条目近40页,自然证据与史料互相印证,得出的结论是让人信服的。
(2)内容的系统性。葛全胜等注意到气候变化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葛著不仅仅全面研究了中国气候变化,还对社会发展做了大量的研究。在内容上,每个朝代都有着一定的研究顺序,即先探讨气候变化,随后探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的农业水利,最后涉及社会发展领域的多个方面。能将如此之多的要素融于一体,并通过对其内在联系的推理与分析,去揭示气候系统的变化与影响,首推本书[4]。受自然证据和史料多寡的影响,葛著中每个朝代的研究侧重点略有不同,如南宋、元代的冷暖干湿只放在一节讨论([1],440页),明清时期则分两节探讨([1],494、511页);秦汉干湿变化可以分为华北、华中、华南、西北、和西南5个地区讨论([1],154~165页),隋唐则以东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类([1],314~321页)。但总的研究方法,一直是以温度、干湿、植被、农业、社会及历史事件为条例,这一点的系统性在全书中一直体现。
竺可桢先生将近五千年的时间分为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和仪器观测时期,勾绘了我国气候变化的概况,对秦汉以来的气候变化作了概要分析;张丕远在《中国历史气候变化》中将中国气候分不同的区域作了研究,对未来50年中国气候变化趋势作了预测;满志敏的《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已尝试断代研究气候冷暖变化,对旱涝、气候变迁对农业影响则自成章节研究。与前人的著作相比,葛著采用了断代气候变化的方法,将与气候变化紧密的要素分门别类纳入各个朝代中研究,标志着我国断代气候变化研究趋于成熟。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丰欠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的一个方面,葛全胜等予以特别的关注,认为气候环境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宜农土地、作物兴废与耕作制度、农作物产量([1],105页)。
(1)宜农土地。我国南北温差较大,许多作物遇到极端低温难以生长[5]。北方宜农土地的一条重要指示就是农牧交错带,而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农业气候资源条件的变化是导致农牧交错带产生的根本原因[6]。自秦汉以来,中国东部地区气候经历了多次的暖湿、冷干的交替变化,农牧交错带也相应出现了6次明显的北进和南退,葛全胜等人绘制的“历史时期中国农牧交错带北界的变迁图”([1],105页)清晰的反映了这一现象。在更短的时间尺度上,气候也会有快速的冷暖交替,每个朝代农牧交错带也有数次的南退北进([1],259、546页)。近年来,研究人员对于农牧交错带与气候变化关系的认识上有了较好的一致性①影响农牧交错带南退北进的因素很多,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但气候变化的影响无疑是最重要因素之一。施雅风、张丕远、满志敏、葛全胜等人都对农牧交错带与气候变化关系作了深入研究。,即暖期利于农业发展,冷期则相反,农业种植线随着冷暖而南退北进[7]。有研究表明,温度与降水是影响农牧交错带的两个重要条件,降水是决定农牧交错带位置的关键因素[8]。因此历史上发生的数次大规模的灌溉工程原因之一就是缓解旱情。这一点以往有学者过于强调了战乱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忽视了全国乃至各区域降水变化的影响,唐朝前后期水利工程的区域分布不平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328页)。由于气候趋冷,许多湖泊湿地缩小甚至淤干,形成的大片盐碱地,虽可用于农业生产,但产量极低,被归入恶田之列([1],181页)。灌溉工程起因之一是冲洗因气候趋干所形成的大面积盐碱[9],就整个北方而言,灌溉工程的兴衰与气候变化关联紧密([1],182页)。事实上,在汉武帝推行灌溉工程后,北方农田大为改善。西汉至东汉时期,北方关中及西北地区,黄淮平原以及长江下游的灌溉工程先后兴起([1],182页)。时至今日,灌溉仍然是许多北方或干旱地区重要的农业水利工程,在旱季,灌溉是保证粮食产量的重要举措之一。
(2)作物兴废与耕作制度。在中国北方地区,水稻种植的兴废具有代表意义。黄河流域种植水稻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晚期,秦汉暖期,水稻一度广泛种植到关中地区。隋唐暖期,河南普遍种植水稻([1],108页)。在气候转冷时期,北方水稻已不适应种植,有些地方改种旱稻。与南方相比,北方气候在温度、降水方面波动性更大,这时候农作物生长期缩短,不仅一般地区只能种植一季作物,粮食也会减产[7]。北方各地区雨量和温度也有很大的变率,灾害较多,易对农业产生不利力影响[5]。气候转暖时期,南方耕作实行的是轮作复种的一年二熟制;而气候转冷干期,不仅江南大部分地区已无双季稻耕作,传统的水稻耕作已难以保障百姓生活之需,麦菽等原北方旱田作物也在南方得到推广。占城稻的引进对南方农作物轮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葛全胜等人对此作了客观的评价,肯定了占城稻对宋朝农业经济发展的积极贡献([1],469页)。在南方耕作中,稻麦二熟制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葛全胜等人认为,稻麦二熟制的形成,一方面与人地矛盾激化和政策诱导有关,另一方面,这一耕作制度也是劳动人民对气候从暖干到冷干变化的适应结果([1],472页)。柑橘是典型的经济作物,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限制柑橘向北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冬季的最低气温,一般在极端最低气温低于-7℃时植株即可遭到冻害,而气温下降到-11℃以下时出现毁灭性的冻害[10]。葛全胜等人对柑橘种植的衰落作了分析并指出,明清时期柑橘种植的衰落,持续性的寒冷是导致柑橘枯槁的主要原因([1],636页)。此外,葛著还对小麦、甘蔗等农作物的种植和推广作了研究([1],111、414、417页),从多个方面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农作物产量。中国中低纬度地区的气候变幅一般小于中高纬度地区,且地表下垫面相对复杂,水资源丰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这些地区人文因素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气候变化对中国北方地区的作物产量影响更大。从总体上来看,全国粮食亩产量在波动中呈递增的趋势。在暖期粮食亩产量呈上升趋势。明清之前,在气候转冷时期,粮食亩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明清时期的粮食亩产量是上升的。葛全胜等人认为这除了与劳动集约化和生产技术提高有关外,可能与玉米、甘薯等耐寒、高产新品种的引进与成功推广有关([1],112页)。尽管如此,寒冷的气候仍在一定程度上给农业生产带来显著的影响[11]。
通过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研究,葛全胜归纳,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可以分成4个方面。一是顺应气候变化,及时调整农业生产的时令;二是气候干旱地区,要应雨播种、抗寒保墒;三是改良作物品种,应对气候灾害;四是积极改造农田小气候,减轻气候变化对作物的影响([1],276、277页)。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深受着气候变化的影响,从早期的灌溉水利冲刷盐碱地和缓解旱情,到明清引进耐寒抗旱作物,中国农业系统中的水资源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11]。当前我国仍是农业大国,正确理解人地关系和气候变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从而保障农业生产[12]。
除了对农业经济,气候变化也对社会的其他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往往相互关联,共同作用于社会发展。在葛著中,气候变化与社会发展部分占到篇幅一半以上,深刻揭示了气候变化的社会影响性。葛全胜筛选了气候变化影响显著的几个社会方面,揭示了两千年来我国的社会变革。这几个方面主要包括了社会动乱、人口增加和迁徙、游牧民族的兴衰和迁徙以及中原王朝的兴衰。这几个方面往往又是相互作用,如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生产、自然灾害,进而影响社会不稳定[13]。由社会不稳定诱发的迁徙、社会动荡甚至战争则对社会生产力和人口带来巨大的破坏。葛全胜等人对气候变化与社会发展作了深入的研究,总体上看,“冷抑暖扬”的社会发展韵律表现明显。在气候转暖湿期,农牧交错带北移,民变和战争率较低,人口增长,在此期间的朝代往往是“治世”;至于气候转冷干时,游牧南迁,与农耕民族冲突不断,战争率明显较暖湿期高,再加上自然灾害,蝗灾和瘟疫暴发,人口锐减,藩镇割据、农民起义甚至外族入侵大都发生在气候冷期与变冷期([1],133 页)。
(1)社会动乱。社会动乱的主要反映是战事频发。葛全胜等人研究发现,气候冷暖波动与重大战事或战争高峰之间存在高度的吻合,如在7个不同时间尺度的相对冷期中,有6个对应着战事高频期([1],115页)。冷期战争率显著高于暖期,70% ~80%的战争高峰期、大多数的朝代变迁和全国范围动乱都发生在气候的冷期[13]。葛全胜等推测气候变化可能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113页)。就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程度上,葛全胜认为气候只是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人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才是推动古代社会发展进程的根本动力[14]。一些学者认为气候变化对我国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影响①一些学者认为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决定性,偏向于“气候决定论”,如王嘉川认为自然气候是社会变化的终极原因,是影响人类本能的最深层因素,司马亮认为气候变化左右王朝命运。赵红军的研究表明,“气候或地理决定论”的观点尚未获得经验证据的支持。,张德二先生指出,中国朝代兴衰更替,气候条件是有重要影响的,但它既不是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要避免陷入气候决定论[15]。在第六章到第十二章,葛全胜具体阐述了气候变化对社会的影响,其中极端气候事件与灾荒引人注目,旱涝灾害常导致牛疫、蝗灾和疫病发生,对中国古代社会造成巨大破坏([1],418、560、606页)。有学者称,蝗灾、鼠疫和战争这三个与气候相关联的重要灾难改变了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文明历史[16]。近来研究表明,极端高温使死亡率增加,虫媒传染病扩散加重和使多种疾病增加[17]。而严寒天气不仅对人畜造成极大危害,土地生产力下降,引起生活资料的短缺,而且北方蝗虫等为了适应环境变化,会向南方温暖区迁徙,造成南方蝗灾[18]。葛全胜等人对极端天气作了大量的分析,如第二十章,用一节论述了高温、严冬等极端气候事件([1],606~619页)。
(2)人口变化与迁徙。20世纪以前的两千年中,气候变化是引起我国人口变化的决定性的因素之一[19]。秦汉以来,全国人口数量的增减大致与气候的冷暖波动相吻合。人口持续增长对应着气候温暖期,包括两汉时期(前211~210)、隋唐暖期(571~780)、宋元暖期(931~1320);而人口数量相对减少的时期对应着气候寒冷期,如魏晋南北朝时期(211~570)和晚唐至五代时期(781~930)。在明清时期,虽然人口数量总量上是增长的,但也出现了三个人口锐减期,恰好对应着气候的三个冷谷,这也进一步反映了气候波动与人口数量之间的确存在密切的联系。葛全胜指出,就本质而言,人口数量的波动可以看做是人类对气候变化的一种适应过程,是人类为适应气候变化所引起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再分配,而形成的一种自动调节机制([1],118页)。中国古代的人口迁徙流向不同,葛全胜选取讨论的北方汉人南迁,还对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起到了重要作用。每个朝代人口迁徙的原因和流向是不同的,迁徙的次数也不同,一方面迁徙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社会因素如战争、政府征调等因素影响。
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葛全胜等研究中国古代人口变化与人口迁徙,对我国当代是有借鉴意义的。在古代,人口迁徙与气候变化、灾害关联性的强弱程度不同,自发迁徙是关联性最强的。这与古代人民对气候变化和灾害应对能力不足有关,往往他们选择迁徙来躲避灾害[20]。当今社会人们面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时,在各类帮助和救助下,已经可以战胜部分困难,迁徙并不再是必须的选择[21]。
(3)游牧南侵与王朝兴衰。与战事多寡相似,气候温暖时期,中国北方游牧政权与中原农耕世界和平共处;气候寒冷时期,游牧民族南迁,中原政权不稳,二者对峙,甚至建立了“牧者王朝”[22]。葛全胜等人研究了气候变化条件下游牧南侵和王朝的兴衰,发现游牧民族阶段性南下以及向西迁移的举措,与气候冷暖周期性变化存在着大体同步的共振关系([1],123页)。一方面他肯定了社会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强调气候变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以“蒙古帝国的西征和衰落”为例,葛全胜等肯定了蒙古西征的多重因素的作用,同时提出了气候因素对蒙古西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即气候恶化可能对蒙古人征服异族的狂热心理产生了“火上加油”的作用。在随后论及忽必烈和阿里布哥争权时,学术界对此比较公认的看法是,忽必烈的领导才能更加卓越,且拥有更多的物质资源,故击败了阿里不哥。“显然,这还不是导致阿里布哥失败的全部原因。隐藏的因素最有可能是草原气候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大范围异常,这种异常绞断了阿里布哥军队传统的物质供应链并造成大规模的非战斗减员。”([1],482页)结合13世纪蒙古高原的气候来看,1250年前后全球气候发生了突变,东中部地区1260~1280年至1320~1350年出现了1.5℃的降温,导致原先肥美的草原突然变得贫瘠,各种灾害频发。阿里不哥的军队食物供应出现问题而丧失与忽必烈夺汗的基础。葛全胜的观点是让人信服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的战争都是发生在冷期内,气温比现在的低。持续的低温造成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给处于农业社会的中国带来了饥荒、动乱,并最终导致战争的爆发,而且,只要温度相对于当时呈现下降趋势并达到一定的程度,也会促使战争的大规模爆发[23]。中国王朝更替大都发生在气候转冷期或寒冷期,五代以后,人主中原的北方民族核心区也越来越靠近东部。同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心由黄河流域中下游东南移向东南地区,这是东亚大陆气候大幅度增大而季风影响退缩背景下的一个十分值得思考的历史人地轨迹[24],气候变化悄然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变化。
自20世纪全球气候变暖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气候变化。《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指出,最近3个10年中的每个10年均比1850年以来的之前任何一个10年都暖[25]。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区域气候恶化,甚至影响气候的全球变化趋势,但作为一种有主观能动性和高度适应性的生物,人类与生俱来就有适应环境变化的意识和能力,认识到目前形势的严峻,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在致力于减缓气候恶化。我国研究人员也从不同方面探究气候变化对社会的影响①当前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时多方面的,关于文献资料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知古论今,除了对以往历史气候变化的认知,气候变化的预测显示出重要性。一些研究人员作了气候变化的预报,秦大河等对21世纪升温的最佳估算范围是1.8~4.0℃,而可能范围是1.1~6.4℃。汤懋苍等对未来200年气候变化和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作了初步预测,认为目前的气候适宜期将持续到公元2230年左右。。“述往事,思来者”,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葛著给我们展示了中国历朝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化下的社会发展,书中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20世纪暖期最可能的历史相似型为隋唐暖期”,“极端气候事件对社会发展有明天的推动作用”,“气候因素是次一级的影响因子,依附于政治、文化等其他因素”等。可以看出当前对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分辨率越来越高,结合的史料更加丰富,可信度更高,也就越逼近历史的真相。
当然,这样一本皇皇巨著,笔者研读之时也有些许困惑,这里略述己见,也请教于著者。
(1)葛著中采用大量的图谱分析,历代气候灾害的文献记载往往无法清除确切地区灾害程度,书中的图表取值,笔者猜测应该是采用了中科院自己开发的程式演算得出。诚如葛全胜所言,此书面向读者群体广泛,若让历史学背景人士研读这些数值,恐怕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如若能将取值方法附于书中,会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该书。
(2)笔者在研读时,发现自第六章至第十二章,在论述农业系统中都将粮价作系统的研究,唯独宋元时期,即第九章和第十章未将粮价纳入讨论。如若将宋元时期的粮价纳入章节,可以更全面的了解该时期的农业发展及社会状况。实际上,宋元时期粮价史料并不少见,笔者查阅到汪圣泽的《南宋粮价细表》,或许可以作为南宋粮价的一个资料补充。
(3)葛著中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收入,如楼兰古国衰败、熙宁变法、西夏兴亡等。在气候变化的历史环境中研究这些问题,视角是新颖的。但可能受限于篇幅,未能将这些事件作更深入的研究,笔者研读之余,尚觉意犹未尽。诚然,对于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探究气候变化对它们的影响,几乎每一个事件都可以单单写成一部厚厚的著作。这里笔者仅建议葛全胜等能对这些事件的探讨作更好的安排。
总体而言,葛著视角独特,断代体的体例安排纲举目张;著者将自然数据与史料充分结合,综合、系统的探讨了气候变化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其结论令人信服;著者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熔于一炉,内史研究与外史研究完美结合,彰显了作为交叉学科的科技史学科重要的学术价值及其学术意义。作为科技史研究领域的一个方向,气候变化与社会发展受到气象科技史研究者的极大重视,葛著不仅给学界提供了丰富的文献史料,而且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可资借鉴的研究范式。
1 葛全胜.中国历朝气候变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叶笃正.气候的历史变化与人类适应[N].科学时报,2011-2-10.
3 葛全胜,张丕远.历史文献中气候信息的评价[J].地理学报,1990,45(1):22~30.
4 刘昌明.《中国历朝气候变化》评述[J].地理学报,2011,(2).
5 张家诚.中国气候总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344.
6 方修琦.从农业气候条件看我国北方原始农业的衰落与农牧交错带的形成[J].自然资源学报,1999,14(3):216.
7 何凡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中国古代农业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J].地理研究,2010,29(12):2289.
8 裘国旺,赵艳霞,王石立.气候变化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及其气候生产力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01,18(1):23.
9 辛德勇.“卤地”抑或“恶地”——兼说合理对待传世文献问题[J].书品,2006,6:67.
10 满志敏.历史时期柑橘种植北界与气候变化的关系[J].复旦学报,1999,(5):72.
11 王铮.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历史借鉴[J].自然科学进展,2005,15(6):707,711,712.
12 王铮.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兼论人地关系[J].地理学报,1996,51(4):337.
13 章典,詹志勇,林初升,等.气候变化与中国的战争、社会动乱和朝代变迁[J].科学通报,2004,49(23):2468、2472.
14 葛全胜,刘浩龙,郑景云,等.中国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与社会发展[J].自然杂志,2013,35(1):9.
15 郑菲.不要简单放大气候因素的影响[N].中国气象报,2011-2-16:3.
16 吕学都.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影响[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10,1:41.
17 田苹,李绍云,李耀宁,等.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分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3):48.
18 施和金.论中国历史上的蝗灾及其社会影响[J].南京师大学报,2002,3:149.
19 李伯重.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几次大起大落[J].人口研究,1999,23(1):15.
20 陈绍军,史明宇.气候变化影响下的人口迁移研究——以宁夏中部干旱地区为例[J].学术界,2012,10:60.
21 余庆年,施国庆,陈绍军.气候变化移民:极端气候事件与适应——基于对2010年西南特大干旱农村人口迁移的调查[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8):29.
22 王会昌.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J].地理科学,1996,16(3):274.
23 王俊荆,叶玮,朱丽东,等.气候变迁与中国战争史之间的关系综述[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8,31(1):96.
24 蓝勇.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16(1):15.
25 吴越,张永.气候变暖事实更确凿 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J].中国气象报,2013-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