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美芳 罗先桂
近几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再加之国家正大力推行计划生育, 于是许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在这样的背景下, 人们对于儿童的护理也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同时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这就给医院儿科的护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儿科的患者大多为年纪较小的儿童, 通常不会超过十四岁, 其中又以婴幼儿群体居多。婴幼儿在行为、语言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发育还非常的有限, 不能够准确的表述出自身的感受, 同时儿科患者的病情通常起病非常的迅速, 而且病势发展也很快, 再加之有的婴幼儿会害怕陌生人, 因此不会配合护理人员的检查,给护理工作也带来阻碍[1]。在这样的情况下, 就要求护理人员具备高度的爱心与责任意识, 以和蔼的态度耐心的与患儿进行沟通与交流, 争取取得患儿及其家长的信任。此外, 护理人员还应该对患儿家长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宣传, 与患儿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 实时获取患儿病情的发展动态, 及早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从而提升儿科治疗与护理的整体效果。
当前, 人文关怀已经成为各医疗机构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形式之一, 也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响应[2]。本院在儿科护理中科学合理的把握人文关怀,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对于提升患儿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也作出了贡献。儿科护理中实行人文关怀,具体措施如下。
2.1 创造轻松和谐的护理环境 由于儿科的护理对象是比较特殊的婴幼儿群体, 为了取得这一群体的护理配合, 护理人员可以采取相关的手段, 创造轻松和谐的护理环境。例如, 儿科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通过提前研究和了解患儿的喜好、心理特征、年纪等内容, 改变传统的“白衣形象”, 而是选择患儿容易接受而且真心喜欢的颜色作为护士服, 使患儿从视觉上感觉到轻松的气氛。同时, 医院还可以在儿科内部搭建小型的娱乐场所, 为患儿提供休憩的空间, 使其走出病房中的沉闷气氛。而在病房内部, 还可以装配电视机, 播放患儿爱看的动画片, 使治疗的环境能够贴近于患儿的生活, 从而促使患儿从心理上接受自己所处的环境。
2.2 保持和蔼可亲的护理态度 儿科护理对于护理人员的交往礼仪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同时交往礼仪也是提升护理整体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 儿科护理人员在其工作中, 应该把交往礼仪的相关内容深入至每一个护理环节中去, 保持和蔼可亲的护理态度,真正的从内心关心和爱护患儿, 并同情和理解患儿家长的忧虑, 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质量。与患儿及其家长沟通与交流的时候, 护理人员必须以较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在行为举止方面也应该得体和得当, 时刻保持微笑, 以简明的语言、准确的表达方式以及亲切热情的语气, 加深护患关系, 使患儿及其家长信服自己,并主动的配合自己的护理工作[3]。此外, 儿科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工作当中, 还应该以相关的护理操作标准严格的规范自身的护理行为。
2.3 在护理过程中加入游戏成分 疾病会造成患儿的身体不适,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吃药以及打针等治疗措施之后, 患儿在住院期间通常就会对陌生的环境感到恐惧。而患儿家长在此过程中也会因为心疼自己的孩子, 而且对孩子病情也十分担心, 于是就会形成焦虑的心理, 父母的异常心理又往往会使患儿的恐惧感加深, 并从心底排斥治疗。鉴于此, 可以在护理过程中适当加入游戏的成分, 使患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放松心情, 排解心中的悲愤感和恐惧感, 从而逐渐的接受护理人员的护理。不但如此, 在护理过程中加入游戏成分还可以获取到患儿家长的认可和欢迎, 在提升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的同时,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患儿的依从性得以提升。
2.4 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护理 除了上述几种护理措施之外,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人文关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对于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健康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为了缓解患儿的不安情绪与紧张情绪, 要求护理人员按照患儿所表现出来的不良心理状态, 以心理健康护理的方式帮助其排除心中的负面情绪, 以良好的状态配合治疗。而在对患儿进行心理健康护理的同时, 针对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显得十分重要, 这就需要护理人员采取相应的手段, 加强与患儿家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定期进行上门回访, 实时了解患儿的病情恢复情况, 并给予合理的帮助与支持。
儿科护理新进展正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 而在儿科护理中合理的融入和把握人文关怀, 对于患儿的身体恢复、提升治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对于患儿的家长来说, 人文关怀还是提升其护理满意程度的重要措施, 能够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值得儿科护理中推广使用。
[1] 骆媚芬.密闭式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全科护理, 2013,11(2):175-176.
[2] 高秀珍,尹维宁,闰春明.儿科护理风险管理现状及防范的研究进展.河北医药, 2013,35(17):2660-2662.
[3] 徐卫芳,赵敏慧.儿科人文关怀护理实践与研究进展.上海护理, 2011,11(2):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