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超
枣阳市妇幼保健院 检验科,湖北 枣阳 441200
医疗设备在医院诊疗中作用越来越重要[1],血凝常规检查步入自动分析时代,凝血检查在心血管疾病、血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指导用药具有重要作用[2-3]。本院使用的M600H全自动血凝仪为北京世帝公司生产,具有分析速度快、重复性好、准确性高等特点,本文主要总结该仪器的使用保养及常见故障分析。
每日开机时需要对分析仪的左右针进行排气操作,排出管路中的气泡,使加样更加准确;清洗样品针和试剂针;清空垃圾箱、向清洗桶中补充清洗液及清空废液桶中废液;清洁试剂条码阅读器保护窗玻璃;分析仪在使用过程中,保持进杯区比色杯的数目≥10联,如果<2联,分析仪暂停工作。
每周用专用清洗液做一次管道清洁,保持管道畅通;清洁仪器通风网和光学模块过滤器,使仪器内部空气保持流通,避免仪器内部过热;每周对加样针进行校准,如果出现较大偏差,则需要调整加样针到目标孔的坐标。
清洁传送履带及传动滑轨;为了使每个支臂处于最佳吸液状态,避免发生针的漏液,每月需更换注射器活塞头。
清洁或更换条码阅读器转换轮,保证条码阅读器能正确识别试管上的条形码;清洁洗液瓶内部,更换光源灯。
2.1.1 故障现象
报警“Cuvette Missing(反应杯丢失)”。
2.1.2 故障分析及处理
反应杯丢失最常见原因是吸杯头长时间没有更换而老化漏气,引起真空泵负压不足,或因孵育位或测量位进入了破裂反应杯的碎片引起吸位不准,或气动拉杆长时间运作,加上灰尘日积月累,使其摩擦力增大,造成定位不准。更换老化吸杯头,清理孵育位及测量位的碎片,用无水乙醇擦拭气动拉杆,报警消失。
2.2.1 故障现象
报警“Temp Error(升温故障)”。
2.2.2 故障分析及处理
升温故障可能是空气过滤网灰尘较多、室温过高或温度传感器失灵。换上干净的过滤网并将取下来的过滤网清洗干净晾干备用;若室温过高,用空调控制室温在15~35℃,若室内无空调,可用电风扇给仪器降温;若温度传感器失灵,更换温度传感器。
2.3.1 故障现象
结果报警“R≥Tmax或R≤Tmin”。
2.3.2 故障分析及处理
这类故障通常在反应杯中没有加入标本或试剂时发生,常见原因是标本吸样针或试剂吸液针堵塞、针的液面探测结构出现故障、针的两路电磁阀关闭不严或根本关不上或吸液系统的塑料管道有漏气现象。用专用通针排堵,然后用专用程序冲洗针,若是堵塞较严重,大多是由于纤维蛋白凝固所致,用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0 min后再进行冲洗针程序;针的液面探测结构出现故障大多是由于液面感应电缆老化、接触不稳、断裂之故,更换该配件即可;正常情况下两路电磁阀能将吸液系统与洗针系统隔离开,如果出现关不严或关不上,吸液系统在吸试剂或吸标本时吸入的是洗针液,加入反应杯中的是洗针液,致使标本测不出结果,更换新的两路电磁阀即可;检查管道是否漏气,首先将管道一端堵住,从另一端注水,轻轻加压,观察管道或接头处是否有小水珠或水柱冒出,若有则更换管道回路或重新拧紧接头。
2.4.1 故障现象
报警“Vacuum Error(负压错误)”。
2.4.2 故障分析及处理
此故障可能是仪器运输中压力泵螺丝松动导致泵漏气,或仪器使用时间较长,实验室环境潮湿,则负压泵潮湿老化而导致漏气。若是压力泵螺丝松了拧紧螺丝;若是负压泵内的硬纸片潮湿老化,须将仪器放在干燥环境中,并更换硬纸片,并注意方向,在上内六角螺丝时注意要平均用力拧,以保持密封。
对血凝仪进行系统维护保养能够大大降低仪器的故障率,同时能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血凝项目检测使用标本是血浆,抽血不顺畅、血液与抗凝剂比率不对,都有可能造成纤维蛋白丝被吸入样本针而造成堵塞,在平时工作中要特别注意随时观察[4-6],不能忽略保养。
在日常工作中,我科建立了切实可行和周密的定期保养制度,培训设备操作使用人员,通过良好的维护保养,降低仪器的故障率。遇到故障时,结合仪器原理、结构及相关资料仔细检查、分析,找到故障,及时解决。如有拿不准的情况,需及时联系厂家工程师,确认故障所在及处理方法,使仪器及时恢复正常。
[1]王冬梅,刘琳琳,张振宇.全自动血凝仪常见故障处理[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2,29(6):81-82.
[2]张寅生,张淑玲.国产血凝试剂在日本Sysmex血凝仪上的比对研究[J].临床与实验医学杂志,2012,11(8):596-599.
[3]李军民.凝血检查在自动血凝仪与手工检测之间的结果对比研究[J].中外医疗,2011,30(32):51.
[4]徐双燕.STA-Rvolution全自动血凝仪保养与维护[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4):124-125.
[5]王海涛.STAGO 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的维护保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2):1535.
[6]郭凌云.全自动血凝仪的使用体会[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4):5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