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民族地区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调查

2014-01-29 12:11朱福军徐建波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湘西自治州校本体育教师

覃 英,朱福军,徐建波

校本课程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学校的特色课程,承载着少数民族学校特色发展的重任。因此,对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展开研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及时解决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困境,对于少数民族学校的发展和民族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湘西自治州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为研究对象,根据八个市县各类学校所处地理位置条件,采用整群抽样原则随机抽取30所中学(县城中学8所、农村中学22所)校长30名、教师60名、中学生800名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搜索查阅吉首大学图书馆中有关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方面的文献资料,并在因特网上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的中国期刊数据库、中国硕、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进行搜索,搜集到有关挖掘、整理、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文章150余篇,为本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参考。

1.2.2专家访谈法对一些多年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相关工作的教授、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民俗专家以及在基层工作的体育专干、体育教师等别进行了访谈。访谈内容为湘西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展种类、项目、湘西学校体育改革现状以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学校本课程中的开发情况等。

1.2.3问卷调查法2013年3月—4月,笔者分别对抽样产生的湘西自治州30所中学进行了有关问题的问卷调查。其间发放校长问卷30份,回收30份,有效问卷30份,有效率为100%;发放教师问卷60份,回收55份,有效问卷51份,有效率为92.7%;发放学生问卷800份,回收712份,有效问卷638份,有效率89.6%。

1.2.4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的所有数据通过计算机软件SPSS12.0和Excel进行数据的整理、处理和统计分析。首先运用数据处理技术对所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了筛选,再对加工过的数据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对比,找寻和挖掘数据所揭示的各种特征。

2 结果与分析

2.1 湘西自治州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状况

(1)湘西自治州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情况。通过对30所中学的调查发现,有63.3%的学校进行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部分中学由于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认识不足没有进行校本开发,这部分学校占总调查的 36.7%。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其中校本课程开发较成体系的六所学校全部为市级或县城中学,而大部分学校未开展体育校本课程的学校基本为农村中学。从而可看出,湘西自治州各级中学存在城乡之间、县区之间、校际之间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现象(见表1)。

表1 湘西自治州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现状(n=30)

(2)湘西自治州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领导因素的调查。通过对30所中学领导的问卷调查发现,支持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的学校领导占83.3%;有16.7%的校领导认为是否开展体育校本课程无所谓,开不开展无关紧要。数据说明湘西自治州各中学的领导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意义有深入了解的人占绝大多数(见表2)。

表2 学校领导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认知度(n=30)

在对各校开展体育校本课程的目的意义认识的调查中,发现湘西自治州各中学领导选择对培养学生的兴趣、个性和打造特色学校的人较多,(见表3)。

表3 湘西自治州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展的目的意义(n=30)

(3)湘西自治州中学体育教师基本情况及开展校本体育课程情况调查。通过对湘西自治州中学体育教师学历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有86 %的体育教师受过高等教育,有着较为扎实的体育理论及专业技术知识。所有体育教师中男性体育教师占 75%,女性体育教师占 25%,男女体育教师的比例相差较大。说明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女性体育教师较为缺乏。而教师们所学的专项有:田径、篮球、足球、排球、武术、羽毛球、健美操,从中可以看出老师们所学的体育项目具有普遍性。在对老师们开展体育校本课程情况的调查中发现,有10%的体育教师不愿意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原因是他们认为没有必要,觉得按照国家课程上课更好;有16%的体育教师持中立状态;有84%的体育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表示支持并十分愿意参与其中。

(4)湘西自治州中学学生在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认知调查。由于被调查的中学学生是初中以及高中的在校生,此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发展的阶段,好奇的天性使学生对体育校本课程充满浓厚的兴趣。从图1可以得知,有43.7%的学生十分明确学校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有39.4%的学生表示比较明确,有 16.9%的学生不明确。这说明学生对开发体育校本课程还是非常欢迎的。所以学校开发新兴的体育校本项目应该从学生的兴趣以及所能接受的程度出发,以其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喜爱这一项目,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5)湘西自治州中学当前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类型与内容。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包括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适应新课程发展。通过对湘西自治州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的调查得知,目前州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较为分散,综合课程适应新课程开发模式仅占 6.7%(见表4)。

表4 调查学校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况分析表(n=19)

表4中反映出的情况说明当前湘西自治州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没有完全形成有效模式。开发类型的创新还主要是围绕学校的现有资源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的开发;开发内容中目前已实施的体育校本课程主要有摆手舞、竹竿舞、苗鼓、打陀螺、拉鼓、抢羊、武术、花样篮球、花样跳绳、踢毽子等;从教材的组织形式看有九所学校选择了自编教材。这说明大多数学校的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还没有统一的教材组织形式(见表4)。体育校本课程作为特色体育项目,大部分学校每周只增设一节校本体育课,再加上中学体育教师每周的工作量很大,一周的课时将近16学时,又负责早操、大课间操以及课余体育训练队的工作,因此,很难再花精力和抽出时间去开发新的体育校本课程。调查发现,在有“土家族之源”美称的湘西龙山县,由于有一大批民间艺人在积极保护和传承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打溜子、摆手舞和毛古斯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影响下,龙山县各级学校也不同程度地在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了摆手舞练习,这对摆手舞的发展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见图2)。保靖县葫芦学区退休教师“湘西鼓王”洪富强,退休不退志,潜心研究苗鼓,先后创作了“八合鼓”、“撼山鼓”、“八卦鼓”等10多种苗鼓新打法,多年来辗转到全州八个县市传授鼓艺,并经常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教学生打苗鼓(见图4)。

图1 龙山一中课外活动开展摆手舞

图2湘西鼓王校园传艺

湘西自治州吉首市民族中学创编了一套具有湘西特色的韵律操来作为本校的课间操。该韵律操融合了湘西苗族舞蹈和土家族摆手舞的动作,深受学生的喜爱(见图3),同时该校还引入多项当地传统体育项目作为校本教材;吉首市矮寨中学能够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和民族地区特色开发校本课程,他们的苗鼓、高脚马已初具规模,校本课程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些都是较为成功的、可借鉴的校本体育课程及项目开发的案例。

湘西自治州中学体育教师在开发新体育校本课程内容时,体育教师都会优先考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与湘西自治州拥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是分不开的,也是湘西自治州中学体育教师能根据本地的基础教育现状、民族特色和资源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

图4湘西自治州吉首市民族中学的苗族舞蹈健身操和选修课舞龙

(6)湘西自治州中学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场地设施情况现状分析。体育场地设施是体育课程顺利实施的保障和前提,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证体育课程的开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要达成这一目标,体育场地设施是否充足、完善至关重要。在对湘西自治州部分中学的相关调查中发现,各中学开展体育校本课程的场地和器材很不完善,由于受场地、器材的限制,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很有局限,所以今后学校及有关方面应加大投入改善学校的场地条件,开设适合湘西自治州学生发展的特色体育校本项目。

2.2 湘西自治州中学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

(1)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氛围大致形成。通过对湘西自治州30所中学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能够意识到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部分学校也开始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尝试,同时普遍认为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个性,有利于体育教师主体意识的增强和科学研究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打造学校体育教学特色,推进中学阶段素质教育的实施。

(2)湘西自治州中学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具备的条件。湘西自治州中学的体育教师整体学历水平较高,进行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愿较强,虽然仍有某些体育教师认为自身的能力不足,但大部分教师能够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尝试。

(3)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湘西自治州中学体育校本课程中的开发已具规模。在经济条件不够发达的湘西民族地区学校,现代竞技体育的场地设施不够完善,统一性强的体育大纲实施困难,制约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湘西自治州中学体育教师正是认识到这一缺陷,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普遍引入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般不受场地、器材等条件的限制,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林间草地、室内室外均可开展,从而弥补了湘西自治州中学现代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缺陷。

2.3 湘西自治州中学实施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课程的课时安排太少,一个项目一周只安排一至两次课,学生很难真正掌握校本课程实施的运动技能水平。

(2)湘西自治州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没有形成有效模式,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体育教师对部分课程的实施处于敷衍应付的状态,没有达到从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很难达到教育教学目标设定的标准。

(3)体育课程结构缺少合理性,以兴趣为主的课时份量较大,忽略了促进学生对技能、知识的掌握,从而影响了体育校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实施质量。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在对湘西自治州30所中学的调查中,有63.3%的学校进行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部分中学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认识不足没有进行校本开发,占总调查的 36.7%。从收回的问卷可知,未开展体育校本课程的学校基本为农村中学,可以看出湘西自治州各级中学存在城乡之间、县区之间、校际之间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现象。

(2)调查发现,湘西自治州部分中学目前实施的体育校本课程有摆手舞、竹竿舞、苗鼓、打陀螺、打手毽、拉鼓、抢羊、武术、花样式篮球、花样跳绳、踢毽子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占主要地位。

(3)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面临着工作量大、教师时间难以保障的矛盾和课程开发能力不足等问题,存在场地器材缺乏,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等困难。

3.2 建议

(1)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大对体育器材、体育场地等的投入,使学生和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具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2)要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合理开发并利用人力、物力、自然资源,提倡高自然资源的开发,把社会体育和社区体育联系在一起,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让学生了解体育不仅仅是在校园,而是可以走出校园,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以提高学生对大体育的认识。

(3)在整合与吸取现代体育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重视民族体育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应具有多样化、灵活化、个性化的特点,呼吁理论工作者设计、编撰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体育课程教材。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靳玉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3] 季浏,汪晓赞,纪伟,等.体育校本课程对学生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6):85~91.

[4] 文兰佃,李树怡.论体育校本课程文化资源开发问题[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1):16~20.

[5] 董翠香,李兴艳.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基础[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 (5):91~94.

猜你喜欢
湘西自治州校本体育教师
搜城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