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春花
敦化市医院,吉林 敦化 133700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冯春花
敦化市医院,吉林 敦化 13370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进展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单纯的依达拉奉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38%,对照组为6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塞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急性进展性脑梗塞;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
急性进展性脑梗塞是中老年患者多发病,同时也是一种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对急性脑梗塞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新型治疗药物的不断研发,大大提高了该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以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进展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患者行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急性进展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关于急性进展性脑梗塞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55~75岁,平均(62.5±3.8)岁。病程1~5 d,平均(2.1±0.5)d。随机将本组64例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病程以及一般体征等比较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相同方案的常规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1)依达拉奉:于250 ml的生理盐水中将30 mg依达拉奉融入,予以患者静脉滴注;(2)奥扎格雷钠:于250 ml的生理盐水中将80 mg的奥扎格雷钠溶入,予以患者静脉滴注。分别1次/d,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3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单纯的依达拉奉治疗,治疗方案同观察组。
1.3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并判断临床疗效:基本治愈:病残程度为0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病残程度为1~3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或无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数检测数据以率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32例患者中,基本治愈8例,显著进步14例,进步5例,无效5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38%(27/32);对照组32例患者中,基本治愈6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4例,无效10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75%(22/3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对照组。
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作为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的常用药物,但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单纯的某一种药物治疗该病的整体疗效不甚理想,且患者脑梗塞的再发率较高。于是临床医学研究者开始逐步尝试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来用于该病的治疗。其中,依达拉奉为自由基清除剂药物,能将患者脑部组织缺血周边和缺血再通部位产生的大量OH-进行清除,起到抑制神经细胞功能障碍的作用,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而奥扎格雷钠为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能够促进TXA2与PGI2的平衡异常得到改善。而TXA2与PGI2均为花生四烯酸的代谢物,为前列腺素中具有生物活性最强的一对代谢物。当二者在机体内能够保持一定的平衡时,能够起到减少血小板聚集及扩张血管作用[3]。因此,二者联用,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在减少血小板聚集的同时改善梗塞后血液循环,进而降低再梗塞的发生率。
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单纯的依达拉奉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因此,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塞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夏向军.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塞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 ,34 (17):2517-2518.
[2]张海涛.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53 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 ,6 (18):77-78.
[3]周萍萍,杨青兰,高晓艳,等.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塞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5):583-584.
R743.3
B
1674-9316(2014)18-0134-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8.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