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及如何科学使用抗生素

2014-02-14 06:47:57赵雅玮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18期
关键词:抗生素细菌临床

赵雅玮

句容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 句容 212400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及如何科学使用抗生素

赵雅玮

句容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 句容 212400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临床滥用抗生素产生的危害,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重要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1类切口外科手术治疗6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334例患者均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分析抗生素具体使用情况。结果本次研究分析的334例患者抗生素使用合理者100例(29.94%),基本合理者115例(34.4%),不合理使用者119例(35.6%),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切口愈合,使患者康复时间延长。结论滥用抗生素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应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尽可能做到合理、规范用药,确保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抗生素;临床滥用;危害性;科学使用

在外科手术切口处理中常常会需要应用抗生素治疗,科学应用抗生素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切口愈合[1]。但是若临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就会导致严重危害。随着我国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抗生素的种类逐渐增多,抗生素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但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菌株,导致很多感染者无法找到相应的抗生素治疗,这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2]。据相关数据统计[3],患者的医疗费用中有30%~40%左右均为抗生素治疗费用,住院感染患者中有30%左右患者均由于耐药菌所致,这些数据警示着我们滥用抗生素的巨大危害。如何科学应用抗生素,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已经成为广大临床医生思考的重点。为提高人们对抗生素的认识,合理应用抗生素,本文收集我院334例外科手术患者使用抗生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鲁迅先生石膏面型》《鲁迅先生塑像》这两件作品还有个现象耐人寻味。为逝者塑像是人类一种古老的视觉信仰。但是出于对死者的尊重和遗容的保护,在这种情形中死者画像的观者一般仅局限于家族成员或故交旧友范围内,同时它的传播也限于宗庙墓室、厅堂居室等特定的相对封闭的空间里,由此产生的画像数量相对有限,更不可能大量复制和广泛传播。但是,两件鲁迅雕塑《鲁迅先生石膏面型》《鲁迅先生塑像》分别于当年的11月、12月公开发表在《作家》第2卷第2号、《文季月刊》第2卷第1号上。那么,到底是谁要公开传播鲁迅的遗容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2014年1月收治的334例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其中男173例,女161例;患者年龄介于11~91岁之间,平均(57.9±1.9)岁;手术类型:骨科患者208例,普外科5例、眼科121例。

1.2 方法

3.1.1 人体器官损害 俗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抗生素给药后帮助患者杀灭病原菌的过程中,也会经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进而遍布全身机体各细胞中,只有作用于靶器官或部位药物才可灭菌,其余组织、细胞药物并不会起到灭菌作用,在经人体肝肾排出代谢产物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肝肾等脏器,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对于肝功能异常或慢性肝炎患者应作为禁忌症或者应谨慎应用红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氯霉素等可能损害肝脏的抗生素[4]。其次,诸如链霉素、青霉素等抗生素种类极易导致发热、皮疹、过敏性休克等变态反应,严重的话可能会累及造血系统、神经系统损害,对患者的视力、听力、中枢神经系统以及神经肌肉传导等具有一定影响。

Yen等[19]发表于2014年的研究发现,服用二甲双胍组头颈部肿瘤的发生率比未服用二甲双胍组低0.64倍(P<0.01)。在40~65岁年龄组和>65岁的年龄组,同一年龄组中服用二甲双胍组与未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相比,头颈部肿瘤发生率明显降低(发病率分别为0.70和0.53;两者均P<0.01)。

合理标准:具有绝对药物适应症,对细菌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具有明显的联合应用指征,且两种抗生素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正确;基本合理标准:经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中敏,具有基本适应症以及联合应用指征,三种抗生素联合并无明显配伍禁忌症,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比较恰当;不合理标准:并没有用药适应症,产生细菌耐药,并没有联合应用指征,3种以上抗生素联用具有明显禁忌症,且给药途径、给药剂量不正确。

1.检验假说1的模型。为验证假说1,借鉴喻坤等人和Stein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以下模型:[4][28]

3.1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2 结果

3.遵守契约。绿色矿山建设、边开发边治理,矿山防尘防治等是纳入采矿权出让合同的重要内容,做不好不仅违反相关规定,也违背了契约精神,是不诚信的表现。管理部门要纳入信用系统进行信用管理,严重者可部门联合惩戒。

本次研究分析的334例患者抗生素使用合理者100例(29.94%),基本合理者115例(34.4%),不合理使用者119例(35.6%),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切口愈合,使患者康复时间延长。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本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n,%)

3 讨论

本组研究对象为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间在血站无偿献血的2063名献血者,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以上献血者的身体条件与之符合,精神疾病、传染性疾病以及血液病患者均不在研究之列。将2017年上半年无偿献血的1063名无偿献血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献血者男女比例为545/518,最高龄55岁,最低龄20岁,平均年龄(32.4±4.1)岁。将2016年下半年无偿献血的1000名献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献血者男女比例为511/489,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1.5±4.7)岁。两组无偿献血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所有患者为了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均积极采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治疗,根据医药学标准的相关规定[3],专业性评价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统计、整理抗生素应用情况。深入分析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情况,并总结有效的控制措施,科学用药。

3.1.2 会产生大量耐药性致病菌 长期应用抗生素或滥用抗生素,极易产生变异超级细菌与耐药菌。滥用抗生素会使药物和细菌频繁接触,药物对致病菌的敏感性就会下降甚至消失,一些超级细菌无法被杀死,细菌变异形成耐药菌株,进而增加了一些难治性感染疾病的发生率。不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也会使一些致病菌未被杀死而产生耐药性[5]。

1.3 抗生素应用合理评价标准

3.1.3 导致机体菌群内环境失调,影响临床疾病治疗菌群失调主要是指正常菌群中每一种细菌数量和种类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一些改变,若情况严重的话,会诱发一系列异常症状。这种现象在一些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治疗患者中较为常见,大部分细菌都被抗生素杀灭,但是像白色念珠菌、金葡菌等对抗生素敏感度较低的细菌会乘虚而入,从而导致二重感染诱发白色念珠菌性肺炎、假膜性肠炎等症状[6]。由于疾病的影响,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会掩盖二重感染,增加了临床诊断难度,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3.2 抗生素的科学使用

3.2.1 明确感染病菌 明确具体的感染病菌,不同的致病菌会诱发不同的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想要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必须选择敏感性最强的抗生素。比如支原体、衣原体性肺炎需要头孢菌素、青霉素类抗生素;真菌性肺炎应采用抗真菌类抗生素药物;而由于革兰阴性菌感染所致肺炎不应该应用万古霉素、大环内脂类、青霉素G类药物。

3.2.2 合理选择抗生素种类 每一种抗生素都具有某一种最为突出的药学特点与抗菌谱,比如就革兰阳性菌而言,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较强,临床常被应用于该类致病菌所致感染性疾病中。在临床应用抗生素治疗之前,应进行药敏试验,根据实际检测结果选择抗生素种类。

3.2.3 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用药 在临床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抗生素应用对象,尤其是针对肝、肾功能不全者、孕妇、儿童、老年患者及具有免疫缺陷患者等,应谨慎选择抗生素类型。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选用四环素、内酰胺类、利福平、大环内酯类等经肾脏或肝胆系统途径排出等抗生素,对肾功能影响较小;而肝功能不全患者不应选择去甲万古霉素、头孢唑啉、青霉素、头孢他啶等抗生素;哺乳期妇女不应采用氨基糖苷类、磺胺药、四环素、氯霉素等抗生素,尽可能减少对胎儿的影响;儿童的抗生素应用方案以及具体的给药剂量应根据患儿的日龄适当调整。临床用药中一定要注意严格把握抗生素的使用。

抗生素是临床治疗的一种重要药物,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但目前抗生素滥用现象极为严重,应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经笔者认为,抗生素滥用主要是由于临床医师与患者对抗生素认识不全,盲目的追求一些新的抗生素品种或价格昂贵的抗生素。首先临床药剂师、医师应加强宣传抗生素滥用的危害,提高人们对抗生素的认识。其次医院应加强监督管理,严格限制抗生素应用条例,尽可能减少抗生素滥用。

[1]刑玉柱,毕娟,贺鑫.抗生素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调查与分析[J].中国药业,2012,14(1):59-60.

[2]汪复.如何应对超级细菌的挑战[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0(6):401-402.

[3]高云.浅谈抗生素的滥用及使用误区[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8):113.

[4]覃琼英,赖极隆,李健玲.细菌耐药性检测与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2,22(3):108-109.

[5]伊广旭,关琪.重视细菌耐药现状,科学有效指导临床用药[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2,8(3):236-237.

[6]沈龙.建立长效宏观调控机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30(16):43-45.

The Dangers of Misuse of Antibiotics and How the Scientific Use of Antibiotics

ZHAO Yawei Jurong people’s hospital, Jiangsu 212400,in China

Objective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clinical antibiotics abuse harm, provide important guidance for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in our hospital the clinical data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602 patients, all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antibiotic treatment, observation analysis of specific antibiotics usage.ResultsThis study analysis the 33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ntibiotic use reasonable 100 cases (29.94%), the amount of basic reasonable 115 cases (34.4%), 119 cases (35.6%), unreasonable users unreasonable using antibiotics in severe cases, to a large extent affected the incision healing, extended to patients' recovery time.ConclusionThe misuse of antibiotics can cause great harm, should cause the extensive concern of the general clinical physicians and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as far as possible can reasonable, standardized administration, to ensur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promote the patient recover as soon as possible.

Antibiotics; Clinical abuse; Harm; Scientific use

中图分类号】R96

B

1674-9316(2014)18-0140-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8.095

猜你喜欢
抗生素细菌临床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3:34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抗生素的故事
学生天地(2020年14期)2020-08-25 09:20:56
细菌大作战
学生天地(2020年10期)2020-08-25 09:14:34
细菌大作战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细菌惹的祸
元胡止痛膏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童年重负:“被摄入”的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