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春晖
丹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 丹阳 212300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临床治疗研究
石春晖
丹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 丹阳 212300
目的研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治疗手段。方法从2011年5月到2014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患者中选取48例病例,其中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共12例,冠心病21例,糖尿病肾病21例,周围神经病变20例,视网膜病变17例,脑梗塞12例,脑出血4例,糖尿病足2例。每日于餐前半小时给予所有患者左旋甲状腺素钠1 μg/kg,12周后,每日给予125~150 μg维持治疗。同时给予二甲双胍片每日3次,每次0.25 g口服治疗及依帕司他,每日150 mg。观察所有患者包括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后包括TC、TG、LDL、TSH等水平均下降显著(P<0.05),同时血糖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此外各类糖尿病并发症也较治疗前显著好转(P均<0.05)。结论合并SCH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引发各类糖尿病并发症,在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过程中,加入对于SCH的干预治疗,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甲状腺疾病与糖尿病是内分泌系统中最为多见的两大疾病,二者关系密切,部分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SCH等甲状腺疾病,加大对机体的损害,且更易引发各类糖尿病并发症[1],因此为研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合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治疗手段,本次研究选取我院48例SCH合并糖尿病病例,所有患者并均患有1种或多种慢性糖尿病并发症,给予患者药物联合治疗,观察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从2011年5月到2014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患者中选取48例病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龄为(67.4±3.2)岁,糖尿病病程为(6.8±1.2)年,糖尿病并发症类型:高血压12例,冠心病21例,糖尿病肾病21例,周围神经病变20例,视网膜病变17例,脑梗塞12例,脑出血4例,糖尿病足2例。所有患者均满足SCH诊断标准:TT3在1.38~2.92 mmol/L之间,TT4在58~161 mmol/L之间,TSH在4 mU/L以上。
1.2 方法
在对所有患者进行糖尿病及并发症治疗的过程中,加入对于SCH的干预治疗:每日于餐前半小时给予所有患者左旋甲状腺素钠1 μg/kg,12周后,每日给予125~150 μg维持治疗。同时给予二甲双胍片每日3次,每次0.25 g口服治疗及口服依帕司他,每日150 mg。
所有患者在经药物联合治疗后,包括TC、TG、LDL、TSH等水平均下降显著(P<0.05),同时血糖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此外各类糖尿病并发症也较治疗前显著好转(P均<0.05)。
胰岛与甲状腺均为人体中主要的内分泌器官,二者关系密切,并在病理上可相互影响,Ⅱ型糖尿病病人易合并甲状腺疾病,并可因甲状腺异常影响蛋白质代谢、脂肪、血糖,促进糖尿病进展并更易引发并发症,因此对于该类患者需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同时,积极对甲状腺疾病采取有效治疗干预。二甲双胍是糖尿病常用治疗药物,具有稳定的降血糖作用,且不会对合并SCH患者的TSH造成影响。依帕司他为醛糖还原酶及制剂,以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的方式减少山梨醇含量,是临床中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治疗药物[2]。左旋甲状腺素的药物作用同甲状腺片相似,治疗SCH的效果显著[3]。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治疗后包括TC、TG、LDL、TSH等水平均下降显著(P<0.05),同时血糖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此外各类糖尿病并发症也较治疗前显著好转(P均<0.05)。由此可见合并SCH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引发各类糖尿病并发症,在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过程中,加入对于SCH的干预治疗,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1]向明珠,胡轶智,杨柳.糖尿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昼夜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21(13):503-504.
[2]李红,陈亚春,周箔,等.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15(11):663.
[3]张妮娅,刘超,陆卫平,等.糖尿病住院患者434例甲状腺疾病患病率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 28(12):1034-1036.
R587.1
B
1674-9316(2014)18-0093-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8.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