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玉美
张店区中医院,山东 淄博 255000
心内科护理中如何进行人性化护理
姚玉美
张店区中医院,山东 淄博 255000
在心内科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除了需要掌握扎实的护理技术之外,还需要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患病情况给予人性化护理。在所有的护理当中,人性化护理对于心内科的患者有着显著的影响,这种护理方式不仅能够显示出医护人员对病人的人性化关怀,同时也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能给予患者一个良好的暗示,从而促进病人快速康复。本文主要对心理内科护理过程中如何开展人性化护理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有一定的助益。
心理内科护理;人性化关怀;护理方式
1.1 科学合理的进行心理疏导
在进行心内科人性化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师十分关键的。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是人性化护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患者的消极和紧张情绪,舒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抑郁情绪,从而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治疗心态[1]。护理人员在进行心理疏导过程中,应该对病人的疾病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然后又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得病人在护理人员的不断干预之下,逐渐放松患者的紧张情绪,配合日常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的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1.2 进行出院后的指导
当患者出院之前,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家属进行全面的指导,告诉家属在日常的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日常的饮食和用药情况,指导家属应该配合患者进行相应的运动,确保患者出院之后能够继续接受良好的护理,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全面恢复身体健康。
2.1 护理过程中各项动作一定要轻柔
在心内科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想更好的实现人性化护理,首先应该在护理过程中保证自己动作一定要轻柔。在护理过程中由于患者自身的患病种类和年限的特殊性,在患病期间,多数患者在心理和精神方面都比较敏感,护理人员在平时的护理过程中,一旦动作稍微过大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不满情绪,很容易出现抗拒质量和抗拒护理的现象。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过程中要实现人性化护理,护理中动作一定要轻,在最大程度上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有一个良好的质量情绪,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
2.2 护理态度要好
在进行人性化护理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的态度一定要好,坚持以为为本的原则,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患者在患病期间由于身体和心理存在严重的消极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应该保证自己的护理态度柔和、友好,让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能够切身的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友好态度,通过医护人员的护理,对病人的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消极情绪进行缓和,促进患者尽快回复健康[2]。
2.3 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
在进行心内科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充分对患者的人格和尊严进行全方位的重视。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互动沟通模式,积极的与患者进行交流,在护理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患病情况,给予患者人性化的关怀以及足够的尊重[3]。对于患者提出合理要求,一定要充分的重视,并及时进行处理,满足患者的要求,对于不能及时满足患者的要求,应该提前跟患者进行沟通和解释,在最大程度保证护理的效果和质量。
本次研究主要对心内科护理中如何进行人性化护理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和探讨,研究发现,对患者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对于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有着显著的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需要经常采用更多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黄雅娟.浅谈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护患矛盾中的作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9):1344-1344.
[2]杨小妮,廖艳萍.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重要作用[J].临床医药实践,2010(35):55.
[3]狄亚杰,咏梅.人性化护理临床应用探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698-699.
R473.5
B
1674-9316(2014)18-0049-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8.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