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春兰
山东财经大学校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4
社区卫生服务关系着千万高校职工学生的幸福与安康,是实现个体具有初级保健水平的一个基本途径。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也是国家医疗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卫生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1]。高校社区卫生服务需要我们来认真详细研究其特点,从而有效的解决这项工作中所面临的实际性问题和不足,本文从几个方面对高校医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了优势和不足分析。
国家不断重视和关注社会各界卫生服务机构组织的发展。为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各级政府,中央、地方陆续出台了一些有利政策。《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文件在1999年由国家卫生部等部门颁布;《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文件在2002年由国家卫生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出台。国家政府表明了决心发展卫生服务机构的一系列文件,并且各个省级、直辖市都随后出台了服务政策。
社区卫生服务对于广大学生和教职工健康有着极大影响,社会各界对于高校卫生服务机构也特别关注,资金来源种类比较多,如政府的大力支持、学校自身的资源投入等。这些资金的投入具有稳定性,不会有特别的意外情况发生,所以在稳定的资源保障下,卫生服务机构各方面硬件软件都能够引进到位,并且教职工也能够在较好的环境下开展工作,提高了其积极性。
高效医院具有较好的医疗设备,如生化分析仪、超声仪、X光机、心电图仪等一些物理化学理疗设备都是比较全面的。能够广泛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防治以及甲肝、乙肝、人禽流感等传染病宣传教育预防、心理健康咨询等工作。 更有一些医科大学依托实力雄厚的研发实力,促进了高校的健康教育发展,同时为发展医学人才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科研团队机构是其它社区服务难以匹敌的优势。依托高效社区卫生服务的强大资源优势,规范服务机构建设,积极促进发展,实施全面的社区卫生服务。可以有效利用高校资源,利用医院场地及设备对教职工、学生开展慢性疾病的防治,建立健康的教育发展。聘请医学专家对学生进行一些课堂讲座,这些都会使一些疾病从根本上得到防治。比如传染病的防治、大学生性卫生疾病知识等等。
高校医院完整的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承担着大学生的教育工作,是国家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方面的重要组长机构,特此构建了以高校医院为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模式。具有较好的全面的基础组织,包括团委学生会、大学生红十字会、教职工处、退休职工协会等等。这些都可以从各个方面提供可靠的保障,比如大学生心理咨询,心理疾病预防的宣传。
高校社区的服务群体大致是固定的,主要包括大学生、教职工、离退休教职工等。服务内容包括开展健康教育,针对教职工的生活特性、科研习性;大学生的生理特性等开展。要做到生殖健康宣传、艾滋病防治、性病防治的卫生服务教育;防治传染病如乙肝、甲肝、丙肝等疾病,疫苗的接种;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心理教育咨询;开设社区医师上门面诊卫生服务,加强关怀,特别是老年退休职工;服务的形式包括收集信息、统计分析病例、整理存档和及时上报工作进展。
虽然国家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并出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文件,地方政府有一些积极响应,但是仍然有部分部门仅仅是口头响应号召,却没有详细的服务计划,无法深入贯彻实施工作,落实到基层机构,从而工作开展不到位。比如民政部常常忽视了卫生部建设,而把重心放在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上。这样缺乏了各个部门组织机构之间的工作配合与协调,很难充分利用好各级资源从而较好开展社区服务工作。
高校社区卫生服务是针对平时教职工、学生群体中常见疾病、生活中多发病、老年病的防治、诊断以及宣传普及健康教育知识的基层服务网点,对于技术型医师人才具有极大的需求。而高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高学历、高职称人数相对较少,相比较大型的综合性医院来说,普遍是职称低,学历低并且医师年龄都较高。学历中以大专学历为主,本科学历比例较低,职称多以初、中级职称为主。社区卫生服务专业性人才、技术性人才远远不能满足于高校群体的实际需求,特别是一些高校医院缺乏全科的医学人才,这点往往是制约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问题之一。综上所述无法满足高校社区群体平时的医疗服务需求,使得一些患者大部分前往大医院或者是综合性医院。高校医院需要培养综合性人才,全科型医师,过硬的素质才能让高校群体满意。
高校医院卫生服务机构是面向广大教职工、学生群体,广泛开展保健、预防、康复、健康教育和医疗一体化的一种持续性服务模式。但是实际工作发展中,如何保证“双向转诊”工作有效实施的服务模式,目前这一方面的保障机制还没有完善[2]。双向转诊即大病要进入大医院,小病进入社区服务机构。使高校医院与综合性大医院的资源设备得到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双向转诊在卫生服务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工作开展中,使得危难、严重病人能够及时转诊专业医院,而病愈后病人可以转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康复治疗,做到合理利用资源,保证医疗卫生安全。
调查显示:普通感冒、发烧、拉肚子病人愿意首次选择社区服务医院就诊看病,而其余的仍然选择大中型的医院,觉得这样才会更放心和安全,不会延误。我国高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难以深入开展,一部分原因也与高校群体认知观念有关,大多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缺乏很高的信任度,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不能很好的治愈疾病,而愿意选择更有保障的大医院、综合性医院或者专业性医院就诊[3]。目前,大多数群体都是平时只注重看病,只有病情症状表现出来才会去就诊,而忽视了日常保健。并且整体来说大多都是被动的预防,缺乏主动性,自我保健意识还不够高。
多年来,高校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在各个方面积攒了一定的经验,对于整个医疗改革起到了基础作用。综上所述,高校医疗卫生发展是符合我国医改的总体要求与目标,高校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必然的、可行的工作。
[1]潘苏彦,张海涛.发展高校社区卫生服务的对策及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3):1534-1535.
[2]汪志宏,王云霞,王芳.不同举办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满意度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75-76.
[3]王绍华.高校医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探讨[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3,10(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