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文
(铁岭市中心医院循环内科,辽宁 铁岭 112000)
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对慢性房颤患者血清HSP及ANP、BNP的影响研究
徐子文
(铁岭市中心医院循环内科,辽宁 铁岭 112000)
目的研究分析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对慢性房颤患者血清HSP及ANP、BNP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50例慢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替洛尔组)25例和观察组(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组)25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 d、7 d的血清HSP及ANP、BNP水平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HSP及ANP、BNP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治疗后3 d及7 d观察组的血清检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3 d及7 d的检测水平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对慢性房颤患者血清HSP及ANP、BNP的影响大于单用阿替洛尔,临床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胺碘酮;阿替洛尔;慢性房颤;血清;HSP;ANP;BNP
慢性房颤的临床研究并不少见,且对于本类疾病患者血液指标的研究也并不乏见,其中HSP及ANP、BNP等指标在此类患者中的变化研究较为多见,其均与本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1],而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调整的价值也较高。本文中我们即就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对慢性房颤患者血清HSP及ANP、BNP的影响进行观察研究,并与单用阿替洛尔的患者进行比较,现将比较结果分析并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50例慢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替洛尔组)25例和观察组(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组)25例。对照组的25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15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7.5±6.6)岁,其中冠心病患者1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7例,其他患者3例;心功能分级:Ⅱ级6例,Ⅲ级9例,Ⅳ级10例。观察组的25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38~77岁,平均年龄(57.7±6.4)岁,其中冠心病患者1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6例,其他患者4例;心功能分级:Ⅱ级6例,Ⅲ级9例,Ⅳ级10例。两组慢性房颤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龄、疾病构成及心功能分级构成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用阿替洛尔进行治疗,每次给予阿替洛尔口服6.25 mg,每天服用2次,可根据治疗情况调整为每次服用12.50 mg,每天2次。观察组患者则以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进行治疗,阿替洛尔应用方式与对照组一致,在此基础上以胺碘酮200 mg进行应用,每天3次,可根据情况进行减量。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7 d的血清HSP(HSP47及HSP60)及ANP、BNP水平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上述血清指标的检测方式均为ELISA法,且均由检验科的多名人员共同按照相关说明进行操作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处理选用软件包SPSS16.0,其中的计量资料为年龄及相关血清指标,计数资料则为男女比例、疾病构成及心功能分级构成,其分别进行t检验及卡方检验处理,P<0.05表示比较的数据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治疗前对照组的血清HSP-47、HSP-60及ANP、BNP水平分别为(151.61±14.88)ng/mL、(5251.43±467.82)pg/mL及(0.78 ±0.10)pg/mL、(75.45±6.46)pg/mL,观察组的血清HSP-47、HSP-60及ANP、BNP水平分别为(151.59±15.02)ng/mL、(5248.19 ±469.33)pg/mL及(0.77±0.11)pg/mL、(75.40±6.49)pg/mL。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水平间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治疗后3 d对照组的血清HSP-47、HSP-60及ANP、BNP水平分别为(130.18±12.97)ng/mL、(4153.67±399.28)pg/mL及(0.69 ±0.09)pg/mL、(60.28±5.41)pg/mL,观察组的血清HSP-47、HSP-60及ANP、BNP水平分别为(102.47±10.76)ng/mL、(3011.15 ±342.68)pg/mL及(0.52±0.06)pg/mL、(50.22±4.97)pg/mL;治疗后7 d对照组的血清HSP-47、HSP-60及ANP、BNP水平分别为(110.64±11.28)ng/mL、(3024.71±365.53)pg/mL及(0.56 ±0.08)pg/mL、(38.15±3.46)pg/mL,观察组的血清HSP-47、HSP-60及ANP、BNP水平分别为(75.59±8.97)ng/mL、(1867.95± 252.60)pg/mL及(0.40±0.05)pg/mL、(19.36±2.97)pg/mL。治疗后3 d及7 d观察组的血清检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3 d及7 d的检测水平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慢性房颤的临床危害较大,临床对于本病的治疗以药物为主。临床中用于本病治疗药物的相关研究并不少见,研究效果之间的差异也较大[2-3],因此找到效果较佳的治疗药物仍是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另外,较多研究显示,慢性房颤患者的热休克蛋白尤其是HSP-47及HSP-60是在血液中表现较为突出的方面,同时ANP及BNP也是在此类患者中呈现高表达的指标,而这些指标均与房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其进行调控的幅度成为治疗手段有效程度的重要指标[4]。本文中我们即就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对慢性房颤患者血清HSP及ANP、BNP的影响程度进行研究,发现联合用药较单用阿替洛尔的效果更为突出,其对上述血清指标的降低幅度更大,且呈现持续降低的效果,因此肯定了二者联合应用的效果,肯定了其在慢性房颤中的可取性。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对慢性房颤患者血清HSP及ANP、BNP的影响大于单用阿替洛尔,临床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1] 郑志虹,李铎.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热休克蛋白47(HSP47)水平与房颤发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4(4):49-50.
[2] 陈卓宏,伍伟锋,曾知恒,等.热休克蛋白60与心房颤动的关系[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1,25(5):409-410.
[3] Mitu O,Mitu F,Constantin S,et al.Therapeutical considerations in associated atrial f i brillation and heart failure[J].Rev Med Chir Soc Med Nat Iasi,2014,118(3):624-630.
[4] 刘丽敏,刘兆奕.慢性房颤患者血清ANP和BN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9,26(4):380-381.
R541.7+<5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35-0200-025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4)35-0200-02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35-0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