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例突破11%的铁电-半导体耦合光伏器件

2014-01-29 05:35
中国材料进展 2014年7期
关键词:铁电偶极子吸光

日前,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组在普通钠钙玻璃上制备的铁电-半导体耦合光伏器件,经中国科学院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质量检测中心认证,其转化效率达到11.3%。

铁电-半导体耦合光伏器件也称为纳米偶极子太阳能电池,属于第三代太阳能电池。与传统PN结型不同的是,这种光伏器件是由具有铁电特性的纳米颗粒矩阵的极化电场来产生内建电场;而填充在纳米偶极子颗粒之间的半导体介质则充当吸光材料的角色。

在光照条件下,半导体吸光材料吸收可见光产生光生载流子,这些光生载流子在极化电场的作用下分离,并向电池的两极运动,对外电路输出功率,从而完成太阳能光伏器件的电流和电压两个必要输出。 这种新型器件与传统PN结光伏器件的一个重要区别是,薄膜中的这些纳米颗粒在外电场的极化作用下会形成一个极化场,因而可以在电池制备完成后,通过外电场的偏转影响电池的输出电压,进而提高转换效率。

该组已经于2013年发现了这种特殊的现象,并发表在《Prog.Photovolt: Res.Appl.》上(A CdS Nano-dipole Solar Cell, 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DOI: 10.1002/pip.2432) 。据介绍,由电工所刘向鑫研究员带领的团队,采用CdS纳米颗粒作为压电材料,CdTe作为吸光材料,不仅通过多种微观和宏观技术证明了纳米偶极子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机理,而且成功将这种新型光伏器件的转换效率提高到了11.3%。相比较传统的PN结型太阳能电池,纳米偶极子薄膜电池的制备工艺更简单,只需沉积一层薄膜。

上述工作获得了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猜你喜欢
铁电偶极子吸光
硅片上集成高介电调谐率的柱状纳米晶BaTiO3铁电薄膜
低副瓣三次模压缩偶极子天线的设计
金色的吸管
基于DDS的正交偶极子声波测井仪快检装置研究
基于追踪数据的全球中尺度涡旋偶极子自动识别方法
T-501色泽分析方法的建立
铁电材料中发现周期性半子晶格
不同表面层铁电薄膜的相变理论研究
金色的吸管
某型高速导弹气动噪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