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宽
美籍华人蔡美儿女士有一个更著名的名字——虎妈,源自2011年她写的《虎妈的战歌》,该书记述了她对两个女儿严苛的教育,在西方舆论界引起广泛争论。
今年2月,她与同为耶鲁法学教授的丈夫杰德·鲁宾菲尔德合著的新书《成功三法宝》问世,总结美国犹太裔、亚裔等8个少数文化族群获得成功的因素,即对自身种族的优越情结、移民身份的不安全感和自制力。
蔡美儿的职业是耶鲁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有一份“很好、非常适中”的收入。今年,蔡美儿被评为“最受欢迎教授”。她在耶鲁教两门课:合同课和国际商业交易课。据两年前毕业的史蒂芬妮·李回忆,当娇小玲珑的蔡美儿蹬着一双高跟鞋、穿着黄色衣裙走进教室时,全班70個“书呆子”望着她,鸦雀无声。第一节课前,蔡美儿已经把所有学生的照片对着名字记熟了,上课可以直接点名:“李小姐,请你来谈谈你觉得什么是合同吧?”史蒂芬妮记得蔡美儿办公室外常常有学生排队,她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单独去她办公室聊天,聊天长达五六小时,内容不仅包括学术讨论,还有生活情况,一位同性恋的学生曾选择在这里“出柜”(公开同性恋身份)。一名学生告诉记者,一份10页纸的作业,蔡美儿的反馈有8页,“我没有见过其他教授可以做到这样的。”
蔡美儿至今已经出了4本书,“其实我写的每一本书都是关于怎么把‘局外人’变成力量的源泉。我最恨的是很多这里长大的中国人不想被人看做是中国人。”
蔡美儿的“美”,是“美国”的“美”,纪念她出生在美国。蔡家祖籍福建,二十世纪初举家移民菲律宾。蔡父拿到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一家人开始在波士顿生活。
蔡美儿家教甚严。一次历史考试,她得了第二名,父亲说:“千万、千万不要再让我像这样丢脸了!”大学后,蔡美儿选择应用数学,后来转修经济学,她有一种不服输的性格,功课门门优秀,但并不清楚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只要父亲喜欢”。
本科毕业后,蔡美儿进入哈佛法学院。后来,经过“发疯似的”努力,她成为《哈佛法律评论》第一位亚洲主编(之后担任过该职位的有她的学弟——美国总统奥巴马),这个职位肯定了她的法学水平,还成为她与现任丈夫、当时刊物责任主编杰德之间的桥梁,“我崇拜他的智慧,大家都说他是最聪明的人。”毕业后,蔡美儿在华尔街律师事务所工作,她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像是穿着套装,滑稽地表演”。她渴望去大学教书,看到在耶鲁当教授的丈夫和同事们高谈阔论,她形容自己“像是个中风患者,紧张得说不出话”。
蔡美儿第一次耶鲁求职以失败告终。她没有放弃,开始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法律和种族,这帮助她收获一张杜克大学的聘书。她接下工作,开始跟丈夫分隔两地。7年后,耶鲁大学又给了她一次机会,时任法学院院长安东尼对她进行了单独面试,问她下一个学术研究,“她不只有一个,而是有无数个点子。”安东尼回忆,后来经过45个成员近三个小时的讨论,蔡美儿全票通过,成为耶鲁法学教授。
蔡美儿对成功的理解“很简单,就是实现你的目标”。她是目标驱动型人格,也如此教育两个女儿,“就是你要做什么,你要努力,不放弃,竭尽全力。但是至于你做什么,我都可以(接受)。”
一栋英国都铎风格的四层别墅.位于纽黑文富人区,这是蔡美儿在耶鲁的家。今年秋季开学,偌大的家里就只剩下蔡美儿夫妇了,大女儿索菲亚迎来在哈佛哲学系的最后一年,小女儿露露刚刚接到哈佛大学的录取书。
此前,蔡美儿忙于帮助小女儿露露准备SAT(美国高考)。“当她最后拿到分数,她都要哭了。她可以用这个分数申请好大学了。我想她内心深处肯定不相信她可以做得这么好。这就是我喜欢的中国方式,谁在乎你到底聪不聪明,如果你每天坚持就会成功。”蔡美儿眼神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