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国龙,陈劲
(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4)
目前学术界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开放式创新理论的提出突破了企业为构建技术竞争壁垒而将技术创新仅作为企业内部活动的封闭式创新模式;陈劲教授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理论[1],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框架和特征进行了系统阐述;协同创新则以知识增值为核心,是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跨组织整合的创新模式[2]。本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理论,结合协同创新的研究成果,并针对多元化经营战略的企业特征,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结构框架,为分析和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提供了框架模型。
本文系统地剖析方正集团技术创新成功的要素和机制,有助于企业员工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组织的技术创新战略,从而以开放的视角、协同的基点而非封闭的思维理解、认知和实践创新。对方正集团技术创新体系的分析和研究结果,可为其他企业的技术创新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其他企业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提供实证框架。具体包括:塑造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立足能获得政策扶植、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创新方向;充分利用外部资源,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模式;使技术创新与企业经营相协同,确保创新过程的可持续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技术创新对于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对内需要构建高效协同的运营体系,对外要保持与产业链供应商、客户、政府以及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者的良好关系,并需要用系统化的观点构建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的系统论是技术创新理论、系统科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发展的结果。学术界对于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以及国家(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为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技术创新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的动态过程,必须以系统化的观点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陈劲教授首次明确提出了以企业技术创新为中心,构建包括企业家精神、研究和发展体系、科学教育与技术培训以及与政府的关系等关键要素在内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模型。该模型涉及战略、组织结构、文化、技术环境以及技术资源等层面,如图1所示。
熊彼特(Schumpeter)将企业家描述为从事“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的创新者。德鲁克(Peter F.Drucker)认为,企业家精神中最主要的元素是创新。技术创新本身具备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技术创新的成功需要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和远见卓识作为支撑。
图1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框架
研究和发展是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构建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相匹配的研究和发展体系以及企业内外部研究与发展资源的协同机制,是确保企业具备可持续的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良性循环的基础保障。
创新需要知识和人才,知识需要学习,人才需要教育和培养。没有高素质的人才,企业的技术创新将难以为继。企业对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一方面体现在人才引进上,另一方面体现在人才保留和培养上。对内构建完备的技能培训体系,对外建立良好的(高)校企(业)合作机制,是企业实现人才引进、培养和提升的有效途径。
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政府的职能主要体现在环境维护、政策制定、公共服务提供以及制度与机制调控四个方面。脱离政策导向的企业技术创新是不可持续的。获得政府政策支持和资源扶持的技术创新具有更为优越的外部条件,因此企业应保持与政府密切合作。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内容。开放式创新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国家创新与区域创新理论在不同层面阐述了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3]。企业不仅要建立与战略相匹配的技术创新战略,而且要建立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本文提出的基于多元化战略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对陈劲教授提出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理论在具体领域应用的延伸。基于多元化战略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多元化战略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
多元化战略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由6个部分组成,分别为战略层、创新实践层、平台层、基础层、外部支持体系和企业社会责任体系。
(1)战略层
企业通过战略来定义和描绘企业的发展目标,制定达成发展目标的行动纲领。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技术创新战略服务于企业总体战略,并对总体战略起到能动作用。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取决于企业的总体战略和技术创新战略。
(2)创新实践层
创新实践层是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部分。一个完整的技术创新单元包括研究与开发、生产与制造和市场营销三个衔接的过程和体系。与企业或企业集团的创新业务相匹配,通常企业会拥有多个创新单元。创新单元之间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影响、协同运作,形成创新单元集群。在创新单元的内部也可能存在完整的、细粒度的技术创新体系。
(3)平台层
平台层是企业完成技术创新的内部支撑体系,包括统一的技术管理体系、人才培训体系、财务资金支撑、企业文化、品牌管理以及信息共享平台等。平台层为创新单元提供资源和管理支撑。一方面,平台层能够为创新活动提供人、财、物、信息等多种资源的支持;另一方面,来自于平台层的组织、流程和管理制度的规范化要求和约束,有利于企业实现统一的、集约化的技术创新管理。
(4)基础层
基础层是决定企业技术创新的根基,对技术创新在企业中的定位、技术创新的方向选择、技术创新的实施模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技术创新基础层包括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的治理结构。其中,影响技术创新的价值观因素包括企业家精神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治理因素则包括董事会、股权结构、企业高管团队以及企业对市场的影响力和企业的资本结构特征等。
(5)外部支持体系
外部支持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政府、研究机构、大学、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用户、竞争者及中介网络。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已经成为市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企业难以在自我封闭的模式下持续创新。外部支持体系会在政策、技术、人才、市场等多个方面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产生环境因素的影响。企业应借助于外部支持体系的资源支撑,推动自身的技术创新。
(6)企业社会责任
严格来说,企业社会责任一般不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直接作用,但企业作为社会实体单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对外有助于企业获得社会认同、彰显企业价值、赢得尊重,对内则可以增强企业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有利于技术创新团队的稳定以及创新热情的激发。
与单一业态企业的技术创新系统相比,多元化经营企业集团的技术创新体系的以下特征更为显著。
(1)开放性
企业集团技术创新体系的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体系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资源和信息交换;二是创新体系内部不同创新单元之间的互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开放性特征,有利于技术创新单元从体系外和体系内两个层面获得各种外部创新资源的支撑,有利于提升创新成果的商业转化效率,从而形成集约化的创新效果。
(2)动态性
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创新基础和创新环境的不断变化,技术创新的途径和方式也在不断演进。从企业集团发展的视角来看,良性的企业发展模式能使企业审时度势、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来动态决策业务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由此会产生创新领域的进入和退出效应。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来看,技术创新活动有其动态的生命周期。从创新单元发展的视角来看,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技术路线的革新以及生产工艺的改进,创新单元本身的运行模式也会产生变化和演进。
(3)多重性
面向不同产品、不同业务模块,乃至不同经营领域,技术创新的方式存在一定差异。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的企业集团在内部往往同时运行着多种类型的技术创新单元、因循不同的技术创新途径。从企业集团整体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体系具有多重性特征。多重性特征的存在增加了创新管理的复杂度,但也提升了企业的创新活力。
(4)协同性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开放性特征决定了创新体系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同时,企业内部的不同创新单元也并非彼此孤立,而应进行协同互动——在资源、人才、信息和技术等方面进行取长补短。同时,从企业整体出发,不同的创新单元肩负着不同的创新目标:有的单元是效益中心,为当期绩效做出贡献;有的单元是成本中心,为企业未来发展铺路探索。协同的最终效果是,整个技术创新体系具有发展的可持续性,能取得1+12+…+1N>N的总体效能效。
作为北京大学的校办企业,方正集团成立于1986年。其中,北京大学持股70%、公司管理层持股30%。三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选院士是方正集团的技术决策者和企业奠基人,由其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奠定了方正集团的起家之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方正集团已发展成为业务领域涵盖IT、医疗医药、房地产、金融、大宗商品贸易等产业的多元投资控股集团。
方正集团积极诠释并实践“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模式,是我国首批6家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多次荣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依托于北京大学的支持,方正集团致力于在信息产业、医疗医药产业等领域持续创造着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
方正集团旗下拥有五大产业集团、6家海内外上市公司、35 000余名员工,业务遍布国内重要城市,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成效显著。2012年,方正集团的总收入为618亿元、总资产达782亿元、净资产为324亿元。方正集团的年产值占据了中国校办产业的半壁江山,方正集团已成长为综合实力位列中国信息产业前三强的大型控股集团公司,是中国企业成功实践多元化战略的典型代表。2000—2012年方正集团的总收入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2000—2012年方正集团的总收入
长期以来,方正聚焦于文化、健康、教育和科学技术四大领域的科技创新,积极诠释并实践“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模式。
从技术创新的视角看,方正集团自1986年创建至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86—2003年,方正以“汉字激光照排技术”起家,通过持续创新并向IT相关软硬件领域延展,确立了方正在中国信息产业的领军地位;2003—2009年,方正完成改制,确立了以IT和医疗医药双主业驱动的发展方向;2009年至今,方正集团在“新三年战略”以及此后的“五年规划”中确立了在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基础上将方正集团定位为投资控股集团,重点关注投资组合的管理,将各产业集团定位为实现产业发展和经营盈利。
基于多元化的战略布局,作为投资控股公司的方正集团拥有方正信产、北大医疗、北大资源、方正金融、方正物产五大产业集团。在产业布局上,方正集团致力于支持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并长期聚焦在国民文化、国民健康、国民教育和科学技术四大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方正信息产业集团控股经营方正集团旗下所有的IT业务,拥有1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员工15 000余人、技术研发人员4 500多人。截至2011年年底,集团累计申请国内发明专利超过1 700项。2012年方正信产集团总资产163亿元、总收入147亿元、净资产64亿元。
北大医疗集团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集医药、医疗于一身的产业集团。北大医疗集团的经营战略是:依托于北大医学部,构建医院网络,进行横纵两个方向的产业链拓展,即以医院为中心,横向为医疗机构提供全方位服务,以病患为中心,纵向对病患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2012年,北大医疗集团总资产91亿元、总收入28亿元、净资产19亿元。
方正金融集团直接或间接控股10余家金融企业,是方正面向金融领域的产业集团。方正金融集团拥有金融全牌照资质,业务涉及证券、期货、信托、保险、商业银行等多个细分领域。方正金融集团致力于整合资源、强化协同,努力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
方正物产集团是集投资、生产、交易、物流、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商,其主营业务涉及大宗商品期现货交易、仓储物流服务以及投资与生产等。方正物产集团坚持“上控资源,下控渠道”的战略发展思路,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并积极拓展国际化经营,从而实现企业的规模化扩张。
依托于北京大学和方正集团,北大资源集团定位于资源整合型城市运营商,通过有效配置和整合教育、IT、医疗、金融等领域的内外部优质资源,提升自建项目的社区生活品质和城市价值,同时,通过战略合作,服务于外部开发商的地产项目,致力于成为中国特色城市运营模式的开拓者和领跑者。
方正集团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如图4所示。可以看到,方正集团的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开放性特征,同时具有网状协同创新的特征,协同创新不仅体现在方正集团与外部创新实体之间的协同上,而且体现在集团内部各产业之间的创新协同上。
图4 方正集团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关系图
基于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方正集团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如图5所示。
图5 方正集团技术创新体系框架图
“持续创新”是驱动方正集团发展的内在基因。在将近30年的企业发展历程中,方正背靠北京大学,方正人秉持王选教授“技术顶天,市场立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理念,始终致力于核心技术的创新和研发。截至2014年3月底,方正集团累计申请发明专利超过2 200余项,拥有IT、医疗医药、金融等领域的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数字出版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喷墨数字印刷技术实验室等国家级实验室落户方正集团。图6显示了2003—2013年方正集团的累计申请发明专利数。
图6 2003—2013年方正集团历年累计申请发明专利数量① 由于发明专利从申请到对外公示一般需要18个月,因此2012年、2013年对外公示的发明专利数量相对较少。
在信息产业领域,方正致力于软件及行业解决方案、移动互联网、PCB及半导体、硬件及增值服务的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拥有中文信息处理、DRM版权保护、大数据舆情、数字出版、数字印刷等IT领域的多项核心技术。在医疗医药领域,方正采取国际合作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模式,围绕肿瘤、精神神经以及代谢类重大疾病领域开展创新药物的研发工作,旨在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医药产品线。其中,洛伐他汀是全球首个上市的他汀类降血脂药。经过近20年研发,方正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洛伐他汀生产供应商;磺胺是全球最经典的动物用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所致的感染,方正旗下的西南合成是全球最大的生产供应商。
王选教授主持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推动了中国印刷产业的划时代技术变革,王选教授也被誉为当代毕昇,2002年王选教授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98年,方正电子出版系统被评为科技部火炬优秀项目一等奖;2005年方正数字版权保护系统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项目,包括方正数字报业资产管理系统在内的三项技术创新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方正荣获“2003年度中国信息技术创新最具竞争力企业”称号,2008年获评“中国软件研发竞争力十强企业”,2013年入选“中国软件创新力20强”名单。
3.4.1 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
“开放式创新”理论认为“企业应与大学等外部知识源进行广泛合作”。何郁冰提出“战略—知识—组织”三重互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4]。根据各主体参与程度的不同,产学研合作的实体型模式可以分为高校主体型、企业主体型与科研院所主体型3种[5]。
方正集团以汉字激光照排技术起家,始终将技术创新与产学研相结合作为企业的立命之本、发展之源。方正的技术决策人和企业奠基者——王选教授提出“技术顶天,市场立地”的高科技企业发展模式,积极倡导技术与市场相结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之路。王选认为,方正要想通过科技自主创新、走出一条跨越式的发展之路,必须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他认为“学术上的远大抱负”与“占领市场”不为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促进的。作为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大学和科研院所提供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成果可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重要支持。为此,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产学研模式:科研成果要产品化,产品要产业化,产业要国际化。
在IT领域,方正集团产学研相结合的基本模式是:依托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的科研能力,将研发出来的创新技术产品化、市场化。在方正,有一批技术骨干的编制是北大的,很多出版领域的主要科研人员都是王选教授的学生。依托于北大计算机研究所的平台,方正在科技创新上始终比肩世界一流技术;依托于公司的经营平台,方正始终坚持科研成果贴近用户的转化原则。
在医药、医疗领域,方正与北大医学部采取战略合作,在学科建设、人才引进、人员培养、学术交流、医疗管理、品牌联合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双方借助医教研平台,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合作,支持“北大医学部—方正创新药物研发基金”项目,共建药物研发平台,合作培养技术人才,积极促进研发成果产业化。北大医学部支持方正使用“北医”“北大医疗”“北大医药”等品牌,这对于引进人才、并购重组和吸引投资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一方面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另一方面要将部分盈利投入科研以开发出技术含量更高、市场适应性更强的产品,也即“以产养研,以研促产”,最终形成良性发展的格局。方正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心系北大,始终践行“源于北大,回馈北大”的理念,在北大设立“方正奖教金、奖学金”、北大—方正教育经济学发展基金,全力支持北大的教育事业。
2010年9月,经过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方正医药研究院正式成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设站单位。方正医药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的正式揭牌,打破了此前方正仅在信息产业拥有博士后工作站的格局,是方正人坚持持续创新、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再次践行。2011年6月,方正金融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联合培养项目正式启动。
3.4.2 基于孵化器式的业务创新模式
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科技创新与创业的服务机构,以扶持技术创新、培育科技型初创企业和培养创业企业家为目标。企业孵化器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针对“孵化器”的统一定义,一般称为“创新中心”或“创业中心”。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题为《企业孵化器在发展中国家的初步评价》的研究报告中,“孵化器”被诠释为一种培育新生企业的工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力争创造一些条件来支持、训练和发展成功的小企业家和盈利企业。
方正集团的“孵化器”模式是由企业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纵观方正集团、方正信息产业集团和方正电子公司的发展历史,可发现20世纪90年代及以前对三家公司历史的描述基本是一致的。事实上,作为方正起家的公司——方正电子公司,在方正集团内部一直起着技术创新“孵化器”的作用,被称为方正集团的“井冈山”“根据地”。
1995年12月,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正电子)成立至今,围绕着IT和出版印刷领域的业务拓展,已经陆续孵化出方正科技、方正数码、方正国际、方正阿帕比、方正印捷等业务和技术创新单元(见图7)。
如今方正电子公司作为方正集团在IT产业领域自主创新的发动机,在印刷、传媒、出版、舆情、字库、数字教育等领域,以为客户提供领先的信息处理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为目标,形成“3+3+N”的创新与发展模式(见图8),持续践行技术研发创新的“孵化器”使命。
图7 基于方正电子公司的IT业务创新孵化路线图
图8 方正电子公司“3+3+N”的创新与发展模式
3.4.3 基于产业资源整合的服务创新
基于战略的视角,以系统论的思维方式解读,资源整合就是通过对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来获得整体最优,从而取得1+12+…+1N>N的效果。资源整合是对企业各种资源进行重新识别、遴选、组合、配置的过程,旨在实现资源的有机融合和价值激活。通过整合这一动态过程,实现基于价值创造的资源重构。上至战略调整、下至日常经营都会涉及企业资源整合工作。
对于方正集团来说,资源集团更像是一个可以植入集团旗下众多资源的大平台。受到规模、政府规划和政策的限制,并非向每个项目都可植入大体量的新文化中心。面对快速的变化市场,方正认为竞争遵循两条法则:任何行业的竞争进化到最后都要拼服务;互联网正在颠覆一切。基于对市场竞争法则的认知,方正将产业资源整合的技术创新从实体延伸到互联网。北大资源集团研发推出的“资源家”系统正是依托北大和方正的各类优质资源,融贯教育、健康、金融、购物、生活功能等为一体,为新文化社区居民倾力打造社区网络生活服务平台。基于产业资源整合的技术创新,“资源家”将社区生活综合服务平台从线下延伸到线上,除了改变全国数万名北大资源业主的生活方式外,也为房地产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
资源整合有利于优化企业内的战略资源,促使企业具备成本竞争实力,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实现协同方式下的信息流、物资流和资金流的同步。方正以北大资源集团为平台,实现了五大产业资源协同整合,形成方正集团不可替代的技术创新优势,创新了服务理念,扩展了服务的空间,延伸了服务的价值链。
3.4.4 坚持开放的产品研发创新路线
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企业成为市场网络中的节点,企业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和知识,成为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创新思想的起源、创新活动的推进、创新成果的转化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也可能来自于企业外部。自主创新成为一种全局性的活动,形成了围绕着利益相关者展开的、多主体、开放式的创新模式。
方正集团是中国最早从事,也是规模最大的中文字库技术提供商。字库是电子出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承追求卓越的研发理念,方正字库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品质提升,在专业出版以及印刷领域中深得用户青睐。方正字库还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所用字体以及辽宁舰航母舷号“16”的字体即由方正设计。然而,自步入21世纪以来的10余年时间里,字体行业陷入盗版严重、盈利困难、人才缺失的困境。在国内字体研发机构中,规模最大的是方正和汉仪。2002—2010年的8年时间里,汉仪没有推出任何新的字库,可见市场环境的艰难。单纯依靠公司内部资源进行研发和销售的传统创新模式已不能维持字库业务的继续发展。在借力外部资源和渠道来实现字库产品的设计创新和业务快速发展的问题上,方正在产品开发和业务模式上都进行了实质性的创新。
2007年4月27日,方正根据著名演员徐静蕾的硬笔书法为其量身定做的“方正静蕾简体”正式发布。这是方正个人书法计算机字库的首项产品,也是中国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字库产品。如果说“方正静蕾简体”是名人作品,那么方正显仁简体则是国内首款由街头艺人创作的字体。2011年方正先期支付5万元生活费,与以卖艺为生的“粉笔奇人”崔显仁先生合作开发Truetype字体,命名为“方正显仁简体”。方正承诺在“方正显仁简体”上市后的50年内所有销售利润全部给崔显仁。2013年方正推出的“方正字迹”,是一项将个人手写字体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计算机字库产品的业务,其诞生标志着“计算机字体”作为一种消费型产品将进入个性化时代。“方正字迹”以DIY(do it yourself)的模式,将个体大众纳入字体设计中,扩大了设计师虚拟团队,在字体产品的研发上开辟了新的模式。以“暴雪”和“保洁”侵权诉讼案为代表,方正在字体知识产权的市场净化和维权道路上始终不懈努力。在字库的商业化模式上,方正以授权模式取代简单销售方式,实现了显著的业绩提升。始终坚持开放的研发路线,是方正字库在创新道路上的成功实践。
3.5.1 持续创新的技术研发体系
技术创新的效果和效率与创新活动的组织形式显著相关。实施创新的企业常采取的组织形式有线性模式、并行交叉模式、小组模式和矩阵模式等。随着战略的调整以及技术、市场等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也会动态调整,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也会随之变化,尤其是技术创新的研发体系会发生变化。如前文所述,方正的技术创新体系经历了3次显著的变迁过程,其研发体系也随之不断发展。随着方正“新五年战略”的部署实施,富有方正特色的多层次技术创新研发体系日臻完善(见图9)。
图9 方正集团多层次技术创新研发体系架构图
从组织层次来看,方正的研发体系分为集团技术中心、二级公司技术中心、事业部研发部门三个层次。集团的技术中心以方正技术研究院为主体,重点承担面相未来3年以上、引领行业创新趋势的重大技术攻关任务。方正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95年,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资质。王选教授是方正技术研究院的首任院长,方正集团现任董事、CTO肖建国是第二任院长,方正科学家、北大计算机研究所研究员汤炽是方正技术研究院数字出版分院的首任院长。近20年来,方正技术研究院先后在电子出版技术、智能信息检索技术、版式文档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等多个方面取得了重大的创新成果,包括数字出版重点实验室在内的国家级实验室也先后落户方正。
方正集团下属的二级公司负责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转化,同时肩负着周期在1~3年时间区段的技术创新工作。以方正电子为例,公司设立有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其中研发中心负责面向多个业务领域的公共技术的创新和基础产品的研发,创新中心的定位是面向新业务领域的创新技术培育。
二级公司的事业部(或业务部)负责面向特定行业或领域的市场开拓和研发成果落地。设立在事业部架构下的研发部的使命是:充分利用公司和集团的技术创新成果,基于用户需求来研发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应用产品。研发部以下通常设置研发方向和研发组两个研发组织层级。
通过建设包括集团、公司、事业部三个层级的研发体系,方正构建了一整套既能兼顾企业长期发展,又能立足当前市场需求的立体协同的自主创新研发体系。
与多层次的自主研发体系相对应,集团的技术管理部门从技术成果管理、创新发现、人才管理等方面为方正的技术创新持续地提供管理服务。在技术成果管理方面,技术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项目的申报和管理、知识产权成果的统一管理、组织协调标准规范制定的参与。在创新发现方面,如果说方正完备的技术研发体系为团队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那么技术管理部门组织的创业大赛、技术创新大赛则致力于发现创新人才、鼓励来自于员工个体的创新与创意。在人才管理方面,技术管理部门承担着方正技术专家和进站博士后的统一管理工作。
方正的技术创新体系与研发体系是开放的,在着力推进自主创新的同时始终致力于通过合作、并购等来积极吸收来自外部创新机构、团队或个人的技术创新成果,整合外部优势资源,加速技术创新的步伐。
3.5.2 技术创新的人才管理支撑体系
2012年年初方正集团完成了2012—2016年战略规划的制定。“新五年战略”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团队的战略性优化,以价值实现和积极开放为导向,重塑企业文化氛围,铸就可传承的企业基因,将方正集团打造成为受人尊敬的多元控股集团。
方正集团的发展战略是始终坚持以技术为主线、以创新为驱动,走多元化的发展之路。技术创新是一个持续投入的过程,既需要稳定而充足的人才队伍,又需要雄厚而及时的财力支撑。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作为国家首批科技创新试点企业,方正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在面向技术人员的职业规划和长期激励方面,方正设立了技术和管理的“双通道”机制(见图10),鼓励技术人员根据个人特点选择技术发展通道和管理发展通道两条途径来实现自我价值、丰富和完善个人职业生涯。方正的专业技术职位体系是技术人员实现“双通道”发展的重要载体,职位考核评定工作的实施既为员工技术能力的准确定位与提升提供了助力,也营造了一个促进不同技术领域人才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职业发展的“双通道”措施有利于方正的技术团队长期安心投入科技创新工作,为集团在相关技术创新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提供了人才保障。
企业的首要任务是创新和生产,做好创新与生产、创造市场效益、为社会多纳税、实现对社会的经济责任,是企业的主要任务。同时,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社会是企业的生存环境,没有好的环境,企业难以生存。因此,企业与社会是共荣的关系,社会的承认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企业应积极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回馈社会,增强社会的保障能力。
图10 方正集团技术人员职业发展双通道
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一是需要技术研发取得突破,二是创新成果能够到达用户、与用户需求接轨。积极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能使企业赢得社会尊重,而且拉近了企业与终端用户的距离。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员工的认同和归属感、增强技术创新团队的稳定性、激发创新动力。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需要关注履行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的正向驱动作用。
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方正时刻牢记作为民族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方正集团的发展过程也是不断回馈社会的过程。方正集团积极探索企业与社会共同和谐、健康发展之路。2010年,方正集团提出“创新责任之道”,即长期、系统地关注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并聚焦于国民文化、国民健康、国民教育、科学技术等领域。在国民文化领域,2010年6月方正集团出资创立方正文化艺术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北京人艺的艺术创新、演员激励、国内外文化交流和公益性演出等;在国民健康领域,2010年8月方正集团与全国妇联共同成立“方正健康发展基金”,用于资助“贫困母亲两癌救助项目”的患病母亲,造福贫困母亲以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在国民教育领域,2011年12月22日方正集团向北大捐赠2 000万元,设立北大—方正教育经济学发展基金,支持北大教育经济学研究,通过各种途径来践行“源于教育、回馈教育”的企业发展理念;在科学技术领域,2012年1月12日方正向中国计算机学会捐赠100万元,成立“方正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用于推动中国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和进步。
企业文化体现了企业员工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观,而核心价值观则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所在,企业核心价值观往往是企业创始人最基本的价值观。成功企业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信守核心价值观,这始终贯穿于企业经营发展的全过程,并内化为员工的价值认知、外化为员工的行为习惯、固化为企业的制度和机制,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石,是成功企业的文化基因。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规模、水平、重点以及创新方式往往由其价值观导向决定。
方正集团的创始人和奠基者——王选教授一直提倡“持续创新”和“方方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并以身作则。他强调首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这一切奠定了方正文化的基础,王选教授被称为方正的“精神领袖”。
方正集团的核心价值观包括“持续创新”和“方方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持续创新”,即在创新理念上倡导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品质、标新立异的创新方式;在创新实践中,提倡开放、平等的协作精神,尊重、鼓励并激发全体成员自主创新的活力;在创新领域上,鼓励包括技术、产品、服务以及管理等在内的全方位的创新。“方方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是企业全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即:做人诚信忠诚,做事尽心尽责;言而有信,行之必果;正而不迂,直而不拙。“方方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要求企业依法诚信经营,在经营理念上追求双赢或者多赢,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确保公司的利益与社会发展相一致。
“董事会特征”较早由Zahra和Pearce提出,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董事会特征”进行了阐述。一般认为,“董事会特征”通常包括独立性特征、激励特征、行为特征、知识结构等特征。虽然在诸如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状态、外部董事与独立董事、董事长持股比例等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上学术界的观点并不一致,但是普遍认为董事会成员的教育水平、知识结构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影响[6]。实证研究还发现,董事会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7],即董事会成员过少或过多都不利于促进技术创新。
方正集团发展至今,董事会经历了1999年和2003年的两次大调整。除1999年10月到2000年6月董事会由5人组成外,方正集团董事会一直保持7人的规模(见图11)。按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规模为3~13人,方正集团董事会的规模恰好在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倒U形曲线的顶端。
方正集团董事会成员均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或曾就读于北京大学,或为北大教授或研究员,他们致力于企业创新发展的同时执着于教书育人的教育事业。方正集团董事会成员与北京大学的渊源决定了方正能够秉持背靠北大、依托北大的企业立足之道,始终坚持走技术创新的企业发展之路,决定了源自北大精神的“踏实做人,实在做事”和“持续创新”的企业理念得以发扬和传承。而团队拥有的技术、管理和财务的综合背景,确保了方正集团董事会能够在创新机制的建设上、创新方向的选择上、创新资源的支撑上、创新行动的实施上把握机遇、科学决策和高效推进。
图11 方正集团董事会的演进过程
本文在陈劲教授提出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面向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分析框架,并基于所构建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分析框架,以方正集团为研究对象,对方正集团技术创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多元化经营战略下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作为中国校办产业的典范,方正集团之所以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持持续创新的理念、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与创始人王选教授始终倡导并亲身实践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息息相关,“持续创新”也已成为方正集团的核心理念。
第二,方正集团自主创新的实践告诉我们:①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应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之路;②始终走开放式创新路线,“市场顶天,技术立地”,让客户参与创新活动;③人才是实施技术创新的关键,应建立起完备的人才招聘、培养、任用、考核、晋升和发展体系,确保创新队伍的稳定和活力。
第三,技术创新不等于完全的自主研发,应建立“技术攻关+资本并购”双轮驱动的创新模式,多种途径的创新模式有助于企业快速掌握核心技术、降低风险。技术创新还应基于自身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如对多元化过程中最初不相关业务(方正集团的IT、医疗医药、金融和房地产),也可借助信息技术的创新和整合构建出立体综合的业务新模式。
第四,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的孵化器机制,为初期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环境、资金、设备、人才和管理上的支撑和保障,建立技术创新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培育企业技术创新的规模化效应。企业应建立起兼顾长远发展与当前绩效的多层次协同的技术研发创新体系。
[1]陈劲.技术创新的系统观与系统框架[J].管理科学学报,1999,2(3):66-73.
[2]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1-164.
[3]丁焕峰.区域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2007(9):18-21.
[4]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5-174.
[5]张永安,张盟.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探析[J].科技与管理,2007(2):96-99.
[6]林蔡.董事会特征与技术创新相关性研究综述[J].现代企业,2011,10(10):52-55.
[7]杨建君.公司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7(11):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