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菊英,聂小春,孙晓辉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广东 广州 510027)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源自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其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从职业需要的角度出发,以职业岗位典型工1作任务为内容开发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我国2008年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评选就响应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模式,在评选要求中把“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作为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标准之一。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名称和内容不是指向科学学科的子区域,而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就是从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出发,要求打破原有的学科型的课程教学体系,从典型职业任务出发,开发出符合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其承载着高职教育改革的全新理念,同时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
本文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为理论依据,探讨《数控编程与系统维修》课程改革实践,为数控专业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提供改革思路,并在我院数控技术专业实施教学实践。
数控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涉及数控加工工艺、数探机床结构与编程、数控刀具的选择、数控机床操作以及数控考证等内容。课程实践性很强,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贴合紧密,课程教学体系和内容如果完全按照学科体系的传统教学模式设置,将导致课程门类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讲授、训练分割,与真实的生产过程和生产任务脱离,教学效率低,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差,毕业后专业工作适用期长,培养的人才不适用社会需求,就业困难等。
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企业的资源优势,在充分调研企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基础上,按照真实的工作过程和真实的生产任务,对教学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系统地重构“教、学、做”一体的数控车类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并进行配套教材开发和教学实施,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技能水平,缩短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适用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满足社会对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施过程:企业调研,进行数控专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并采用工作过程方式来描述—→《数控编程与系统维修》课程教学目标及职业能力目标定位—→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进行教学方案设计,重构课程体系—→基于工作导向的课程教学研究,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和课程考核方式等—→课证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课程改革经验总结与推广。
深入企业调研,邀请行业专家座谈,对数控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得到具体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与能力,对知识及能力进行归纳、整合,确定以零件加工为对象的典型工作,即生产组织、工艺设计、程序编制、加工操作,形成数控技术专业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数控编程与系统维修》课程特点,确定本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为:
(1)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拆装
(2)数控机床面板接线
(3)数控机床电气柜的安装和调试
(4)数控车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制定
(5)轴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6)盘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7)孔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8)配合件的编程与加工
以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工作过程知识的载体,把具体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与能力归纳、整合,打破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采用综合化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即将数控编程、数控工艺和数控加工的内容按学习情境进行综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构建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的与企业生产过程相结合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如下:
(1)数控机床装配与调试
(2)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3)机械加工工艺分析与制定
(4)数控车床指令与应用
(5)单件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6)配合件的编程与加工
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实际的生产过程构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真正实现工学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讨论交流法、激励教学法等,形成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传统课程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体现。
学生的课程考核根据平时课堂表现与课程结束时的所完成的工作任务来确定最终的课程成绩,平时的课堂表现与工作任务的比例为40:60,每次课都由学生根据课堂表现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互评给出成绩,课程结束时再由老师综合给出最终成绩。
为保证教学效果,主要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企业(广州数控设备公司)为课堂,教学环境真实化,积极创建便于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软硬件环境;在职业技能方面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情境,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考虑学习情境的实用性、典型性、可操作性以及可拓展性等因素,紧密结合专业能力和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合理设计各学习情境的具体内容。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情境设计,着重培养学生掌握数控车床操作相关知识、数控车削工艺知识、数控车削编程知识、夹具及刀具知识、量具及检测知识,并通过数控车床完成工件加工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以企业管理为依据,在职业素养方面按照企业的标准进行管理,教学管理员工化。按照企业员工考核方式将个人考核和班组考核相结合,以组为单位检查学生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要求学生共同商量确定加工工艺方案,协同合作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学生通过职业素养及职业技能的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新手。
实训场室采取车间化的管理模式,由学生自行管理,从领料、磨刀到加工过程中机床故障的处理,都先由学生自行解决,在解决不了的情况下教师才出面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以数控车工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实施“课证融合”。以数控车工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将数控车工中级工标准要求的内容融合到课程中,学生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就能达到中级工水平,直接参与中级工鉴定,真正实现“课证融合”。
在《数控编程与系统维修>课程教学中实施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后,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是提高了教学质量。通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学生动手能力得到增强,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二是提升了课程教学团队的教育教学水平。专业团队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理念深入理解,教师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均可以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工作过程完成教学范例的演示与项目指导。
三是优化了课程教学资源。结合课程改革修订课程标准,与企业共同开发教学项目、合作编写教材,完成多部校企合作教材的编写;完成共享型专业教学库建设,完成数控专业教学资源库,使教学资源更加充实、规范。
四是促进工学结合育人,增强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也是开发企业实训项目、技术合作项目开发的过程。通过课程建设产生一批优秀的合作项目和教科研成果,使专业广大师生和合作企业受益。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朱之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探讨.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4):78-81.
[3]詹华西,姜新桥,等.数控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实践[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4]姚和芳,首 珩.基于工作过程数控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开发与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