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蕾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080)
养生之道,是人人所关注和讲求的。“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早在《吕氏春秋·节丧》中就有:“知生也者,不以害也,养生调之也。”自这一时期始,学术上的“百家争鸣”带来了各家对于养生学的不同关注,贡献较大的两家当属儒家和道家。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中,儒学家和道学家著书立说,都对中医养生带来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分析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思想的发展及其内涵,进一步对二者在养生学上的不同观点方法进行比较,其目的绝不在于分出孰优孰劣,更是旨在加深对养生学的多方面理解,以期形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
儒家崇四书五经,学六术,究其源,实始于周代,即以学习“礼、乐、射、御、术、数”的“六术”为主。到了春秋时期,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宗师,提倡经学,并整理六经典籍,尚《易经》,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能无大过矣。”战国时期,儒学成为显学,汉代提倡“独尊儒术”,这股热潮一直到魏晋时代才消退,而到了宋明时期,又因理学的兴盛而再度崛起。就儒家的思想体系而言,主要包括孔学、经学和儒学。具体说来,孔学,以仁、礼为核心,尊孔子的伦理思想为中心思想体系;经学,以易、诗、书、礼、春秋的“五经”为核心;儒学,则是指以孔子思想为中心而衍生的庞大学术流派,尤以宋明理学为主。总体而言,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礼、中庸之道,后文会作具体分析。总之,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结晶,这也是一门中国几千年来学者研究不尽的学问。它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包罗万象,也对中国的养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医甚至被称为“儒医”。可见,欲深入了解中国的养生之道,必对儒学之道有所理解。
道教养生学奠基于先秦,形成于东汉,定型于魏晋南北朝,发展于隋唐,成熟于宋元,明清时期普及于社会。在《庄子·刻意篇》中:“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到了汉代,《太平经》有“神者受之于天,精者受之于地,气者受之于中和,相与共为一道。帮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道教养生之法丰富系统化发展于魏晋时期,提倡重生贵生、天人合一、我命在我、形神相依、众术合修等思想,在养生方法上表现为守窍类、气法类和引导类等。而内丹修炼法之流行始于隋唐时期,孙思邈《千金方》中的动静相宜,起居有方,饮食适度,涵养道德的养性学说对后世的影响非常之大。另外,葛洪的修道成仙说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宿命论观点,认为人人都有可能修道成仙,仙人与俗人惟在于修炼自己的“灵气”,还其本然,抛却世俗邪见的污染,有一种引佛入道的感觉。到了宋元时期,更是提出了内丹术,即认为生命来源于道、人体生命是由性和命两部分构成,性命双修使人复归于道并长生成仙。而明清道家养生学则形成了若干个学派,影响较大的有三个:张三丰派、陆西星的东派、李西月的西派。正所谓“问鼎武当山,养生太极湖”,他们主修道教气功养生学,自此始,我国古代气功养生学开始全面进入中国社会。
孔子的一个极具深意的养生学命题,即“仁者寿”;这与老子主张“弃智”“绝巧”“无欲”及“无为”以返璞归真的养生观迥然异趣。从儒、道两家的哲学本义来看,儒立“仁”,而道立“道”。所谓“仁”,历代儒家都从积极的角度出发,提倡修仁爱之心,能过“仁民爱物”“止于气善”,达到任何情况之下都能保持仁爱之心。从养生学的角度来看,儒家认为,养生之道,修德为先。正如清代石天基在《长生秘诀》中所讲,“寿之切要,唯以德善为主,调养为佐”,也即是说,“德可延年”。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医典籍《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道家的养生学有老子的“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怎么来理解呢?结合道家哲学的立“道”本义,即是对人生命存在的关注和生命本原的探求,“慈”是指对人生命的爱护和关注之心;“俭”,则顾名思义,是指“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而“不敢为天下先”应该指的就是与世无忧,柔弱不争。那么,如果从养生学的角度来理解道家的哲学之思,不难看出,老子在提倡人们超越人为的强作妄为与嗜欲而达到自然而然,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由境界,达到一种天人和谐统一的理想之境。可见,只有超越了自我,达到一种不与世欲物欲所累,不受人为嗜欲所左右的崇高境界,才能够无为而无不为,所谓“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与自然融为一体,才有可能去体验、享受人生命中真正美好的东西。
儒家的养生之法主“动”,强调精神振作,积极进取,养神练形;而道家“静”,以静养、消极、无为为特点。就儒家的养生文化来看,孔子五十而学《易》,“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而《周易》乾卦谓,“天形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早期儒家还主张以“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来修身养性,在当时就受到养生家的肯定。《文选》李善注引的《养生经》就总结了“六艺延年”的经验。然而,对于道家来说,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的,“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将为不死药。”也就是说,人们的思想要安静、清闲,不要存过多欲望,而这样做就能使神志健全、精神内守、益寿延年。无独有偶,老庄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在《无道篇》中云:“静则无为……无为则俞俞,俞俞则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而在《庄子·存宥》中,“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损汝精,乃可以长生”。显而易见,与儒家截然不同的是,道家主为恬愉乐观可以免忧患,养精神,防外邪;虚静无为则可以防止多欲过劳;同时,若以使心胸平正,精神清虚,延年益寿,则要去名利,戒色欲,调情志,修行止。从现实意义的角度来看,惟有将这两种精神状态相结合,方能在如此物欲横流、尔虞我诈的世俗中真正地得养生之道。一方面,人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看待社会,要真正地体会儒家的所谓“智”。其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含义原仅指知人、知己,即懂得协调处理人际关系,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自觉地做到生活规律饮食节制,劳役适度,情绪稳定,从而免除疾病忧患而延年益寿。与此同时,又要以一种淡淡的“与世无争”的态度来处人、处事。若总以一种事事独占鳌头的心态行事,到最后必定会身心俱疲,现在世人的压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自身的过分争强好胜,害怕错过任何机会,到头来,惶惶而不可终日。因而,我们需要多一份道家的“淡泊”之志。
通过上述的比较分析,不难看出,儒道两家的养生学存在着巨大的不同之处,但是,二都均把“养德”放在“养生”的首要地位。儒家认为德即是诚信,一个人要立足于社会,言而无信,无以立。因而,“养德”的问题也就是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儒家追求的是入世,“学而优则仕”,那么,对于“做官”和“做人”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在儒家看来,一个人做官的时间短,做人的时间长。若做不好人,也就当不好官,仕途就会不顺。而对于道家来说,虽然强调“无为之道”,但是德是道的外在体现。修“道”必须养德即“尊道贵德”,否则,德之不养,是弃道而行,即使修道,也终将一事无成。
儒、道二家都对养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二者的养生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上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存在差别。对于儒家而言,其养生理论指导下的养生实践活动,贴近并服务于大众生活,在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支配地位。其提倡人们应该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具有极大的社会现实意义。相比之下,道家养生文化带给人们更多的是一种处世的情怀,虽然它的辐射面较窄,接受群体有限,但可以看出,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太极养生。尤其是大学校园,学习太极拳已然成为一本必修课,国家教育对其的重视,实则是为了能够让同学们在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时,能够以一颗淡泊的心态,不过分与世、与人相争,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可见,道家养生学对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也同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高定彝. 老子道德经研究[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9.
[2]郝勤. 中国古代养生文化[M]. 成都:巴蜀书社, 1989.
[3]老子 著, 辜正坤 译. 道德经[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杨伯峻. 论语译注:论语·学而[M]. 北京:中华书局. 2002.
[5]杨伯峻. 孟子译注:孟子·公孙丑下[M]. 北京:中华书局. 2003.
[6]黄渭铭. 论中国传统养生之道[J]. 体育科学研究, 1997(2).
[7]孙艳红. 儒家的养生哲学与传统养生文化[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2).
[8]张学颖、王净. 简论道家思想、道教与养生[J]. 西北医学教育,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