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龙彪
巡视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一项重要制度,是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任务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形式和方法。建党后,中国共产党曾经制定实行过巡视制度,后来由于种种复杂原因,对巡视工作的实践探索一度中断。进入20世纪90年代,为适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发展需要,中共中央重新提出建立巡视制度。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巡视制度日益完善,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曾经探索过在党内建立巡视制度。1925年10月,中共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文件《组织问题议决案》决定“应当增加中央特派巡行的指导员”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25)》(第一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第407页。。1927年11月,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最近组织问题的重要任务议决案》明确指出:“应当开始建立各级党部的巡视指导制度。”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7)》(第三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472页。1931年5月,中共中央专门制定了指导巡视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中央巡视条例》。后来由于种种复杂原因,对巡视工作的实践探索一度中断。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共中央重新提出建立巡视制度的设想。1990年3月12日,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首次提出:“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可根据需要向各地、各部门派出巡视工作小组,授以必要的权力,对有关问题进行督促检查,直接向中央和省、区、市党委报告情况。这项工作,可吸收有经验、有威望的老同志参加。”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26页。这时候重新提出开展巡视工作的设想,其背景是因为在实行改革开放后,党中央一再强调,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通过对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政治风波的总结反思,促使中共中央进一步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开展巡视工作,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和改进对腐败问题特别是高级干部的腐败问题的治理。但是,这个设想从提出到变成实践经过了6年时间。
1996年1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十四届中纪委六次全会决定,在坚持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现行体制的前提下,建立巡视制度。之所以在这时开始从实践上探索重新建立巡视制度,直接原因是1995年对原北京市副市长王宝森犯罪案件和原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严重错误的查处。通过反思这个震惊党内外的大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进一步深刻认识到:“我们党执政以后,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成功地解决党内监督问题,尤其是对高中级干部的监督问题,是加强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近几年来中央一再强调要重视加强党内监督,从上到下都采取了一些措施,监督工作是有进步的”,但是“党内监督特别是对高中级干部的监督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陈希同严重违纪和王宝森经济犯罪案件,以及发生在其他一些地方、部门领导干部身上的类似问题,再次告诉我们: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越是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越要有严格的党内监督”。①江泽民:《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建立巡视制度,开展巡视工作则是为解决高中级干部监督难题而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
从1996年到党的十六大召开,是巡视工作的初步探索阶段,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中央巡视工作领导体制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中央巡视组的派出机构最初只有中纪委一家,并只对中纪委负责。后来,由一家变为两家,即由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两家联合派出,并对它们两家负责。第二,探索建立了中央和省市区互动的巡视工作机制。最初,巡视工作以中央为主。到2001年9月26日,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要逐步建立巡视制度,把下一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廉政勤政情况作为重要内容,进行监督检查。”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第三,巡视范围在探索中逐渐扩大。当时,全国共有31个省(区、市)。从1996年到1998年,中纪委先后组织了7批巡视组到18个省(区、市)和中央部门进行巡视,平均每年不到3批巡视组,被巡视的省份只有6个。到2001年,中纪委、中组部派出3批巡视组对8个省(区、市)进行了巡视,派出巡视组的数量和被巡视的省份均有增加。第四,巡视工作的内容在探索中不断增加。起先,巡视组的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监督检查被巡视单位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的情况;二是监督检查被巡视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后来,又增加了一项,检查贯彻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情况。第五,巡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度不高。在这个阶段,中央尚未制定统一的巡视工作条例。尽管如此,这一阶段的初步探索为后来完善巡视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进入21世纪,以2002年11月胜利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为标志,巡视被正式确立为党内监督制度,巡视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轨道。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③《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7、192页。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完善巡视制度。”④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⑤《中国共产党章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巡视制度之所以不仅写入了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而且写入了十七大修改后的党章,正式成为党内重要监督制度,其主要原因是:第一,进入21世纪以来,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窝案串案增多,面对严峻、复杂的反腐败形势,必须形成及时发现、揭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有力机制。2000年12月26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中纪委第五次全委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有一个现象很值得我们注意。现在揭露的某些触目惊心的大案要案,实际上已经存在好多年了,却迟迟未能发现,结果愈演愈烈,造成了严重危害。有的地方和部门长期存在团伙性腐败活动,涉案人数很多,活动范围很大,也迟迟未能发现。还有,有的干部刚刚提拔上来,或者刚刚经过考核考察和‘三讲’教育,就发现有重大问题”,“怎样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形成及时发现、揭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有力机制,要作为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来研究”。⑥《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7、192页。而巡视制度重建以来的实践证明,巡视是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及时发现、揭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一个有力机制。第二,经过前段时间的探索,在巡视制度建设上已经积累了初步经验,对巡视制度在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2005年12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中纪委第六次全委会工作报告时强调:“巡视工作是行之有效的做法,有预警作用,可以提供案件线索,可以防止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发生,是一种有效监督的形式。巡视范围扩大到县(市、区),很好。要加强对这一级巡视工作的指导”。“巡视制度好,特别是在关口前移、注重预防上有效果。要注意总结经验,不断改进,重视巡视成果的运用和跟踪检查”。①罗孟涵主编:《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概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6,237-238、326页。正是因为通过前一阶段的实践探索,既看到了巡视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重要作用,又发现了巡视制度建设有待完善,所以在党的十六大以后进一步加大了巡视工作的力度。
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是巡视制度正式确立和逐步完善的阶段。这个阶段巡视工作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注重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巡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2003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首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对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建立巡视制度、开展巡视监督,作出了明确规定。同年,中央纪委常委会专门讨论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的意见》。2009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7月22日印发执行。该条例对巡视机构设置、工作程序、人员管理、纪律与责任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同年,中纪委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省(区、市)巡视工作的若干意见》,就解决省(区、市)巡视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提高巡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提出明确要求。
第二,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对巡视工作的组织领导。党的十六大以后,从中央到省市区,逐步建立健全了党委统一领导、纪委和组织部指导、巡视机构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的巡视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成立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向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其日常办事机构。办公室设在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设立巡视组,承担巡视任务,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并报告工作。巡视组设组长、副组长、巡视专员和其他工作职位,实行组长负责制,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
第三,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拓宽巡视的对象、内容和范围。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央巡视监督的对象是省部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省、自治区、直辖市巡视监督的对象是厅局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巡视监督的内容包括:(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决定的情况,特别是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情况;(二)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三)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自身廉政勤政的情况;(四)选拔任用干部的情况等。从巡视范围看,中央巡视坚持把重点放在对省(区、市)的巡视,与此同时,有选择地开展对中央国家机关、中央所属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央金融机构等的巡视;省级党委巡视坚持把重点放在对地(市、州、盟)的巡视,并逐步延伸到县(市、区、旗),与此同时,有选择地开展对省直机关、省属国有企业和高校的巡视。与初步探索阶段相比较,这个阶段的巡视对象、内容和范围都有所拓宽。
第四,着眼发现问题,创新巡视工作方式方法。2004年6月25日,时任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在全国巡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巡视组要了解地方或部门的好做法、好经验,但更主要的是发现问题,帮助被巡视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查找不足,改进工作。如果巡视组到一个地方或部门巡视后,没发现什么问题,离开时间不长,那里的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就暴露出来大问题,这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没做好,走了过场。”②罗孟涵主编:《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概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6,237-238、326页。为了深入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切实发现问题,各级巡视组在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主要有听取情况汇报、列席会议、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以及向有关方面了解情况、查阅有关资料、问卷调查、接受来信来访,等等。一些巡视组在实践中探索出一些新的好的方法,比如,根据不同的谈话对象确定不同的谈话方式,进行必要的暗访,利用高科技手段拓宽信息渠道等等。
第五,由于巡视工作总体上还处于积极探索、逐步深入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巡视工作重视不够,工作发展不平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把握工作重点,了解掌握真实情况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工作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成果运用机制不够健全,督促整改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巡视干部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③罗孟涵主编:《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概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6,237-238、326页。
以2012年11月胜利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为标志,巡视制度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更好发挥巡视制度监督作用。”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5页。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改进巡视工作。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两次听取巡视工作汇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发表重要讲话,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先后6次主持召开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2次在中央巡视工作动员会上发表讲话。2013年6月,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巡视工作的意见》和《中央巡视工作2013—2017年规划》。同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对巡视工作作出新的重要部署,决定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②《“三部曲”唱出新旋律——2013年巡视工作综述》,《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年1月9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之所以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巡视制度,更好发挥巡视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重要作用,主要原因是:第一,鉴于党内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巡视作为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只能加强,不能削弱。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始终是好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一些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③《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人民日报》2013年1月23日。2014年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再次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影响恶劣、亟待解决。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④习近平:《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人民日报》2014年1月15日。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形势,要遏制腐败蔓延的势头,就必须加大巡视工作力度,完善巡视制度监督,提高巡视工作质量。第二,要更好地发挥巡视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重要作用,必须与时俱进,通过改革创新来适应形势任务发展需要。从巡视工作实践看,要最大程度发挥其作用,必须解决“三难”,即发现问题难、反映问题难、推动问题解决难。一是解决发现问题难。发现问题是衡量巡视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从实践看,各级巡视组在这方面做了很大努力,水平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总的看来,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到位,作用发挥还不够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方式方法不够科学有效。目前,开展巡视的方法主要局限在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和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等有限的几种形式。但是,参加座谈会和个别谈话的干部,往往讲成绩的多,讲问题的少;讲正面的多,讲负面的少;讲宏观的多,讲具体的少。而实地考察看到的也都是一些亮点。现有的巡视方式方法尚不能满足发现问题的需要。二是解决反映问题难。发现问题不是巡视的最终目的,这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要迈出第二步,把问题全面、如实、及时反映到有关领导、部门,否则就难以真正最终解决问题。能否全面、真实地反映问题,取决于巡视人员尤其是巡视组长的责任意识。从实际看,巡视人员主要来自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素质是比较高的,大多数能够如实反映问题,但因为没有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影响了巡视干部特别是巡视组长反映问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担当意识。三是解决运用巡视成果,推动解决问题难。巡视成果运用决定着巡视工作的实际成效,是做好巡视工作的关键环节,是维护巡视制度权威和生命力的重要保证。从总体上看,被巡视的地方、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对巡视成果的运用都比较重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成果运用机制还不够顺畅。有的地方对巡视机构的意见和建议不制定整改措施,整改工作流于形式;有的职能部门对巡视机构移交的线索不重视、不解决;有的巡视机构对巡视中的问题整改不督办、不检查,一定程度地存在着重巡视、轻整改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巡视工作的效能。⑤张国芝:《巡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领导科学》,2012年第24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解决这“三难”问题,对巡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更好地发挥了巡视在反腐败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明确职责定位,突出工作重点,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作为主要任务。2013年5月17日,中央巡视工作动员暨培训会议在京召开,这标志着新一轮中央巡视工作正式启动。王岐山同志在3月15日召开的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上强调,要充分发挥巡视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巡视作为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形式和方法,发挥巡视在反腐败斗争中的重要作用,必须认真学习领会贯彻中央要求,知其所向、知其所为、知其所守。知其所向,就是要明确方向,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知其所为,就是要明确目标,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对腐败问题零容忍,找出“老虎”和“苍蝇”;知其所守,就是要明确规矩,牢固树立有重大问题没有发现是失职,发现重大问题不如实报告是渎职的观念,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与时俱进地创新巡视工作,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持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①《坚持发现问题不动摇坚持四个着力不放松——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黎晓宏答记者问》,《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年4月9日。2013年,按照中央要求,巡视工作紧紧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作为主要任务,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巡视对象,突出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监督内容,突出“四个着力”,即着力发现领导干部是否存在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违纪违法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对涉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政治问题公开发表反对意见、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违反政治纪律的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买官卖官、拉票贿选、违规提拔干部等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四个着力”的提出,重点针对违纪违法的线索,巡视工作的定位更精准。2014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巡视工作汇报时再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拓展巡视监督内容,加强对“两责任、一纪律”的检查,即对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情况和执行组织纪律情况的检查;发挥“三个”作用,即发挥巡视的震慑、遏制、治本作用;推进“一个”传导,即层层传导压力,加强对省区市巡视工作的领导。这些新精神,为深入推进新形势下的巡视工作指明了方向。②《坚持发现问题不动摇坚持四个着力不放松——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黎晓宏答记者问》,《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年4月9日。
第二,创新方式方法,最大程度发挥巡视效能。为确保巡视效能的最大发挥,首先,中央对改进巡视方式方法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一是实行“三不固定”,即巡视组组长不固定、巡视的地区和单位不固定、巡视组与巡视对象的关系不固定,组建巡视组组长库、一次一授权。二是在做实做细做足巡视前准备的基础上,巡视组要到领导干部担任过一把手的地方“下沉一级”了解情况,抽查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情况,纪检监察机关派员全程参与巡视,等等。其次,巡视组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比如,加强与被巡视地区单位党委书记、纪委书记沟通,了解哪些人的反映比较多,对哪些人、哪些事感觉不踏实;搞好个别谈话,在保证谈话基本面的前提下,抓住谈话的重点人、重点事,包括刚离开岗位的领导、关键领域和部门相关人员、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办案人员等,从他们那里了解重要信息;向审计和业务监管部门了解情况,拓宽发现问题的视野;对重要问题线索进行深入了解,协调纪检监察机关提前介入。③《“三部曲”唱出新旋律——2013年巡视工作综述》,《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年1月9日。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表明,党中央因势而谋,对巡视工作作出重大改进的决策完全正确。截至2013年11月底,各省(区、市)党委巡视组共完成对69个市(地、州、盟)、480个县(市、区、旗)及77个省直部门和98家省属国有企业、高校的巡视,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领导干部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1879件,其中厅局级和县处级干部线索562件;向组织(人事)部门移交选人用人方面的问题136件。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教育部对直属高校的巡视,以及部分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和中管金融企业内部巡视工作也扎实推进。2013年,10个中央巡视组先后分两轮对20个地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展开巡视,发现了被巡视党组织在“四个着力”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其中有价值的线索比过去增加了5倍。④《“三部曲”唱出新旋律——2013年巡视工作综述》,《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年1月9日。
第三,善用巡视成果,推动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形成震慑,这是党中央提出的巡视工作的主要任务。发现问题,是巡视工作形成震慑的基础;及时处理找出的“老虎”和“苍蝇”,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巡视工作的震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巡视成果要善加运用,对腐败问题要零容忍,凡是发现的问题线索,都要分类处置、严肃处理。王岐山要求,要严肃认真、原汁原味地向被巡视党组织反馈,领导班子成员的问题和线索,除涉及一把手本人的,都要向一把手反馈,并请其签收反馈意见,在两个月内报告整改落实情况,督促其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抓早抓小;有关部门要优先办理巡视移交的问题和线索,及时反馈办理情况和结果。目前,中央纪委已对巡视移交的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立案调查。中央组织部根据巡视建议对有的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作了调整。中央巡视组移交的其他问题和线索,有关部门也正在抓紧办理,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确保巡视成果落到实处。①《“三部曲”唱出新旋律——2013年巡视工作综述》,《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年1月9日。
第四,加快巡视节奏,拓展监督内容。一是加快巡视节奏。常规巡视由每年2轮增加到3轮,2014年前两轮要完成对20个省区市的巡视。二是适当增加力量。在严格控制编制的前提下,通过盘活存量、抽调人员,目前已新组建了3个巡视组。三是拓展监督内容。在巡视中加强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执行情况和执行组织纪律情况的检查监督。四是探索开展专项巡视。专项巡视作为创新巡视方式、落实全覆盖要求的重要举措,从根本上讲,和常规巡视一样,其主要任务仍是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在工作重点上,坚持“四个着力”不变。在工作方式上,重点更突出、程序更简便、时间更紧凑,通过“小队伍、多批次、高频率”的安排,打破常规,更加机动灵活,形成更大震慑。
第五,统筹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工作,形成全国巡视一盘棋。省市区巡视工作是全国巡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一些地方仍存在贯彻中央精神不及时,不适应巡视“新打法”,因循“老套路”,巡视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中央加强了对省市区巡视工作的领导,及时把中央关于巡视的新精神、新要求、新举措传导给地方。一是加强示范传导。发挥中央巡视工作示范效应,用中央巡视组的做法及其所取得的成果,为省区市巡视工作提供示范和参考,带动省区市改进巡视工作。二是加强检查传导。在巡视中对省区市巡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督促省区市党委抓好巡视工作。三是加强制度传导。以修订巡视工作条例为契机,完善法规制度,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工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及时提供给地方巡视工作参考,通过制度传导推动改进巡视工作,确保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落实、工作层层到位,形成全国巡视一盘棋的战略态势。②《坚持发现问题不动摇坚持四个着力不放松——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黎晓宏答记者问》,《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年4月9日。
总结中国共产党重新建立巡视制度后的发展历程,虽然时间还不长,只有十多年时间,但是其特点和规律已可略见一斑。
第一,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建设的力度,取决于其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形势的判断,取决于其对巡视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的认识的程度。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要重建巡视制度,并不断改革完善巡视制度、加大巡视力度,主要原因是因为其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为此,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巡视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形式和方法。
第二,最大程度地发挥巡视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效能,必须适应形势任务发展需要,不断改革完善巡视制度。中国共产党重新建立巡视制度后,巡视工作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机构设置、主要任务、方式方法、工作程序、人员管理、纪律与责任等在三个阶段有着不一样的特点,总的趋势是在积极探索中不断改进、完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巡视工作才能适应形势任务发展需要,才能发挥其效能,才能有生命力。
第三,改革完善巡视制度,必须紧紧围绕更好地发现问题、反映问题、推动问题解决这三个重点来进行。发现问题是衡量巡视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了解真实情况、发现重要问题,是巡视工作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责,也是保持巡视工作长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反映问题是发挥巡视工作效能的枢纽。只有把通过巡视发现的问题全面、如实、及时反映到有关领导、部门,才能推动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巡视的根本目的。只有及时处理通过巡视已经找出的“老虎”和“苍蝇”,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巡视工作的震慑和预防作用,才能有效遏制腐败蔓延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