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浪漫主义思潮与感伤情绪
——以庐隐《海滨故人》为例

2014-01-28 08:05余腾腾武汉大学文学院武汉430072
名作欣赏 2014年23期
关键词:海滨思潮故人

⊙余腾腾 [武汉大学文学院,武汉430072]

“五四”浪漫主义思潮与感伤情绪
——以庐隐《海滨故人》为例

⊙余腾腾 [武汉大学文学院,武汉430072]

“五四”浪漫主义思潮在文学作品上表现为感伤与激愤两种情调,而庐隐的小说《海滨故人》是感伤情绪的代表作品,其塑造了敏感而忧郁的浪漫主义形象,表现出浓郁的伤感情绪,展示出时代青年在“五四”落潮后的彷徨迷茫和人生幻灭感,这位悲哀的叹美者如流星一般飘然而过的创作生命,似乎也在感伤地诠释着她那绚丽而脆弱的宿命。

庐隐感伤情绪“五四”浪漫主义思潮

情绪是人性当中生命意志的代表,任何时代的文学都离不开对情绪的感性构建,这常常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因此,当我们承认并将感伤的情绪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时,便会自然而然地从社会思潮中去寻找其产生的根源。18世纪末流行的西方浪漫主义思潮从古典主义的理性束缚中挣脱出来,寻求情感的自由表达和抒发,是情绪展示的全面爆发与泛滥。而中国“五四”浪漫主义思潮正是从西方文学中汲取养料,情绪自然而然地成为时代青年们精神状态的一种展示。汤奇云在《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史论》中认为:“西方浪漫主义的主流情绪呈现为前后衔接的链条式的情绪模式:个人感伤——政治激愤——个人感伤。”①

而作为舶来品的“五四”浪漫主义思潮,与“五四”的时代背景、解放精神和个体的生命体验紧密联系,犹如猛虎一般冲破了几千年的封建礼教牢笼,进行着一场全面、彻底的反抗与革命。“五四”浪漫主义思潮如果以感性的情绪来划分,主要可分为两类,即激愤的浪漫主义和感伤的浪漫主义,前者主要与救亡图存的革命使命和民族激愤相关,后者则主要与时代背景下的个人生命体验和生存环境与状态相关,特别是“五四”高潮跌落后,那些梦醒后无路可走的浪漫主义青年,开始陷入迷茫彷徨、归依无所的宿命之中,而庐隐的自传体小说《海滨故人》正是“五四”浪漫主义小说中表现青年们感伤情绪的代表作品。

一、感伤情绪的发生缘起

庐隐原名黄英,是一位才华横溢却红颜薄命的女作家,在她短暂的生命中共创作了11部小说作品。而她的创作取材与审美追求,几乎都来自一种对流离命运和感伤世事的书写,她曾自称是“悲哀的叹美者”,在人世间追逐至悲至美的心灵是其生命的全部意义。《海滨故人》是庐隐的自传体小说,也是一部深深笼罩着感伤情绪的回忆录,在这部小说中出现的许多角色都是庐隐身边亲友的真实写照,作为在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创作和诞生的文学作品,小说中的感伤情绪与庐隐的个人经历和“五四”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庐隐出生在一个封建社会的旧家庭中,她的父母在拥有了三个儿子之后,迫切想要一个女儿,然而庐隐的诞生并没有使其成为幸运的宠儿,母亲一直执拗地认为是她的出现夺走了外婆的生命,她的诞生正如潘多拉的盒子只会给家人带来灾难,于是父母决定将她送给奶妈抚养。童年遭受遗弃的庐隐,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成年后走出师范学校的庐隐,工作不顺,漂泊无所,在遭受生活和工作中一系列抛弃和利用的摧残后,她逐渐对这个世界心灰意冷。好友石评梅的骤然离去和自身婚姻的不幸,最终给庐隐在精神上造成了致命的打击,使其陷入悲哀的深渊之中而不能自拔,后因难产香消玉殒。庐隐在短暂的人生旅程中所经历的一切,使她的文学作品自然而然地密布着感伤的浓云,而这种个体的生命体验和精神状态,正迎合了“五四”浪漫主义思潮中主观情绪自由表达的需要。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曾这样诠释感伤:“感伤成了这时期新文学的一种精神标记,映照着‘五四’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心理。新思潮唤醒了广大青年,大多数人觉醒后又一时找不到出路,在十字街头彷徨;现代意识促使他们追求人生价值和美好的理想,而黑暗现实的压迫又往往使他们感到人生苦闷与失望。”②的确,庐隐的《海滨故人》讲述的正是“五四”落潮后,一批梦醒了而无路可走的浪漫青年们,在浪漫主义的热情受挫后重新估量这个世界的过程,以及他们逐渐陷入孤独苦闷、彷徨于无地的心灵历程,这种感伤苦闷的基调与“五四”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二、庐隐式的浪漫主义感伤特征

感伤不隶属于某个特定的时代和历史时期,它是一种普遍的心理情绪,中国古代文学中也有带感伤色彩的诗词和骈赋,每个时期的感伤情绪都有其产生的合理性和独特性。庐隐的《海滨故人》是“五四”浪漫主义思潮在感伤情绪上的典型代表作品,作为一位“五四”时期具有怀疑和反叛精神的时代女性,庐隐不仅继承了“五四”浪漫主义小说主观情绪全面化和时代病突出的基本特征,而且在文体选择、意象表达和精神气质上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不仅是其女性独特心理历程的剖析和展现过程,也与其个人生存状态和生命体验相关。

(一)自哀自怜的孤苦形象

庐隐不幸的身世和坎坷的遭遇所造就的敏感、倔强而又脆弱的性格,反映在小说创作中则表现为主人公对人生、爱情、婚姻的彷徨与苦闷。《海滨故人》是庐隐的自传体小说,女主人公露莎是其本人的化身,在小说中露莎自述的身世经历也是其童年生活经历的影射。小说讲述了露莎童年时饱受冷漠环境的熏染,形成了孤僻倔强的性格,而露莎天性极富于感性,是个智情不调和的人,这正是庐隐本人的经历写照。然而庐隐在小说中不以人物情节取胜,而以情绪为主线,将感觉、情绪、体验真情流露,使小说的情感纯粹而真诚。正如庐隐曾谈到,她拿起笔和放下笔的心境不同,拿起笔是面对自己的写作,故而她只能选择对自己真诚,将自我的情感情绪全面展露,这也是庐隐对文学的自我认识和解读方式。小说从几个同窗好友的海滨欢聚写起,叙述她们友爱的同窗生活,后来世事变更,好友各奔东西,聚散不定,相遇遥遥无期,小说主人公露莎开始思索人生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害了哲学病,陷入了苦闷的爱情漩涡中。在抵挡了一系列谣言的攻击后,爱情达到了虽无形式的结合,却能心心相印的精神高度。最后露莎离经叛道,在海边建造小庐,远走高飞。小说整体上罩着一层伤感的面纱,例如在主人公露莎情绪的转变上,作者多次着墨进行描述。在第一章中作者感叹“多情,最没情就是露莎了”,在遭受情感挫折之后,“活泼的露莎从此憔悴了消沉了”,“接到信后,只感到万种凄伤”,“干枯的世界,除了精神上,不可制止的情的慰安外,还有别的可滋生趣吗?”③将露莎的心路历程和细微的情绪变化,毫无保留地展露出来。庐隐在创作《海滨故人》的过程中积淀了太多的爱憎情仇,通过对爱情、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的执着追求,和梦想破灭无路可走的悲剧展示,诉说了一颗悲苦的心自哀自怜的孤苦,无尽的伤感已透入骨髓,这是庐隐将伤感情绪诉诸艺术的自觉追求。

(二)宣泄式的散文化篇章

在文体选择上,庐隐宣泄式的话语方式也决定了她的文体,即一种无结构的散文化篇章,随情绪着笔,并多次使用第一人称的书信和日记直抒胸臆。正如茅盾在《论庐隐》中谈及:“庐隐作品的风格是流利自然。她只是老老实实写下去,从不在形式上玄奇斗巧。”④当情绪爆发时,她不惜借助大篇幅文字进行诉说和抒发,而亲友之间的书信往来是这部小说中情绪转变和情感抒发的重要线索。《海滨故人》中的人物通过书信联络感情,叙述自身经历和分享对世事人情的感受;通过写作日记记录成长,反思自我。而书信交流的频率和回复速度,也时时刻刻影响着群体中每个人的情绪和感受。再者,日记和书信成为了这些从“五四”思想解放中觉醒的时代青年们进行哲思和玄想的阵地,女主人公们不放过身边任何可以引发她们进行人生哲学思辨的事物,在书信和日记中抒发感受和发表议论。例如,在露莎母亲去世期间,露莎觉得自己更没牵挂了,把从前朋友们写的信拿出来一封封看过后,一把火烧了,此时的她已有万念俱灰之意,含泪给梓青写了封信哭诉:“人生朝露,而忧患偏多,自念身世,怆怀无限!阿母死后,益少生趣。沙非敢于造物者抗,特雨后梨花,不禁摧残,后此作何结局,殊不可知耳!唯沙经此折磨,灰冷之心,有无复燃之望,实不敢必。此后惟漂泊天涯,消沉以终身,谁复有心与利禄征逐,随世俗浮沉哉,望梓青勿复念我,好自努力可也。”⑤这种书信体的形式,加上文言句式的排列和感叹词的烘托,在渲染浓厚的感伤氛围中创设出人物无边无际的苦闷与哀愁,将读者带入了一种与古人相通的哀切动人的古典意境中。但是,总体而言,这种散文化的叙事结构残缺不全,人物塑造上缺乏行动等,使得这篇小说读起来不是那么贯通。

(三)浪漫缥缈的意象烘托

在进行情绪渲染的手法上,庐隐运用了很多浪漫的缥缈朦胧的意象,来烘托一种淡淡的忧伤的情调,给小说笼罩了一层薄薄的面纱,既具有一种古典浪漫主义诗意的优美,又具有神秘感和压抑感。冷月、幽窗、疏星、泪水、大海、堤岸等是庐隐经常运用的意象,它们在不同的环境反复出现,融情于景,或是烘托个人情感,或是隐喻某种情绪,总体上都和作品悲伤的基调和人物感伤的情绪相关。例如云青在和父亲谈话后,“怔怔望着窗外柳丝出神,觉得有无限怅惘的情绪,萦绕心头”。露莎回到上海后思念梓青,接到对方来信后,只感到万种凄伤,“西方的艳阳余晖,正射在玻璃窗上,由玻璃反折过来”。窗这一古典意象连续出现,庐隐有意借助窗的隔阂感和朦胧感,来暗示人物所处的无助的境况和情绪上的低落,烘托感伤的环境氛围。观照“海滨”二字,大海和堤岸的描写也多次在文中出现,特别是故事出现转机和人物情绪出现起伏之时,在文中不同场合中烘托人物情绪的走向,例如露莎乘船回家探望重病的母亲,触景生情,“那堤上长满了碧绿的青草。海涛怒啸,绿浪澎湃,但四面寂寥。除了草底的鸣蛩,抑抑悲歌外,再没有其他的音响和怒浪骇涛相应和了。”“在江里时,江风尖利,望着那奔腾的江浪,只觉到自己前途的孤零和惊怕,若果这时明白指示她母亲已经不在人间了,她一定要借着这海浪缀成的天梯,去寻她母亲去。”⑥海涛怒啸、寒风尖利,再加之寂寥的周遭和内心的孤苦无依,个人在天地间显得如此渺小而无助,这样的环境描写使得小说的感伤情调更趋浓重,露莎心中的苦涩与惆怅不言而喻。这种感伤氛围与情调的创设,借用庐隐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诠释为:我简直是悲哀的叹美者。

(四)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

庐隐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具有女性天然的思维方式,更加敏感感性,更善于从自我生活出发去展示世界,对于女性而言,这种自传体小说则具有反抗现实、自我认同和自我治疗的功能,其作品常显现为一种感伤的哲学情怀。《海滨故人》中的青年们受到“五四”思想解放的影响,大胆追求人生的价值,渴望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追求精神上的相知相守和美好自由的生活。但是,由于社会制度和传统文化对人的强烈束缚仍没有完全解禁,她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追求远远超于世人们所能接受的程度,残酷的现实使她们感到迷惘痛苦。因此,这批“五四”女性知识分子往往染上了时代病即哲学病。露沙在哲学课的课堂上思绪万千,常常不自觉地思考“人生到底作什么,如何跳出这可怕的圈套,清净一辈子”⑦,然而苦苦思索而不得。在这以后,她变得憔悴了消沉了,并多次犯起这哲学病,在书信中与友人诉说自己对枯寂人生的苦闷和对这大千世界的悲观。这是女性更易于多愁善感的表现,也是由于“五四”解放思潮的时代背景下,知识青年们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在面对封建礼教、旧家庭的束缚,他们无能为力,只能抑郁感伤,苦恼彷徨。而且“五四”落潮,青年们的浪漫热情受挫,陷入了伤感情绪中无法挣脱。但是,从整体上看,这种情绪体验并没有被庐隐上升为更高层次的存在体验,而是大多数情况下,还纠缠于一些具体的现实问题。例如《海滨故人》中的女青年们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引发她们玄思的事物:“看见鸭子在铁栏里游泳,她便想到,人生和鸭子一样的不自由,一样的愚钝,人生到底作什么?听见鹦鹉叫,她便想到人们和鹦鹉一样,刻板的说那几句话,一样的不能跳出那笼子的束缚。看见花落叶残便想到人的末路——死——仿佛天地间只有愁云满布,悲雾弥漫,无一不足引起她对世界的悲观,弄得精神衰颓。”⑧他们的时代哲思和玄想有时具有盲目性,甚至会将死亡的终点作为哲学思辨的终点。并且,这些知识女性们有时误认为痛苦的根源是知识,例如露莎叹道:“十年读书,得来只是烦恼与悲愁,究竟知识误我?我误知识?”“地球虽大,竟无我辈容身之地,欲求自全,只有去此浊世,同归于极乐世界。”⑨思考是否回到过去,是否是知识误我,陷入了这样一个瞻前顾后、彷徨无助的怪圈之中,在伤感的愁绪中不能自拔。

三、“我简直是悲哀的叹美者”

“现代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诗歌创作因为有郭沫若、闻一多而出现了雄伟气,但浪漫主义小说,则总是以伤感、悲情的面貌出现。”⑩“五四”时期的浪漫主义小说以感性情绪的真挚表达和全面爆发推动了现代中国浪漫主义思潮的涌起。庐隐在小说《海滨故人》中塑造了一系列在“五四”解放思潮中觉醒的时代青年形象,在对理想人生和女性命运的思索与求证过程中,流露出浓厚的感伤情绪。客观上这是当时社会运动落潮的历史背景所导致的,表现了梦醒了而无路可走的浪漫青年们孤独苦闷、彷徨于无地的心灵历程,主观上则与庐隐早年的个人经历和她感伤的气质、精神状态息息相关。

庐隐的浪漫主义还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品性,一种个人气质,那感伤的情绪通过苦涩的行文缓缓流出,内化为叹美者与生俱来的哀怜情调。在历史的长河中,她那敏感忧郁而短暂多情的一生,以及她那如流星一般飘然划过的创作生命,似乎都在感伤地诠释着绚丽而脆弱的宿命。

①汤奇云:《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史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79页。

②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③⑤⑥⑦⑧⑨庐隐:《海滨故人》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19—38页,第42页,第35—47页,第24页,第29页,第29页。

④《庐隐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30页。

⑩阎纯德:《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6页。

[1]庐隐.海滨故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2]庐隐文集[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汤奇云.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史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阎纯德.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余腾腾,武汉大学文学院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辑:杜碧媛E-mail: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欢
海滨思潮故人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夏日海滨
那日
第13话 故人
海滨的夏天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2014中外十大思潮(上)
山水路迢迢,故人心不变
船山学复苏与戊戌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