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强 (柳州市博物馆 545001)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每种艺术从产生到发展到永恒,都会受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所有的民族都必须生存在一个特定的自然环境里,并在进行生产生活的过程当中衍生出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文化。壮族服饰是壮族人民在历经社会变迁所产生出来的重要文化,它代表的不仅是壮族,更是中华56个名族的文化结晶。也验证了“自然环境是重要的基础和前提,人文环境与之相适而生,并构成创造和滋养本地域民族艺术的生态环境”这句话的真理。因此,探究壮族服饰的发展必须要结合生态环境。
服饰作为人类一种生理和物质上的需求,最基本的功能是实用。在实用的基础之上它为人类遮羞,显示出人们的审美观,并体现出它在文化上的功能。作为民族标志之一的服饰,在社会发展和演变的历程中,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不同的影响,服饰习俗受到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和影响,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所引起服饰的变迁也十分常见,壮族服饰也不例外。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的壮族,气候类型属于炎热多雨,多山多林,有着众多的河流和沼泽地,生活在这种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下,就必须创造出他们能够适应的农耕生产方式,形成与壮族生存环境相适应的文化模式和文化特质。
壮族服饰讲究的是服装的实用性,服装样式与生活环境相互融合,兼实用和美观于一身,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壮族服饰。壮族十分重视头部装饰,他们或包头或围头,为的是能够在烈日下起到遮光避热的作用,从而避免头部被晒,冬天亦可防止头部遭受寒风吹袭,除此之外还达到了美观的效果。久而久之,习惯成为了壮族人民的一种习俗。由于天气湿热,壮族妇女都喜欢穿着凉爽的短衣短裙或短衣长裙,服饰穿着得体,朴素大方。她们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微宽,头上包着印有色彩鲜艳的花朵或提花毛巾,腰间再系上精致的小围裙。上衣配上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分为对襟和偏襟,有无领和有领。裤脚膝盖处镶上蓝、红、绿色的丝织和棉织阑干。穿鞋也有讲究,劳动时要穿草鞋,并戴垫肩。在赶圩、歌场或节日穿上秀气的绣花鞋。壮族妇女们还喜好戴上耳环、手镯和项圈。服装花色和佩戴的小饰物,各有不同。而这些小小的饰品搭配起来,犹能显现出壮族女子的美。
壮族的祖先在长期农作的经验中得出断发文身的习俗,目的自然是为了能适应这种闷热的天气并且更好的进行打猎活动。着装对一个农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就像不可能让一位身穿长裙的女子去爬山一样,壮族人民对服饰也有诸多要求。作业时男子皆穿短衣短裤,发型也要剪短,若不这样穿拌将会影响农作的效率。壮族的对襟衫、右衽或宽裆裤、百褶裙,多为宽大的形式,宽松,则更加自然,更加适合劳作。壮族先民的服饰随着社会的发展处于变化之中。在不同的历史时代,由于经济的发展而促使服饰增添了时代的色彩,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持色和地方色彩的服饰。
总体来说,服饰的产生表现出人类为了生存不断发展的必经过程,那么与自然融合就是历经这一过程的必要条件。生活在这样的自然中且容易受气候的影响,激发了人们对服饰作出改变的灵感和动力,同时,在大自然给予人类丰富的可用资源的恩惠下,提供了帮助。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适应大自然改造环境的意识,用行动去实现服饰的改变,使得服饰有了丰富多彩的变化。
民族服饰穿梭于历史和现代社会,曾有过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会根据时代的变迁而更改,富有生命的意义,我们称之为“变服改饰”。人类社会中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着的,而壮族服饰的变化则离不开民族、阶层和社会的变化。人们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进行不断的调整,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统治者正确的决策引导着人民和国家的走向。壮族是个热爱学习的民族,他们借鉴其他民族的优良传统并结合自身良好的体系,使整个民族发展至今。其间,壮族和汉族的联系密不可分,早在多年前他们相互交流,也受到彼此文化的影响。服饰进一步发生改变。他们适应了这个生态环境,更是了解了发展的关键是在于扬长避短。
从历史上看,由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服饰变迁是一种普遍现象。壮族支系较多,历史上的分合迁徙导致的变服从俗之事时常出现,或者因与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互动引起的变服改饰也相当常见。或者可以说,壮族服饰如同壮族文化。是各民族互相渗透及影响而生成的。汉唐以来,尤其是近代以来,壮族大量吸纳与融化了各民族外来文化的优秀结晶,才得以演化成今天的服饰文化。为适应新的自然环境或人文环境,或变服从俗,或易装改饰,表示对新环境的适应或对新文化的认可。历史上,壮族与我国各民族有过几次比较大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其中与汉族的交流更为频繁,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尤为深刻。这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反映在服饰上。便是壮族与各民族服饰不断地相互影响、借鉴、交汇融合,兼容并蓄,这种服饰交流中的改服易饰多非强制,而是民族服饰的自然选择与吸收。
随着科学经济的发展,落后的传统文化承受着巨大考验。这也意味着某些文明正在悄悄流失,这也是提醒人们要懂得追远的道理,祖先们在过去的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不可取代的。因此古老文化显得尤为珍贵。特别是那些看不见的文化,如语言、技术等。壮族妇女心灵手巧是众人皆知的,她们十分擅长纺织及刺绣,经由她们的双手织出来的壮布和壮锦在世界上都以精致的图案和色彩艳丽而著称,另外还有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赞赏。因此到壮族地区游玩的旅客们皆要买些小玩意作为纪念物来观赏,也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历史发展到至今为止。人类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文化也朝着国际化的趋势前进。进而出现了以西式服装为职业装,而以民族服饰的变异为新奇、新潮时装现象,让服饰文化交融得更加透彻。这一点从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汉族服饰的现代特点上不难看出。特别是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壮族在文化、心理等方面都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文化规范受到了动摇,民族自身渴望变革的意识逐步增强,改革开放以后,欧美国家流行的着装在中国已经普遍接受了,并且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许多城镇的壮族同胞也跟上时代系上了领带,街上也可以看见小伙子穿上各种牛仔裤、喇叭裤等流行服装,就连传统的穿着方式也大不相同了。随着各种时尚西服不断冲击,在壮族这一片土地上,引发了民族服饰的巨大变革,人们采用西式服饰,一方面是它们的方便与时尚,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们对经济发达国家文化的推崇与认同。俗语道“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是对崇洋媚外的讽刺,但从心理学上来分析人们确实有崇尚、羡慕、向往的心理倾向。人们之所以能够接受这种变化不光是因为它便于工作,更加表现出了人们对发达国家的人民生活的一种向往。
不难看出服饰出现汉化和西化是因为经济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民族之间交流越多彼此的感情越深厚,对服饰风格以及造型的越来越大、中西方文华融合的速度也会越快,这些会引起更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的产生,如此无限循环,强而有力地推动了各民族、各国家间的服饰的交流,让服饰发展得更为成熟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了服饰的发展方向,国家和统治者的引导也将改变服饰的变异。经济的发展也为壮族服饰增添了更多元素,使其变得更具特色。
壮族服饰的变迁是由多方面的引起的,自然环境是服饰产生与演变的制约性因素。经济的发展决定了文化的延续,作为人类创造的精神和物质成果,文化总是不断发展的,而文化进化的路径一般都是既有传统文化要素的继承,又有新文化要素的产生和发展。因此将壮族服饰与现代生态环境相融合必定能将壮族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黄尚茂.壮族服饰文化研究的新视野——《壮族服饰文化研究》评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6(1):20-22.
[2]过伟.溯服饰源流扬壮族文化——读陈丽琴《壮族服饰文化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4):13-14.
[3]陈德英.壮族传统文化对壮族服饰图案的影响——以壮族宗教文化为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30(1):49-51.
[4]王莘荇.壮族服饰元素及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探索,2011,25(4):120-120,137.
[5]玉时阶.壮族服饰图案纹样的文化内涵[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1):12-15.
[6]杜晶.历史地理环境与壮族服饰关系浅析[J].广西地方志,2010,(3):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