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睿
契诃夫短篇小说《套中人》的文学特色及译本翻译
陈 睿
现实主义批判文学大家契诃夫素以短篇小说著称于世,甚至被人们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出生于下层社会,深深地感受到社会群众的疾苦,习惯用犀利、幽默的语言去揭露、批判俄国社会的丑恶现象,对俄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对契诃夫的代表小说作品《套中人》的艺术特色与主题进行解析,并对其译本翻译方法简要分析,以便更为全面地了解这部经典之作。
契诃夫出生在俄国农奴制度改革的前一年,去世于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一年,英年早逝的他只活了短短的44年。他所在世的这44年恰好是俄国从封建主义专制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阶段,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他作品中的很多内容都反映出当时俄国社会的现状:社会中不断增长的资本主义因素让人们难以去满足传统的封建沙皇统治,在这样阴暗压抑的社会大环境下,人们内心显得焦虑不安,而新旧思想的交替与矛盾让人们痛苦不堪,人们对于生活不断挣扎却又十分无奈……
契诃夫是俄国伟大的小说家与剧作家,他前半生创作的作品几乎全是短篇小说,而后半生则以戏剧创作为主。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出了700余篇小说作品,应当算得上是相对高产的作家。他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在小说创作手法方面,这三人是各有所长,莫泊桑主要是以物衬人,以物叙事,如小说《项链》《珠宝》等作品;而欧·亨利习惯于对故事情节的结构进行创新,如小说《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然而契诃夫擅长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从小说人物经历来展现背后的哲理,如小说《变色龙》《套中人》等。
短篇小说《套中人》算得上是契诃夫创作生涯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主人公别里科夫甚至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受人追捧的文学形象。在故事中,别里科夫整天穿着一个鞋套,打着一把雨伞,习惯于将身边的事物甚至于自己都统统装在套子里,如同过着寄居蟹一般的生活。别里科夫的口头禅是 “千万不要闹出什么乱子来啊!”,不但整天让自己囚禁于苛刻古板的生活中,并且也会认真地监视着周围的人,不愿意他们去做出任何不符合规矩的事情来。可以说,别里科夫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与压抑之中,这种紧张之感夸张到连爱情都难以让他走出那个套子。即便别里科夫对瓦莲卡有着别样的好感,甚至在心中盘算着怎么样跟她结合成美好的家庭,但是当他看到瓦莲卡与哥哥在自己家门口开心地骑着自行车时,别里科夫觉得这样开心的玩耍是十分不成体统的。在内心受到巨大震撼之后,别里科夫与瓦莲卡的哥哥去交谈一番后受到了对方的侮辱,最终在抑郁、绝望、压抑与恐惧中他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作家的创作通常都是取材于生活中,契诃夫也是如此,他习惯从微不足道的生活琐事中获取创作素材,将背后反映出来的社会本质表现出来,进而起到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契诃夫喜欢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物,并且亲身进行体验,然后去体味到背后的别样意义。《套中人》的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一个中学的希腊语教师,从一出场开始就给人一种平凡、渺小、胆怯的印象,甚至像一个奇怪的精神病人——他喜欢在晴天打着雨伞,在耳朵里面塞满棉花,并且把整张脸躲藏在大衣的领子中, “总想将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是在为自己制造了一个套子,进而隔绝了人世,不去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他在生活中更是难以离开各式各样的 “套子”。甚至这些都难以让别里科夫满足,他想将自己的思想都藏于 “套子”中,而这个“套子”就是当时沙皇政府镇压人民的自由文告与法令,别里科夫十分赞同政府所禁止的一切言行规定,对于当局批准开设的 “一个戏剧俱乐部,或者阅览室,亦或是茶馆”,别里科夫都觉得在这些场所里必须要禁止点什么,因此总是大声叫嚷着 “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啊!”。另外,这个极其古怪的人物还想用 “套子”去要挟别人,当周围出现了什么事情或者某些人冒犯了他的顶头上司时,这个整天缩在硬壳里的乌龟就像是被踩到了尾巴,即刻露出凶相来,去要挟别人来同意自己的主张,不然就会 “对上级报告”。正是因为他的存在,学校中 “所有老师都害怕他”,甚至发生了一点事情也害怕 “传到当局的耳中”。在短小的故事中,作者对主人公日常言行进行描写,以讽刺的写作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在当时沙皇政府专制下的忠诚捍卫者的人物形象。这部作品的深刻意义不只是在于契诃夫塑造了别里科夫这个典型人物,而是以他为载体展现出这一时期社会的压抑、黑暗、腐朽状态,借助讲述故事的人口中 “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的感叹,体现了契诃夫对于当时社会制度不合理状况的否定与想要毁灭这样状态的急切愿望。
作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派别的代表人物,契诃夫习惯于借助描写日常生活景象来揭示典型的社会主题,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契诃夫凭借幽默的艺术手法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的丑恶社会景象,而我们从《套中人》中就能看到这一创作特色。从始至终,契诃夫都运用了幽默、讽刺的手法来为读者描述着别里科夫的性格,例如故事开头对于主人公相貌与生活习性描写道:“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即便在晴朗的日子他都要穿着雨披,带着雨伞,并且还要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手中的雨伞平时都要用套子包好,而手表也是要用灰色的鹿皮套子包好……甚至是连削铅笔的小刀都必须要装在套子中。”在描写到别里科夫的丑陋相貌时,契诃夫是这样写的:“那张小脸就像是黄鼠狼的脸”,甚至还 “把整个中学辖制了长达十五年”等。而这些几近夸张、幽默诙谐的描写就塑造出了一个不顾一切扼杀新事物,甚至用尽各种卑鄙手段使得全市人民都害怕的小人物形象,并且依靠这样的人物来呼吁人们必须要一起站起来去改变这个令人窒息的社会环境。
通常契诃夫并不愿意在作品中直接表达自己的主观思想,而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客观的艺术创作之中,用真实的生活场景来说话,可谓是耐人寻味,意味深长。曾经契诃夫谈及自己文学创作时候说道:“人们可以为自己的小说哭泣、呻吟,也可以与自己塑造的主人公来一起痛苦,而所做的这些必须要让读者看不到。体现的态度越客观,那么产生的印象就越铿锵有力,假如我加入了主观的思想,那么塑造的形象就显得模糊不堪。我在创作的时候是充分相信读者的,认为我在小说中缺少的主观内容,他们一定会添加进去的。”在小说中,契诃夫就是遵循了这一原则,并没有添加自己的主观情感,而是以两个猎人的角度在聊天的时候说出了这个故事。
《套中人》作为契诃夫讽刺小说的经典之作,可以充分体现出作者的语言创造能力——不但对于人物的心理活动有着详细生动的描写,而且力求让读者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感受到角色内心的活动状态,可以说,简练的语言中富含着强烈的表现力。在中国译文中,翻译工作者选择了不同的翻译技巧,在为我国读者展现出原文内容的同时,力争凸显出原文深层的内涵。下文就简要分析我国《套中人》译本中的翻译策略。
首先,语态转化的手法。契诃夫在小说中用白描的语言去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而在我国译本中,译者选用了语态转换的手法,从反面着手,让文本更加适应汉语的表达习惯,抑或是凸显出语气语调,进而突出角色的性格。例如在对旁人描述别里科夫性格的语句中,译者翻译成 “很清楚的,上我们家来坐半天并不轻松……”“……而他这样生性孤僻的人与我一起走路也显得并不轻松”。以上两句译文,译者借助了肯定与否定两种语态的转换,突出了别里科夫压抑的心理状态,与旁人是如此格格不入。
其次,加注解释。一般对于原文中出现的隐含原文地区语言文化的内容,需要译者进行相应的文化补偿,去还原原著语言的表现力。例如译文 “伊凡·伊凡内奇有一个十分古怪的复姓:齐木沙——喜马拉雅斯基。这个姓与他这个人显得极不般配,因此全省人人都只叫他的名字与父称……”诸多中国读者对于俄罗斯国家民族文化是不太了解的,因此并不能够很好地理解上面的语句,因此译者对上面的句子作了相应的注释:“旧俄罗斯国家用复姓者多为名人、贵族,伊凡·伊凡内奇是一个普通的兽医,所以不相称。”而对于故事中美丽的小女孩瓦莲卡所说的一句话,译者是这样翻译的:“小俄罗斯人管南瓜叫卡巴克,而将酒馆叫做什诺克……”后面译者注释为:“卡巴克在俄语中的意思是酒馆,但是在乌克兰语言中是南瓜的意思。契诃夫想要用这句话来表现出瓦莲卡俄语说得不流利,不断夹杂着乌克兰语言。”因此能够展现出瓦莲卡不拘一格、随意的开朗性格,而这与主人公别里科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起到了一种独特的反差效果。
我们看到契诃夫创作的短篇小说富有深厚的艺术造诣,为读者展现出一种强烈的文学魅力。不管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还是细腻完整的艺术结构以及深厚的思想内涵,都无愧于契诃夫的 “短篇小说大师”的荣誉。而我们在对其文本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对原著语言认真分析,尽量缩小原著与译文的信息差,进而让我国读者更为深入地领悟这个文学大师笔下的主题内涵。
[1]李明远,孙秀山.简述契诃夫的创作历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2]刘长.畸形的时代 变态的灵魂——契诃夫《套中人》的另一种解读[J].名作欣赏,2005(04).
[3]刘雅悦.设套与解套——小说《套中人》读后解析[J].科技资讯,2011(02).
[4]李明远.浅谈契诃夫的主要作品及其风格[J].现代交际,2010(10).
[5]安春华.从《套中人》看契诃夫创作的现代意识[J].中州大学学报,2009(03).
[6]朱立芳.渗透于人骨子里的奴性与漠然——《套中人》的另一种解读[J].名作欣赏,2007(04).
陈睿(1985— ),女,陕西西安人,研究生,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