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迁
摘 要: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成就倍受瞩目,然而,随之出现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在经济生活中屡见不鲜、屡禁不止,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案件频频发生。为此,本文就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进行分析,揭示其表现形式及其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财务造假;防范措施;表现形式;职业道德;法律法规
一、概述
(一)财务造假的概念。财务造假是指会计从业人员等一系列的相关财务人员本着满足个人需求及其会计主体的经济利益为出发点,在日常经济操作中违反会计人员从业准则,或者借助于法律以及企业准则的不完备之处,打擦边球,对财务信息加以更改,进而达到从中谋取不当利益的目的。
(二)财务造假的特征
1、以管理层为主体的集体舞弊;2、以会计数据信息作为造假的客体;3、造假不能改变企业真实的盈利状况。
(三)财务造假的危害。财务造假的目的在于实现不良动机或者是为获得非法利益,是一种明知故犯的行为。对各方面的危害表现如下:
1、不利于企业健康的生存和长远发展;2、导致会计行业的信用危机;3、破坏市场经济秩序;4、损害有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二、财务造假的表现形式
(一)虚增资产
1、虚增流动资产。企业通常进行财务造假,来粉饰财务报表,使得企业看起来在市场中资本结构比较好、发展趋势良好等等,主要表现为现金造假、应收项目造假及存货造假;2、虚增固定资产。众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中可以看出在建工程项目下作假的居多,这是由于在建工程通常有工期、所涵盖的内容广或者有安装周期等特点造成。
(二)虚增利润
1、虚增收入。上市公司为了在行业当中处于比较优秀的地位,往往要虚构利润,而收入扣除相关费用最后才会形成企业当期利润,为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利润率水平,企业往往虚构收入;2、削减成本与费用。调整企业的利润除了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则是削减企业的成本与费用,将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费用予以资本化进行调节利润。
三、财务造假的成因分析
(一)内部原因
1、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3、财务人员诚信水平低;4、企业筹措资金压力大。
(二)外部原因
1、外部监管体系不健全;2、业绩评价指标不科学;3、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4、相关审计工作不到位。
四、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
(一)企业内部防范措施
1、改善公司治理模式。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机构应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组成的,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股权结构出发,必须改善成员结构,权责分离,形成有效的相互制约、权力制衡机制,分散公司的控制权,优化股权结构和治理机构,分散股权与内部控制制度相结合,确保董事会、监事会的独立性;2、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上市公司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明确职责和权限、明确分工,预防财务造假的发生;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对财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制定会计道德规范,增强会计人员的诚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财务造假现象;4、优化企业各种资源。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企业现有及其潜在的资源,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企业外部防范措施
1、完善会计监管体系。针对目前的会计监管体系,应在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这两方面加强;2、完善业绩评价指标。改变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片面地集中在利润、收益等财务指标上,重视非财务指标的衡量和评价,通过转变业绩评价的观念,从整体效益出发,加强企业业绩评价考核工作,建立激励报酬机制;3、健全现有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压缩财务信息粉饰的空间,增加财务报表附注,进一步完善并严格规范关联交易等的披露;4、加大审计工作力度。在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的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克服经验主义,始终保持着审慎的职业怀疑态度去面对审计业务的每一个过程,要竭力克服依赖于财务经验这一惰性心理。
五、结束语
总体来看,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是一个复杂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它需要全体人民的团结一心和共同参与,防范打击财务造假,净化市场环境,是一项复杂而长远的系统工程,社会各个部门需要将更多精力用于自身应尽的职责之上,完善制度建设,扭转违法违规活动造成的危害,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乃至整体经济体系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义民.财务造假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3,(24): 145-159.
[2]李梅.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造假[J].中国市场,2012,(18): 87-88.
[3]孙美野.财务造假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研究[J].商情,2013,(40): 105-106.
[4]项韶华.会计舞弊的识别与防范治理[J].中国经贸,2012,(22):163.
[5]景刚,郝春临.浅谈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3,(4):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