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身边的数学”培养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2014-01-27 01:29黄远海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10期
关键词:演示示意图

黄远海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探讨在新课堂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提高几何教学课堂效益。

关键词:几何题;演示;示意图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应该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现在学生天天与数学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数学熟视无睹,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那么怎样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不知不觉地感悟数学的真谛呢?在二十几年的初中教学中我一直研究和探讨这个问题。

初中生由于认知的特点,往往不能较好地将理论与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以达到最佳效果,初中生学几何表现得更明显。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几何学习中感受生活呢?

单纯地解几何题还容易一些,没有动不了手的情况,如果放在生活背景中,作为应用题就会不知所云,束手无策了。例如在一次测验中有一题:

“某校建一个喷泉水池,设计的底是半径为4 m的正六边形,池底是水磨石地面,现用的磨光机的磨头是半径为2 dm的圆形

砂轮,磨池底时,磨头磨不到的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当时全班只有2人做对了,多数学生把它当成一正六边型的内切最大圆来解决,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没做,在评讲时,我要求学生反复读题、审题、思考:

1.水池底的半径是多少?磨头的半径多大?是不是一样大?

2.如果磨光机的磨头有4 m,那么这个磨光机有多大?现实不现实?

经过这一过程,学生才得出了错误的原因:没有认真审题,没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以致建立不起相关的数学模型,只是想当然地解题。继而教师提示学生:你们都有透明胶圈,自己拿着胶圈在课本上实际地转一转,看看课本上有哪些地方胶圈转不到,学生转着转着,终于悟出了本题的实质及与正多边形内切最大圆的不同,通过演示后,学生都能正确解出这道题。

在此基础上,我就提醒学生:我们学习几何,不能为学习而学习,要结合生活实际,充分利用身边、手头的工具,像解答圆的相关题型,可以用胶圈、硬币、瓶盖等演示;解答三角形的题型,可以用三角板或剪硬纸板等演示;解答四边形的题,手头的纸张更是丰富,需要什么形状可以剪成什么形状……只要我们肯钻研,勤动手,总能找到相关模型。在具体的演示的过程中,通过形象思维,发展我们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有了这一次具体经历,以后学生遇到相关知识的习题,就能用简易工具进行简单的演示,从而正确解题。

在初中几何中,全等是一大块,折叠又是相关全等及四边形的一类大综合,学生一看这类型就头痛,更不用说解答了,有的干脆不看它,不动它,任你折来折去。现在学生不再讨厌了,甚至还有学生喜欢它。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时候,很多题都是由学生动手得出来的,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了思维,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让他们从乐学到善学的飞跃。

我希望更多的学生从中得到启发,都能利用身边的工具,手脑并举,更好地学好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又离不开数学。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只有把教学与身边的数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数学与生活成为一对教学的伴侣,才能激发起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地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数学教学改革走向成功。

(作者单位 湖北省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演示示意图
先画示意图再解答问题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高中生物教材《生物技术实践》的教学策略
微机课程多精彩受用终生莫忘怀
两张图读懂“青年之声”
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