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素芳
摘 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倡导课前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特别是要做好充分的预设,给学生一个施展个性的广阔舞台。灵动的生成出乎充分的预设之外,是“走预设”还是“尊重生成”?大多时候,“生成”的标签是灵动与精彩,“预设”却只能与禁锢死板为伍,看起来它们是对立的。静下心来想想,其实不然,“生成”和“预设”在课堂教学中相辅相成,更像是一对朋友。“生成”是师生的“即席创造”,它天马行空,不期而至。“预设”以其深厚的底蕴、宽广的胸怀接纳、宽容这份“无法预约的美丽”,故而成就精彩的课堂!
关键词:生成;预设;相辅相成;学具
正如叶澜教授所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给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
教学四年级上册“线的认识”中“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这一知识点时,课前我认真翻阅教材和各类教辅参考,仔细甄别,反复比较,发现还是课本上的方法最好,用一个图钉做点,一些长度、宽度一样的硬纸条做线,图钉从这一叠整齐的硬纸条中间穿过,利用其活动性就可以演示“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接着将一个图钉换成两个图钉,却发现纸条无法动弹了,很好地诠释了“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越比较我越觉得这个方法好,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手与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让学生在做中学”。有了这些理论的支撑,我决定就用这个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明真相。
我和学生都准备了学具,由于进行了预设充分,我信心满满,相信他们的智慧就在手指尖上。
在充满期待的这节课上,我发现不时有同学在悄悄玩学具,
对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心不在焉。运用学具解决这两个知识点的时候,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动手拉拉纸条,并通过比较手中两个学具的异同,总结自己的发现,经过小组成员共同的提炼,最后形成简洁的结论。我开始在组中间巡视,问题还真大,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兴趣点集中在学具本身,或者可以说学具在他们手中充其量是一个玩具,我尝试着指导其中的一些小组,但其他小组呢?
时间在流逝,忽然我的脑海中一个灵光闪现,找一个更能吸引学生眼球或兴趣点的东西来替代或过渡,还要行云流水,不留痕迹。算了,也不管它什么三对照(课程表、教学方案、课堂三对照)了,“同学们,学了这么久,大家可能也累了,轻松一下,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课堂一下子安静下来,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我。“游戏的名字叫‘我送你点,你送我线,规则:我送你一个点,你通过这个点送我直线,看谁和老师的感情最深。动手画下来送给我。”不大一会儿,“老师,我送您2条。”“我送您5条”“我送8条。”“15条”“21条”……数字在不断变大,感情似乎也在逐渐加深,“我送老师无数条!”“我也是无数条。”“对,就是无数条。”……“啊?这么多啊,都把我砸晕了。说说看,怎么就这么多?”学生理直气壮地讲解着他们的理由,我暗喜!然后做恍然大悟状。短短的时间,小组已经总结出了“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孩子们,你们送这么多礼物给我,这份爱我感觉到了,心里真暖和。我决定再多送你们一个点,变成了两个点。”过一个点可以送我无数条直线,过两个点又会有多少条直线呢?抛给学生一个无限的想象空间,迫不及待地验证是他们唯一要做的事情;从情感上说,他们肯定想给已经非常感动的老师一份更大的礼物。教室里静悄悄的,托腮想想、画画、再想想、侧着身子端详端详、皱皱眉、表情开始坚定了……我不动声色地和他们一起经历蜕变的过程。“1条”“1条”“1条”……清一色的“1条”,“老师,我倾其所有,只能送给你一条。”“老师,我送的也是全部,只有一条。”至此,“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已深深扎根于学生心中。“同学们,谢谢你们的礼物。其实感情不是以礼物的有无或多少来定论的,这节课你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以及最后大胆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就是送给我最好的礼物。”
灵动的生成出乎充分的预设之外,是“走预设”还是“尊重生成”?我个人认为,学生真实的学习动态是关乎走哪条道的关键。本节课上如果走预设,会是一节表面热闹、内里空虚的课,会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课堂教学应当是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到过的最美的地方,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因此,我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尊重生成,及时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力求真实与自然,在获得知识与方法的同时,让真善美融进学生的血液。这种对于生命的热情关怀,给作为教师的我带来惊喜,而这份惊喜也会激励我和孩子们不断创新。
要做到充分的预设,首先要深钻教材,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其次是要广泛涉猎相关知识,增加“背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第三是对儿童年龄阶段特征和班级学生学习心理状况的研究,清晰地把握班级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和思维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点和兴奋点,从而能够较准确地洞察和把握学生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的走向,而这三点恰恰是课堂中催生和捕捉有价值生成的前提;反过来,生成的随机性(不可预知性)、动态性、主体性,又提高了预设的可变性、针对性和开放性。它们仿佛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如此看来,它们更像是一对朋友。
“生成”是师生的“即席创造”,它天马行空,不期而至。“预设”以其深厚的底蕴、宽广的胸怀接纳、宽容这份“无法预约的美丽”,故而成就精彩的课堂!
(作者单位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