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周 媛
马与民居马厩从标配到时尚
撰文/周 媛
与马为伍的日子里,马的居住环境自然也是不能被遗忘的角落。
有这样一句俗话,“要想马儿跑,先给马儿吃草”,可见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年代,马匹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当然,不仅仅是得吃草,马儿休息得好,才能助人行万里路。于是,在武侠片里面总能见到大侠们对店小二说,“招待好我的马。”
就像现在的停车场一样,马厩是当年民居的“标配”。
那个时候,尽管所谓的“硬件”条件不够现代化,人们也总会尽力地去为马安置一个舒适的居所。
小时候看古装戏里,常会有这样的剧情——客房已满,英雄们只能拿着细软寄宿马厩一宿,明日再启程赶路。对于没有太多生活经验的我来说,这种经历颇难接受,心里勾勒出的马厩是潮湿且脏兮兮的。那个时候的我,设身处地的为剧中人想象了一番,免不得皱了皱眉头。
当然,我至今仍没有这个机会去住一宿真正意义上的马厩,但至少发现,原来马厩并没有想象中那样让人惶恐。虽然气味是怪了些,但不至于无法立足。干燥、通风采光良好、温度和湿度合宜是马厩的基本要求。
所以,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度;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皇家贵族,在那样的年代,人们都在自己的居所之地,为马匹准备一席之地,也算对他们不断为人类奔走的一种感恩吧。
说如今,除了有马匹的人家以外,马厩已不再作为民居的“标配”。相反,“拥有马厩”这个本身很传统的行为,倒成了一个时尚的事儿,显得很“潮”。
茶马古道,有商人往来,就有客栈;有客栈,自然就有马厩。如今,这一带的很多老房子作为客栈被赋予了新的生机,其中的马厩,也成为了一大亮点。
在束河,有这样一个客栈,主人在保持原有老建筑的形式之余,又在内部装修上下足了功夫,实现了功能的完善和舒适。而其推出的马厩房,正是就着原有的马厩房改造而成,慕名而来的游客众多。
这当然不是这家客栈才有的独创,在整个茶马古道上的很多客栈都沿袭了曾经的建筑元素,保留马厩作为怀古而时尚的卖点。
住在这个老的马厩里,享受着的却是最为先进的设备。忽然想到,或许有匹英雄之马在此小憩。这种场面,单是想,便已豪情万丈,热血沸腾起来。
而在国外,早有人家将自家不用的马厩改造成居住空间。幸运的是,他们的房子是祖祖辈辈这么流传下来的。于是到了新时代,马厩原有的功能已没有了用武之地,一些条件不错的豪华马厩,便借着采光、借着合理的分区开始了不一样的体验。
房屋中的一些旧物,经过新的加工也变得时尚起来:拴马用的套环,演变为实用的挂钩;而笨重的饲马食槽,加装了现代化的排水设施,变成了洗手台……
就这样,曾经的马厩此刻成了人类的居住之所。这里的主人,或许深呼吸一口,还能感受到来自农耕时代的芬芳,然后独自陶醉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