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英
(四川省仪陇县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四川 仪陇 63763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治疗
罗晓英
(四川省仪陇县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四川 仪陇 63763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当前一种比较复杂的急症,主要是指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子宫腔内壁之外的部位。常出现在卵巢、子宫骶骨韧带等一些地方,会严重危及到女性的身心健康,因此,要从多方面探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方式,将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围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体征、诊断以及治疗进行详实的分析,更好的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精准的便利之处。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发生在30、40岁的生育年龄妇女,是当前女性健康的重要的危害疾病,在异位的子宫内膜,尤其是月经周期中受到卵巢激素的影响,就会发生增生或者分泌物改变,这种形态上的内膜组织就会出现很大的播散与转移,形成不同的影响,进而不利于整个诊断与治疗。
1.1 整体概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机制一直有着很多的说法,从当前的研究效果来看,主要存在有月经血倒流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基因学说等,这些学说都是围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制进行阐述的。总的来说,就是对子宫内膜中各种刺激性的盆腔器官,通过淋巴结等组织形式,在输尿管、胸膜、大腿等形成一定的危害性,尤其是在基因的继承上,在于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常合并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的出现,能造成整体功能的下降,从而影响整个身体的变化,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出现[1,2]。
1.2 中医机制
中医认为形成本病最主要的原因是“瘀血”[3],因肝郁气滞或寒湿凝滞或素体脾肾气虚,运血无力或热郁均引起运行不畅,瘀血停滞,阻于冲任胞脉,不通则痛;两精不能相合则不孕;瘀血不去,新血不能归经,故月经量多,经期延长。
2.1 中医诊断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血瘀证,这种症状会伴随着整个过程。在临床症状的分析中,血瘀证与其他症状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体的病状,尤其是在痛经发生的时间、性质、部位以及出血量、色彩等形式,就会形成属肝郁血瘀,寒凝血瘀,气虚血瘀,肾虚血瘀,热郁血瘀的不同类别,从而形成相应的诊断标准[4]。譬如,在气滞血瘀的症状中,可以采用有效的诊断模式,对于整个主证的表现来看,就会出现有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行不畅有块,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或不孕,经前乳房胀痛,两胁胀痛,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等现象,因此,对这种诊断可以采用有效的治疗措施,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相应的诊断治疗方式,本病多为情志不舒,肝失条达,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阻滞冲任,不通则痛,故经前经期腹胀痛;属实证故疼痛拒按;血块排出,瘀血减轻,气血暂通,故胀痛缓解;瘀血阻于冲任,冲任不能相资则导致不孕。
2.2 诊断标准
①有继发性进行性痛经和不孕史,常有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性交痛及大便坠胀等。②子宫可稍增大、后倾、有粘连,子宫骶骨韧带、子宫直肠窝或子宫后壁可扪及小硬结,触痛明显。阴道后穹隆可能见到紫蓝色结节,附件处可扪及与子宫相连的不活动的囊块,有轻压痛。③腹腔镜或剖腹探查可协助诊断。
2.3 症状表现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随病变部位、范围及演变过程而不同。主要表现为:①痛经:常为继发性。痛经和局部前列腺素增高有关,在异位内膜组织中合成PGF2及PGE增多,而排出减少,代谢灭活减慢,以致局部蓄积和腹水中PG增多。在局部内膜结节中PGF2。过高可诱发局部炎症,刺激激肽(kinins)的产生,使局部痛觉过敏。经期中,溶酶体破裂和出血,释放大量PGF2,疼痛加剧。疼痛发生在下腹及腰骶部,可以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有性交疼痛。少数患者的巧克力囊肿在行经期间发生自然破裂,产生突发性脐周或下腹剧痛。②月经异常:表现为周期缩短,经量增多,或经量少而经期延长,经前点滴出血等。这与卵巢间质受异位内膜的侵犯或卵巢周围重度粘连影响排卵有关。
3.1 综合治疗方式
通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综合研究,尤其是在激素影响的状态下,可以采用激素治疗的方式,对于病情较重的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在定期随访的基础上,对于患者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早期的患者,在病情相对较轻、症状较弱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随时观察、随访的方式,如发现病情加重,可以采用其他的治疗方式。从中医与西医治疗的角度来看,尤其是在激素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假孕疗法,也就是口服避孕药造成类似妊娠的人工闭经方法。常用的药物有乙酸孕酮、安宫黄体酮、甲地孕酮、18甲基炔诺酮等,均可用于治疗本病,一般常用剂量为避孕剂量的4倍以上,并辅以一定量的雌激素,常用炔雌醇,以防止子宫内膜脱落出血,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3.2 中医疗效
根据不同的体质特征,尤其是活血化瘀治疗的方式,从疏肝理气,温经散寒,益气补肾,清热消癥等角度出发,形成相应的治疗方子,可以采用相应的治疗模式。药方为:当归20 g,赤芍15 g,川芎10 g,桃仁15 g,红花15 g,枳壳15 g,元胡15 g,灵脂15 g,丹皮10 g,乌药15 g,香附15 g,炙甘草10 g。
通过详实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采用激素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临床护理等相结合的治疗方式,更好的实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详细诊断,在标准化的治疗中减少病情以及并发症的出现,从而形成更好的治疗效果。
[1] 赵爱荣.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8例治疗体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27(4):44.
[2] 贾正玉,杨树君.足月妊娠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巧克力囊肿)1例[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9(4):F0003.
[3] 张孝艳,乔玉环,郭瑞霞,等.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5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13(7):32-34.
[4] 刘丽敏,薛霁.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功能的变化[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666.
R711.71
A
1671-8194(2014)20-03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