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丽萍,唐红燕,贾 平,李 倩,刘 悦,张建珠
(普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云南 普洱 665099)
甜菜树[Yunnanopilialongistaminea(W.Z.Li)C.Y.Wu et D.Z.Li)]系山柚子科(Opiliaceae)甜菜树属(Yunnanopilia)植物。灌木或小乔木,主要分布于云南红河谷流域,于海拔1 000-1 400 m的河谷密林、石崖缝隙间常见,云南省东南部和邻近的广西西南部也有分布。是分布地一道美味的野生菜肴,每年3~8月人们采其嫩茎,做汤、炒食或腌制,味道鲜嫩爽口,一直是一种非常受人们欢迎的特色野菜,其市场价格远高于一般栽培蔬菜和野生蔬菜,且供不应求。由于其分布地域窄,分布数量少,且生境苛刻,对其研究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甜菜树的发现最早报道于1989年云南植物研究第十一卷四期[1],李文政以我国新纪录属甜菜树属首次报道了在云南元江发现的长蕊甜菜树,当时定名为:Melientha longistaminea W.Z.Li,并说明了其与甜菜树Melientha suavis Pirre的形态区别。在1993年广西植物十三卷一期[2],陶德定以台湾山柚属—山柚子科一个新组合的文章对李文政先前报道的长蕊甜菜树作了修订,将置于甜菜树属Melientha下的长蕊甜菜树改隶属于台湾山柚属Champereia,重新组合为四数台湾山柚Champereia longistaminea(W.Z.Li)D.D.Tao。2000年云南植物研究第二十二卷三期[3],吴征镒、李德铢又以一个全新属—甜菜树属Yunnanopilia重新定名了云南产长蕊甜菜树,即:甜菜树Yunnanopilia longistaminea(W.Z.Li)C.Y.Wu & D.Z.Li,沿用至今。并阐述了甜菜树属Yunnanopilia 极有可能是Lepionurus、Melientha、Champereia三个单型属的祖型,是山柚子科一个古老的单型属。
灌木或小乔木,高2.5~7 m,胸径8~16 cm;小枝灰绿色,具白色皮孔。叶互生,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基部宽楔形,先端渐尖或具短渐尖,全缘,具泡状体,干时两面具皱纹,羽状脉5~8对,叶柄长3-5 mm。圆锥花序腋生,或生于小枝或老干上,长3.5~6.5 cm,被微柔毛,基部具8~12枚总苞片,小,长宽约1 mm,早落。花两性;花被片4,卵状披针形,长1.5~2 mm,外面被微柔毛,开展;雄蕊4,与花被片对生,并与花被片近等长,花丝长1.5~2 mm,花药近球形,药室纵裂;药隔突出,花盘浅4裂;子房半下位,陷于肉质花盘内,柱头及花柱不显。核果椭圆形,较大,3 cm×2 cm。
分布于云南红河谷地区海拔1 000~1 400 m的河谷密林中,邻近的云南东南部广西西南部也有分布。
据吴志霜[4]等的报道,甜菜树嫩茎叶中含有丰富的水分、灰分、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质、总糖、总酸、碳水化合物和Vc。粗蛋白质含量远高于荠菜、菠菜和大白菜。Vc的含量也高于荠菜、菠菜和大白菜,粗脂肪和粗纤维的含量也比一般蔬菜略高。另外,矿质元素的含量也比较丰富,其中K的含量最高,远高于Na,这种高钾低钠的特点对于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5];其次是P的含量,P是人体许多重要物质如核酸、磷酯、ATP等的构成成分。经检测,甜菜树嫩茎叶中至少含有17种氨基酸,各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普通芥菜、菠菜和大白菜。尤以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含量最高,这也就是甜菜树食味鲜美的原因了。所以,甜菜树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的木本野生蔬菜。
据研究分析,甜菜树嫩茎叶中的甜味功能因子主要是艾杜醇(iditol)[6],艾杜醇可作为一种甜味剂直接用于食品业,具有安全、无毒、低热、性能稳定、水溶性好的特点,作为食品可避免人体摄取过多的高热量的蔗糖等糖类甜味物质产生的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龋齿,甚至诱发某些癌症等不良后果,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还可以用于生产制备其他产品的重要合成中间体。目前我国艾杜醇的来源主要依靠进口。甜菜树中高含量艾杜醇的发现为甜菜树的应用和开发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刘建军等人[7]对甜菜树嫩茎叶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有一定的清楚作用,但总体抗氧化活性比较弱。
对甜菜树种子刚萌发的根做核型研究[8],结果表明体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2n=20,染色体基数为x=10 ;与报道的其他山柚子科的种类相同,说明该科各属植物没有很大的变异和分化。核型公式为2n=20=6m+12sm+2st。第3~4、7~10条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第17~18条染色体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其余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臂比值大于或等于2的染色体比为55%,最长与最短染色体比为1.58,着丝点端化值T·C值为68.60%,核型不对称类型为3A型。属于比较原始的核型。对甜菜树染色体核型的分析发现,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同源染色体臂比值等方面分化和变异的程度较低。
以长蕊甜菜树不同器官和组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细胞分裂素浓度对芽萌发的影响;同时以长蕊甜菜树的胚乳、胚轴、叶片为外植体,研究在愈伤组织诱导、分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有效浓度范围[9]。结果表明,诱导腋芽萌发的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1 mg/L+3%蔗糖+3%椰乳;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为胚轴;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0.05 mg/L 2,4-D+2%蔗糖+3%椰乳;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1 mg/L IAA+2%蔗糖+3%椰乳。
甜菜树的嫩茎是一道难得的美味野生菜肴,它具有的丰富营养成分使其口感特别、风味独特,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由于其分布地域狭窄,野生甜菜树资源稀少,发现定名的时间较晚,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其关注较少,其研究报道文献寥寥无几。许多基础理论和技术问题,有待于更深人、更系统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甜菜这道美味菜肴逐渐被人们赏识,市场价格节节攀升,其影响力和关注度越来越高,势必会引起一场开发热潮,所以,其繁殖栽培技术,人工栽培产业化,产品生产加工,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等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文政.甜菜树属(中国山柚子科新纪录属)一新种[J].云南植物研究,1989(11)4:407-408.
[2] 陶德定.台湾山柚属(山柚子科)一新组合[J].广西植物,1993(11)3:8-11.
[3] 吴征镒,李德铢.甜菜树属—我国云南产山柚子科一原始新属及其植物地理学意义[J].云南植物研究,2000,22(3):248-250.
[4] 吴志霜,王跃华.野生植物甜菜树嫩茎叶的营养成分分析[J].植物资源和环境学报,2005(14)1:60-61.
[5] Hegsted D M.现代营养学知识[M].4版.侯祥川,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176-191.
[6] 刘锡葵,肖建青.特有野生甜菜树甜味功能因子的分离与鉴定[J].食品科技,2009(34)5:207-208.
[7] 柳建军,许立松,刘锡葵.野生食用蔬菜甜菜树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8(29)8:125-126.
[8] 薛瑞娟,顾志建.云南山柚子科甜菜树属的核型[J].云南植物研究,30(5):540-542.
[9] 师楠.长蕊甜菜树组织培养研究[J].云南农业科技,2011(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