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杭州蚕桑业在都市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2014-01-26 01:45赵维国
当代经济 2014年10期
关键词:蚕茧桑园蚕桑

○赵维国

(杭州蚕种场 浙江 杭州 310021)

浅谈杭州蚕桑业在都市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赵维国

(杭州蚕种场 浙江 杭州 310021)

蚕桑业既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传统产业,也是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是杭州五大特色产业之一,是杭州都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杭州经济的快速崛起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自然资源型、劳动密集型的桑蚕业,只有通过转型升级才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蚕桑业 都市农业 转型升级 可持续发展

我国种桑养蚕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蚕桑业的发源地,可以说其它所种桑养蚕国家,最初的蚕种和养蚕方法,都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中国。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种桑养蚕、茧丝生产和出口国,蚕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上世纪90年代前,在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产业中,茧丝绸产品是国家第二大宗出口商品。在“十二五”初期,我国每年蚕茧产量65万吨左右,丝及丝绵产品总产量达12万吨以上,蚕桑经济收入超过200亿元,蚕农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丝绸工业总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真丝绸商品出口保持在35亿美元以上。

浙江是我国蚕丝业的发源地之一,蚕桑产业是我省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之一,长期以来对农民增收、生态环境改善、茧丝绸工业发展和出口创汇发挥了重要作用。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全省桑园面积稳定在100万亩,规模园区达到60%,蚕茧产量8万吨,优质茧率80%,蚕桑综合产值30亿元,蚕茧初加工产值20亿元,出口创汇18亿美元。杭州素以“丝绸之府”闻名中外,蚕桑业不仅是杭州的传统产业,而且是浙江省的优质茧生产的主要基地。2003年以来,随着杭州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和浙江省“蚕桑西进”工程的实施,杭州市蚕桑业得到了稳步发展。

一、蚕桑业是杭州都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2003年,杭州市出台了《杭州市发展都市农业实施意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从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发展。制定“城市、平原、山区”三个发展圈层,因地制宜地推广农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茶叶、花卉苗木、水产、节粮型畜禽、蔬菜、竹业等六大优势产业和水果、干果、蚕桑、中药材、蜂业等五大特色产业。

从2004年开始,浙江实施蚕桑西进与优化改造工程,调整产区布局,稳定了嘉湖老区,拓展了浙西新区,在浙西南地区的淳安、临安、桐庐、建德、兰溪、武义、开化、缙云8个县(市)启动了蚕桑西进工程,在蚕桑西进战略的八个县市中,杭州市就占了四个。现在,建德已提升了草莓、畜牧、蔬菜、柑桔、茶叶、毛竹、水产、蚕桑、干果、油茶、莲子、中药材等主导特色产业,形成以大同、大洋等为重点的蚕桑生产区域;临安以“东竹西果、南桑北菜”推进区域特色经济的规模化发展,形成以昌化溪和天目溪沿线的河桥、乐平、潜川、於潜等乡镇为主的蚕桑产区;桐庐发展蜂业、茶叶、蚕桑、水果、水产、畜禽、蔬菜等七大优势特色生态产业,重点发展瑶琳、分水、百江、合村四个乡镇,其中分水怡华蚕桑示范园区成为杭州都市农业示范园区;淳安更是成为省“蚕桑西进”工程的龙头,形成“临岐—威坪—梓桐—姜家—汾口—枫树岭—安阳”的百公里蚕桑长廊;同时富阳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集中在洞桥、胥口、万市等3个镇,使其桑园面积、蚕种饲养量和蚕茧产量分别占富阳桑园面积和蚕种饲养量的80%以上,其中洞桥镇桑园面积、蚕种饲养量和蚕茧产量均占全市总量的1/2左右,蚕茧收入已成为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杭州市的“十二五”规划中,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积极发展特色高效生态农业。进一步明确优势产业和主攻方向,将蔬菜、茶叶、果品、畜牧、水产、竹笋、花卉苗木、蚕桑、食用菌、中药材作为杭州市今后重点发展的十大主导产业。在提倡以现代都市农业为发展方向的同时,继续推进“蚕桑西进”工程,要求到2015年,蚕桑面积达27万亩,蚕茧饲养量达44万张,蚕茧产量达2万吨,蚕茧产值达6.3亿元,蚕茧总产值将达8亿元。

二、蚕桑业的良好发展前景保障了杭州都市农业的稳步发展

首先桑园的绿色低碳性。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三废的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气候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按照低碳的要求发展经济,循环利用三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的排放,成为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手段。桑树拥有发达的根系系统,耐寒、耐旱、耐贫瘠、耐盐碱,具有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护田保土,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等生态治理功能。

对一年生桑园和意杨林的可吸入颗粒物、SO2和NO2三项主要指标进行调查,桑园分别为0.1127mg/m3、0.02685mg/m3、0.03617mg/m3,而意杨林地分别为 0.1343mg/m3、0.01958mg/m3、0.02383mg/m3。说明桑园在降低碳的排放和净化空气方面的作用比较突出。每667m2桑园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3t,吸收二氧化硫30kg。因此,充分利用桑生态系统吸收二氧化碳和处理有害工业废气、减少粉尘的功能,在改善大气质量,降低能源污染,提供健康、安全、舒适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将产生积极作用。

其次蚕丝产品的不可替代性。蚕丝具有独特的光泽、优良的染色性、良好的弹性和韧性,在保暖、保湿和其舒适性和保健功能上是其它纤维或加工品无可替代、无可比拟的。随着人们消费意识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天然、绿色、无污染、多功能的蚕丝产品不仅引领国际消费主流,而且国内潜在的消费需求也将不断释放,必将越来越得到市场的认可。

近十年的世界真丝绸商品进出口贸易中,中国占到了世界贸易的80%,浙江占比40%,杭州则占到了其中的25%。在2013中国国际丝绸论坛上,杭州丝绸第一次发布《2013杭州丝绸蓝皮书》,既是给杭州丝绸一个准确的行业定位,给杭州丝绸一个持续发展的清晰方向,也确定了杭州蚕桑业是提高生活品质的朝阳产业。

第三蚕桑产业链的长而完整性。蚕桑业是一个包括种桑养蚕、蚕茧收购、剥茧抽丝、缫丝织绸、印染加工、外贸出口以及桑蚕种子、种苗、蚕药等蚕业物资的生产供应和相关服务等在内的长而完整的产业链,涉及农、工、商、贸各环节,覆盖第一、二、三产业。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较大,所以种桑养蚕、茧丝原料生产以及丝绸精加工等可以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需要进行空间分离。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东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密布。杭州可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不同的劳动力情况和不同的工业化程度发展蚕桑业,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地区就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三、综合开发利用蚕桑资源给都市农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1、桑园的利用

杭州市现有桑园近20万亩,在生长前期以及收获后的稀叶期可以利用秋冬季节间作套种其他农作物。新栽桑园头1—2年树冠矮小,枝叶稀少,可间作早熟黄豆、绿豆;成林桑园利用桑树萌发、生长前期及收获后的稀叶期、落叶期间种萝卜、花菜、青白菜等;用桑树旺盛生长期形成的遮荫环境,栽培生姜、天麻、凤尾茹等喜阴作物。

桑园还可以饲养家禽,桑园养禽具有除草、灭虫、增加有机肥等优点,技术简单易行。如每亩养鸡20只,杂草较对照城区减少50%以上,全年排出鲜粪相当于氮15公斤,磷13公斤,钾7.5公斤,是桑树全年需肥量的30%左右。桑园养禽既能增加蚕农收入,又能增加桑园肥力,真可谓一举两得。

2、桑树的利用

桑树除采叶养蚕外,每年必须进行一次伐条,产出大量的桑枝,桑枝含粗蛋白5.44%、纤维素51.88%、木质素18.18%、半纤维素23.02%、灰分1.57%,是栽培食用菌的上等原料。杭州市淳安县是蚕茧大县,有桑园面积12万余亩,以每亩桑园年均产桑枝条400公斤计,年总量达5万余吨。从2008年开始,淳安县探索用桑枝条栽培黑木耳和秀珍菇等食用菌的新路子,到2013年,仅以利用桑桑枝为原料的黑木耳菌棒就达2400万袋,消耗桑木屑8640吨。实践证明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生产已经逐渐成为杭州地区部分县市的特色农业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表1 杭州市2008-2013年蚕桑生产情况

四、转型升级蚕桑业,促进杭州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种桑养蚕农户和蚕种饲养量逐年减少,伴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从业人口老龄化、蚕桑业规模持续下降(见表1)。

在全面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建设的新形势下,蚕桑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通过转型升级,才能促进杭州蚕桑新发展。

1、从传统农业向科技进步转型升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蚕桑业的发展必须改变过去依靠劳动力密集、土地资源丰富,以扩大面积来增加规模和效益,要依靠杭州人才密集、科技实力强的优势,把蚕桑增长的动力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益上来,重点研发和推广蚕桑新品种、规模化种养技术、蚕桑重大病虫防控和蚕桑资源循环利用及深度开发技术,走资源集约、资本密集、技术领先型的蚕桑发展之路。

2、从小农经济向专业规模经营转型升级

按照都市农业园区建设要求,加快老桑园、低产园更新改造,建设一批高标准现代蚕桑园区。大力发展蚕农合作经济组织,建立蚕桑场养蚕、专业户养蚕等新型蚕桑生产主体,通过合作社建设,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做大做强,提高带动能力。充分发挥龙头蚕桑企业的带动作用,大力推广以订单为纽带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形成规模经营促进蚕桑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成本,从资源粗放的经营模式向资源密集的新模式转变,提高规模效益。

3、从单一种桑养蚕向多元化转型升级

传统养蚕就是种桑—养蚕—售茧,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造成了蚕桑副产物、土地房屋、劳力、时间等很多资源的严重浪费。蚕桑产业必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为突破口,大幅度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产业竞争力。将蚕桑业向林业、畜牧业、食品业、饮料业、医药业、保健业、生物产业、文化产业、木材加工业等行业延伸,充分挖掘蚕桑在生态、休闲、文化功能,进一步开发蚕桑在生态环保、食品保健、化妆医药、生物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拓展蚕桑业发展空间。

[1]杭州市统计局:2009——2013年杭州统计年鉴[EB/OL].杭州统计调查信息网,www.hzstats.gov.cn/web/2014-04-14.

[2]苘娜娜、倪春霄等:杭州蚕桑生态循环经济模式探讨[J].蚕桑通报,2010(3).

[3] 周卫阳:试论江苏蚕桑产业转型升级[J].蚕桑通报,2011(3).

[4]吴海平等:转型升级——浙江蚕业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J].蚕桑通报,2012(1).

[5]封槐松:我国蚕桑业历史辉煌 未来需要我们去努力开创[R].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2012.

[6]沈蔚:蚕桑产业在广西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

猜你喜欢
蚕茧桑园蚕桑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咬破死亡的蚕茧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