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粉妮
健康素养教育对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李粉妮
目的 探讨健康素养教育对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素养教育。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生存质量各指标(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分)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观察组:(83.86±9.62)分比(67.28±7.54)分;(55.37±8.29)分比(42.56±3.47)分;(79.66±8.82)分比(62.58±7.49)分;(72.83±8.69)分比(58.41±5.43)分;(72.51±9.52)分比(62.32±6.91)分;(73.92±9.57)分比(57.38±5.46)分;(70.46±9.61)分比(52.71±5.48)分;(79.52±9.68)分比(65.24±6.82)分;(74.62±8.42)分比(58.95±6.74)分。对照组:(69.56±8.42)分比(67.53±7.45)分;(44.61±4.35)分比(42.47±3.52)分;(65.23±8.47)分比(62.65±7.76)分;(60.29±6.57)分比(58.35±5.41)分;(63.52±8.48)分比(62.14±8.96)分;(58.91±6.69)分比(58.12±5.58)分;(54.79±6.84)分比(53.09±5.43)分;(67.52±7.33)分比(64.84±6.77)分;(60.45±7.85)分比(59.43±6.72)分](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素养教育能帮助慢性病患者提高生存质量,有助于患者身心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健康素养;教育;老年;慢性病;生存质量
目前,慢性病严重危害老年人的机体活动功能,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其家庭经济负担加重,甚至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1]。健康素养是近年来公共卫生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既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目标,也是衡量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结果的指标[2]。因此,加强患者健康素养教育,有助于改善慢性病症状和提高其生活质量。三门峡市湖滨区疾病控制中心对30例住院慢性病患者进行了健康素养教育,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三门峡市湖滨区疾病控制中心2012年5月-2013年2月的老年慢性病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71~85岁,平均(78.35±4.7l)岁;疾病类型:心血管疾病 9例,内分泌疾病15例,呼吸系统疾病5例,脑血管意外1例。对照组男 19例,女 11例;年龄70~84岁,平均(76.18±3.79)岁;疾病类型:心血管疾病12例,内分泌疾病9例,呼吸系统疾病6例,脑血管意外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措施 两组患者根据各系统的疾病给予相应的常规治疗。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入院后根据病情安排床位,病房保持清洁、整齐、安静,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光线充足。新入院患者立即给予测血压、心率、脉搏、体温、呼吸,每日测4次。责任护士填写护理病历首页,并患者进行人院指导。严密观察患者呼吸、血压、心率、瞳孔、神志等生命体征及其他临床表现,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认真制定护理计划。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书面交班和床头交接相结合。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健康素养教育。健康教育时间为4周。步骤如下。
1.2.2.1 慢性病感知教育:针对患者在慢性病健康行为方面的薄弱环节,研究人员制定相应的措施:(1)介绍慢性病的基础知识,使患者了解健康行为方面的各个环节与慢性病的密切关系[3]。(2)向患者介绍慢性病的急性并发症。(3)配合数字和图片给患者讲解各种慢性病的社会影响,让其了解慢性病对自身工作的影响等。
1.2.2.2 健康行为益处教育:告知患者采取健康行为的益处。采用多媒体、发放相关资料,并对患者实施集中培训,利用实例让患者了解到执行健康行为对改善慢性病的有效性。同时帮助患者克服在采取健康行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4]。
1.2.2.3 健康行为可能性教育:经过培训,患者在生活方式上有了新的认识,并且采取健康行为改变了不良行为。帮助患者制订个体化行为计划,对已经采取正确行为方式的患者给予鼓励。另外,通过家属或朋友鼓励和监督患者执行健康行为。
1.2.2.4 健康行为督导:出院后,根据患者各种的病情制定相应的遵医行为,持续督导患者采取健康行为。
1.3 评判标准 采用健康问卷(SF-36)调查者的生存质量[5]。分数越高表示健康状况越好,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 生理功能 生理职能 躯体疼痛 总体健康 生命活力 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 总分观察组(n=30)干预前 67.28±7.54 42.56±3.47 62.58±7.49 58.41±5.43 62.32±6.91 57.38±5.46 52.71±5.48 65.24±6.82 58.95±6.74干预后 83.86±9.62ab 55.37±8.29ab 79.66±8.82ab 72.83±8.69ab 72.51±9.52ab 73.92±9.57ab 70.46±9.61ab 79.52±9.68ab 74.62±8.42ab对照组(n=30)干预前 67.53±7.45 42.47±3.52 62.65±7.76 58.35±5.41 62.14±8.96 58.12±5.58 53.09±5.43 64.84±6.77 59.43±6.72干预后 69.56±8.42a 44.61±4.35a 65.23±8.47a 60.29±6.57a 63.52±8.48a 58.91±6.69a 54.79±6.84a 67.52±7.33a 60.45±7.85a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慢性病已严重威胁老年患者身心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已是目前的紧迫任务。根据医学模式的发展,健康教育对促进身心疾病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重大。健康素养的水平影响患者对疾病的发现与治疗[4],比如高血压患者的早期发现和控制,与饮食、作息、运动、情绪等有密切关系。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措施,让患者自觉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和促进其健康状况,并提高生存质量。我们都知道,慢性病与人们的生活及健康行为关系密切,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能够引起慢性病。大量研究表示,健康素养与不良健康密切相关,对慢性病患者有计划、有组织、系统进行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的操作体系从一般知识的灌输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一对一的个体化服务,有针对性地与患者沟通交流及实施系统化的教育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的能力[6],使其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其生存质量。本次研究在临床护理措施中,针对患者的病情实施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使患者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遵医行为、对疾病的认知等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观察组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素养教育的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接受教育后,充分了解和掌握了健康教育素养知识,而对照组则因未接受健康素养教育而对相关知识了解和掌握得较少。疾病与患者个体健康素养有关,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健康素养高的患者生存质量较高,疾病康复较好,反之则低。观察组患者接受了良好的健康素养教育,养成了良好的健康行为及生活方式,对自己的疾病康复及生存质量有了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从而拥有较高的自护能力。
综上所述,健康素养教育对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马静.持续家庭访视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现代临床医学,2006,32(5):374-376.
[2] 冷静,邓冰,胡艳文,等.贵阳城区老年慢性病人健康状况及社区卫生暇务需求调查[J].贵州医药,2010,34(4):3l1-314.
[3] 黄伟雄.社区综合防治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2009,17(8):664-665.
[4] 罗伟帜.健康教育模式在慢性疾病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7(4):1009-l010.
[5] 耿桂灵,梁涛.自我护理能力的概念和测评方法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6,20(1):4-6.
[6] 饶建荣.系统化健康教育对高恤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0,16(3):42-43.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120
河南 472000 三门峡市湖滨区疾病控制中心(李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