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俊玲 赵红丽 王伟山
(西省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041000)
结核丸辅助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33例
陕俊玲 赵红丽 王伟山
(西省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041000)
目的观察结核丸辅助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包裹性胸膜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抗结核药物化疗、胸腔穿刺抽水及激素,联合结核丸治疗;对照组给予抗结核药物化疗、胸腔穿刺抽水及激素。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遗留胸膜肥厚: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平均胸液吸收时间:治疗组早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在常规抗结核化疗、胸腔穿刺抽水及激素治疗同时配合应用结核丸,能减少治疗后胸膜肥厚粘连,缩短胸液吸收时间,从而提高治愈率。
结核性胸膜炎;结核丸;包裹性胸腔积液
结核性胸膜炎指结核杆菌和其代谢产物进入胸膜腔而机体处于超敏状态,引起的胸膜炎症性疾病,其发生率占胸腔积液的54.8%[1]。近年来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逐渐增多,常规抗结核治疗的效果常常不佳,所以,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已成为结核科医师治疗中较为棘手的问题。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65例,男42例,女23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1岁,平均年龄34岁,全部病例均符合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断依据[2]。
1.2 病例分组
与入选标准相符的患者共65例,其中男性占42例,其他均为女性,人均年龄(35.5±19.3)岁。这一组患者被随机分成了两组,主要依据性别、岁数、胸液量的可比性:治疗组33例,男22例,女11例,人均年龄36.5岁;对照组32例,男20例,女12例,人均年龄34.7岁。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抗结核药物化疗、胸腔穿刺抽水及激素,联合结核丸治疗。对照组给予抗结核药物化疗、胸腔穿刺抽水及激素。①化疗:均采用2HRZE/7HR方案,异烟肼(H)0.3 g/d;利福平(R)0.45 g/d;吡嗪酰胺(Z)1.5 g/d;乙胺丁醇(E)0.75 g/d;如因肝损害或其他原因停用化疗超过10 d者,抗痨治疗延长30 d。②抽液:两组抽液方法相同,根据胸水情况1周1~2次,均不进行胸腔内注药。③激素:强的松30 mg/d,慢慢减少剂量到停药,整个疗程一共6周。
1.4 考察项目
①认真观看与考察并且记下胸液量和吸收时间;②每月摄胸片及B超检查;③每个月要对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进行定期复查;④观察记下结核丸的毒副反应。
1.5 近期疗效判定
治愈:胸水全部吸收,没有胸膜肥厚。显效:胸水全部吸收,遗留轻度胸膜肥厚(限于肋膈角)。有效:胸水吸收,遗留比较清楚的胸膜肥厚(达膈圆顶以上)。无效:治疗过后依然有胸水。恶化:胸水依然存在和(或)出现肺内结核病灶。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两组疗效结果:①总有效率:治疗组(32/33)97.0%,对照组(30/32)93.75.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治愈率:治疗组(30/33)90.9%,对照组(23/32)71.9%,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③两组遗留胸膜肥厚情况(即显效+有效):治疗组2/33(6.0%),对照组7/32(21.9%),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④平均胸液吸收时间:治疗组胸水完全吸收日(15 ±2)d,早于对照组胸水完全吸收日(26±2)d,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⑤治疗组未发现结核丸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包裹性胸腔积液形成的原因有两方面[3]。其一,由渗出性胸膜炎演化而来,渗出性胸膜炎假如胸水遗留的时间较长,大量的纤维蛋白沉淀,胸水的边缘部分会导致胸膜粘连,将中心的胸水包围起来形成包裹性胸膜炎。其二,从干性胸膜炎演化得来,胸膜先产生干性胸膜炎,脏层与壁层胸膜炎表层粗糙、充血,有纤维蛋白沉着,致使二层胸膜间粘连,同时期假如在胸膜粘连地方的中间又侵入结核菌或原有的结核病灶重新活动,在机体敏感性增高的状况下,在粘连的中间产生渗出,由于渗出液的张力较大,把已粘连但不牢固的二层胸膜分离,随着渗出液的增加,胸膜粘连分离的区域持续扩大,慢慢形成了包裹性胸膜炎。包裹性胸膜炎的临床抗结核治疗效果差,本组33例患者均合并有肺结核,配合使用结核丸,临床观察可缓解胸水吸收的效果,增加治愈率。因此,常规抗结核化疗配合使用中药结核丸是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近10余年来临床上涌现出了一些新的治疗手段,如尿激酶胸腔内注射、中西医结合等方法以减少胸膜增厚提高疗效。丁军红等[4]对44例住院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加黄芪40 mL静脉滴注20 d,1次/天,与常规化疗组比较,不仅缩短了胸液吸收时间,还降低了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本组33例患者配合使用结核丸,临床观察可改善胸水吸收的效果,提高治愈率。
结核丸成分:本品主要由龟板、鳖甲、牡蛎、生地黄、熟地黄、百部、天冬、川贝母组成。有滋阴养血,补肺清热,促进肺空洞钙化之功效。适用于肺结核,骨结核。方中龟板、鳖甲、生地黄、熟地黄滋阴养血,补肺清热;百部、天冬、川贝母滋阴润肺,清热化痰止咳;加牡蛎软坚散结,并有促进钙化之作用。综合全方,则能滋阴养血,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故主要用于肺痨之证,亦可用于骨结核。结核丸具有一定的杀菌和抑菌功效,同时又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发挥中医扶正固本的优势,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文献报道结核丸用于肺结核和骨结核的较多,关于结核丸用于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国内尚无文献报道,其促进胸水收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因观察例数较少,需进一步扩大临床应用,以探索基层医院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方法。
[1] 张敦熔.现代结核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 262-263.
[2] 卜建玲,马玙.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现状与研究进展[J].中国防痨杂志,2009,31(1):33.
[3] 谢惠安.现代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318-322.
[4] 丁军红,李俊生,樊勋,等.地奥黄芪注射液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1998,18(9):39.
R521.7
B
1671-8194(2014)14-02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