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塞丁格置入PICC管的应用体会

2014-01-26 04:26王华君江晓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期
关键词:穿刺针导丝静脉炎

王华君 彭 娜* 江晓林

(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中心,重庆 400042)

超声引导下塞丁格置入PICC管的应用体会

王华君 彭 娜* 江晓林

(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中心,重庆 400042)

目的 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结合塞丁格技术行PICC穿刺置管的护理体会。方法 60例需要行PICC置管的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行肘上贵要静脉PICC穿刺置管。结果 60例患者均穿刺成功,其中50例送管直接进入上腔静脉,5例通过调节穿刺针角度后导管进入上腔静脉,2例在第一次送管进入颈内静脉,通过调整患者肢体位置后顺利送管入上腔静脉,3例刺破对侧血管壁,回退穿刺针后调整穿刺针角度成功送管进入上腔静脉。结论 B超引导下塞丁格技术行PICC管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PICC;超声;塞丁格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方法,操作简便、安全,为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通路,减少了化疗药物、刺激性、高浓度药物对血管壁的损伤,减少了静脉炎及药物渗漏等事故的发生,也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1]。虽然目前在临床已广泛应用,但是仍有部分患者由于外周血管条件差,置管困难而影响治疗。塞丁格技术是利用导管针经皮穿刺后送入导丝,拔出套管针后扩皮插入导管鞘,撤出导丝送导管[2]。而在超声引导下的塞丁格技术可以直接观测到血管的解剖位置、周围的组织结构等,具有实时引导,全程可见,并可缩短穿刺时间及减少并发症等优点[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需要行PICC置管患者,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13~82岁,平均年龄(52±11.5)岁,其中老年患者20例,儿童5例,恶性肿瘤35例,患者多为经历多次化疗和长期反复静脉治疗的患者,均采用了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行肘上PICC置管。

1.2 方法

1.2.1 用物的准备

视锐5超声机1台、塞丁格穿刺包1套、PICC穿刺包1套、巴德PICC导管1套、1 %碘伏、生理盐水、2 %利多卡因、无粉无菌手套、1 mL和20 mL空针等。

1.2.2 患者的准备

护士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各指标检查正常,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行肘上PICC置管技术的优点及操作过程中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及置管后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及配合,并在置管同意书上签字。

1.2.3 操作方法

首选右上肢贵要静脉置管,因为贵要静脉管径粗、直、血流量大、回流快,静脉瓣少,分支少,穿刺及留置管道对血管壁的损伤小,有助于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和静脉血栓的发生率[4]。且右侧静脉汇入上腔静脉路径相对左侧较短,右侧肢体活动频繁有利于静脉血液的回流,可避免肢体肿胀的发生。测量从穿刺点经右侧胸锁关节到第三肋间隙的距离,并测量肩峰下15 cm处的上臂围径,以便了解置管长度及观察置管后肢体有无肿胀。充分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用2 %盐酸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根据血管深度选择导针架,持导针架上的穿刺针垂直于皮肤进行穿刺,超声下显示穿刺针破皮进入血管,穿刺成功后固定穿刺针保持不动,降低穿刺针角度,穿刺针与皮肤约15°角,送导丝入血管后,导丝末端外露于穿刺针约5 cm。再次用2 %盐酸利多卡行局部麻醉,扩皮,送导管鞘,退出导丝时,将PICC导管沿导管鞘缓慢、匀速送入,使导管能顺利到达上腔静脉预定位置,撤出导丝,剪掉多余的导管末端接延长管及可来福接头,将PICC管呈“U”型固定于肘上,最后用超声机探测导管是否进入锁骨下静脉、腋静脉、颈内静脉,并行胸部X线检查再次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

2 结 果

60例患者均穿刺成功,其中50例送管直接进入上腔静脉,5例通过调节穿刺针角度后导管进入上腔静脉,2例在第一次送管进入颈内静脉,通过调整患者肢体位置后顺利送管入上腔静脉,3例刺破对侧血管壁,回退穿刺针后调整穿刺针角度成功送管进入上腔静脉。

3 讨 论

PICC置管在治疗肿瘤疾病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能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保护患者的外周静脉,避免化疗药物或高浓度药物对血管及周围组织的刺激及损伤[5]。但传统的PICC穿刺法穿刺针型号大,对于血管条件不理想的患者局部损伤大,穿刺成功率低。置管操作过程以及使用中都易损伤血管内膜及周围组织,从而产生静脉炎[6]。而塞丁格穿刺针小,穿刺时疼痛感轻而且对血管及组织损伤小,穿刺出血量少,降低了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7]。传统PICC穿刺多选择肘关节以下,患者手臂活动时易带动导管在血管内摩擦,刺激血管内膜,损伤血管壁,易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穿刺点周围炎症、导管向外脱出[8]。而选择肘关节上贵要静脉行PICC置管,避开了关节,其解剖位置恒定,走行较直,血管管径粗,血流速度快,导管漂浮在血管内,不易损伤血管内膜,减少了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肢体活动也不受影响,提高了舒适度。上臂平坦,无菌敷料易于固定,易于换药护理,并不影响美观[9]。且相对其他部位肘上出汗较少,感染率较低,从而降低了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超声引导能迅速找到静脉并测量静脉管腔的大小及深度,能够分辨静脉、动脉及毗邻的其他组织,可有效的解决血管弹性差,看不见,摸不到血管的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的难题。而超声联合导针架可以准确判断进针上下及左右角度,提高了定位的准确及穿刺的成功率[10],避免了反复穿刺对血管或组织的损伤,置管过程中可实时观察导管的位置,如有异位,可立即调整导管位置,提高了送管到位率。

综上所述,在超声引导下塞丁格行PICC置管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穿刺成功率高,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肖雪月,周跃,顾红.彩色超声诊断仪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临床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IC):240-241.

[2] 马姗,马容莉,林静.超声引导和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0,25(9):89-91.

[3] Dillon RL,White DE,Muller WJ.The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signaling network:implications for human breast cancer[J].Oncogene,2007,26(9):1338.

[4] 尚立华.血管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的临床应用与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28(14):261.

[5] 苏检云.肿瘤患者PICC化疗护理心得[J].医学信息,2010,5(11): 3244-3245.

[6] 侯彩妍,徐婷婷,王晶晶,等.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方法的比较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105-106.

[7] 李桂莲,刘春梅,田丽梅.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J].医学理念与实践,2012,25(6):699-700.

[8] Stokowski G,Steele D,Wilson D.The use of ultrasound to improve practice and reduce complication ratesin peripherally central catheter insertions[J].Jinfus Nurs,2009,32(3):145-155.

[9] 马华,徐继红.B超引导下的PICC置管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 (1):264-265.

[10] 盘婧婧.B血管超声引导下施行PICC置管术与盲插置管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外医疗,2012,31(20):72.

R445.1

:B

:1671-8194(2014)02-0158-02

*通讯作者:E-mail:jxlzlk@sina.com

猜你喜欢
穿刺针导丝静脉炎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EBUS-TBNA中不同型号穿刺针对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结果的影响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导丝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操作中应用技巧分析
运用Crusade双腔微导管协助开通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一例
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化疗相关性皮肤损害及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导丝定位在乳腺隐匿性病灶切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