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异质性、区域经济增长与引资转型

2014-01-25 05:17李勇辉王丽艳罗理恒
关键词:外商外资区域

李勇辉,王丽艳,罗理恒

(湘潭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

FDI异质性、区域经济增长与引资转型

李勇辉,王丽艳,罗理恒

(湘潭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

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基于地区间产业结构、资源状况以及经济体制等原因,外商直接投资效率并不相同。为此,文章在外资与区域经济增长模型中加入外资质量并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得出各地区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质量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存在差异,即资本异质性会直接影响FDI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作用的程度甚至方向。由此得出,在引资及消除FDI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不平衡过程中,必须要转变思路,即从单纯强调增加引资数量转向提高资本的质量,增加外资的投资产出效率。

区域;FDI;经济增长;异质性;引资转型

外商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一直是推动世界经济急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截至2013年4月底,中国累计实际吸收外资金额1.3万亿美元,吸收外资在全球的排名居第二位,已连续21年保持发展中国家首位,外资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这些年中国吸收外资的布局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进一步快速增长,比重进一步提高。近几年来中国东中西部的外资增长速度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但中西部外资增速已显著高于东部地区。随着外资规模的逐步扩大,中国吸收外资的主要目的不再是为了弥补资金上的紧缺,而是在保证外资数量的基础上,转向提高外资的质量,增加外资的投资产出效率。关注FDI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仅需要关注数量因素,还需要强调质量因素。

现有文献中关于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大多学者都假定外商直接投资是一种同质资本,主要从外资规模的分布差异对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进行相关性研究。然而除了外资规模上的差异外,各地区外资质量上的差异也不容忽视。例如,从外资技术含量角度看,东部地区引资结构中比较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对外开放,中西部地区外资在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投向上与东部地区有显著差距。各地区除了上述外资技术含量上的差异还存在进入方式、来源地以及投资产业等方面的差异。再加上其本身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等条件的不同,很有可能导致这些不同质量的外资对投资地区产生大相径庭的影响。选择与各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宜的外资质量与管理水平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地引导外资转型、提高外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将是下一步的重点。

一、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FDI与经济增长这一课题,国内外众多学者纷纷进行了研究,FD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致上存在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以Blomstrom[1]、Globerman等为代表,认为FDI促进了东道国经济的增长,他们通过建立中国各省份的面板回归模型,发现FDI与经济增长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同时证明了FDI对投资国有正的溢出效应,外资的增加对东道国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作用。国内学者姜磊[2]、吴中兵、李松华[3]等也发现FDI有助于投资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推动其经济的增长。他们通过ADF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为此提供了相关证据。另外一种观点认为FDI对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具有负面效应,Sun[4]认为外商直接投资是引起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即FDI使中国经济增长不均衡,扩大了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沈桂龙、于蕾[5]则基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视角,通过实际数据得出结论,FDI使用成本过高,阻碍经济内生增长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甚至危害国家经济安全。段科锋[6]通过数据分析得出,FDI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扩大产业结构偏差,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一系列负面效应。文翠翠[7]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也得出FDI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从外资在区域间的规模差异及区域自身经济状况出发解释区域经济间的差距是研究的另一个关注点。他们主要从外资在区域间的规模差异及区域自身经济状况研究区域经济间的差距。武剑[8]通过建立多维方差分析模型论证了FDI的区域分布差异不能解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问题。然而魏后凯[9]指出外商投资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和东西差异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贺文华[10]对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FDI对东中西三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同影响。张鹏[11]通过采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得出FDI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十分显著。赵琼[12]分析得出外资会加大中国区域间经济的差距,FDI的区域分布差异将这种差距进一步拉大。陈海艳[13]通过对山东省内各地市数据的研究,发现外商投资是山东区域经济差异缩小的主要因素。

然而对外资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则相对较少,Alfaro和Charlton[14]研究了外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不同特征的外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不一样。Sun从外资特征角度分析了外资企业与中国的文化差异。许罗丹[15]通过调查不同来源地外资企业,发现这些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在技术、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郭熙保、罗知[16]分析了外资特征(例如外资在制造业部门的投资、外资企业出口、外资技术水平等)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邹建华、韩永辉[17]对珠三角地区外资质量与区域经济增长进行了面板回归,分析了什么质量的外资更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本文不同之处在于,对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关注更为强调外资的质量而非外资数量,并通过对中国东中西三个区域的外资质量与其经济增长进行了面板回归,并对各个区域外资特征表现进行了比较分析。依此识别异质FDI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差异性作用,从而为相应的引资政策指导提供经验证据。

二、中国外资质量特征与经济增长的经验事实

(一)外资来源地不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997-2012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10 995.14亿美元,其中港澳台占49.30%,日本占6.63%,美国占5.08%,欧洲占7.34%,韩国占4.48%,新加坡占4.81%。1997-2005年期间其他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明显增加(图1),港澳台资金比例逐年下降。但1997-2012年港澳台每年投资份额占了总外资的一半以上。

图1 FDI来源变化趋势

FDI的来源国(地区)不同会对东道国的R&D、专业化、生产要素的利用比例、全球化战略等多个方面造成不同的影响(Fortanier)。港澳台外资在技术和规模上对比欧美外资企业处于弱势,前者侧重于中国境内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主要投向劳动密集部门而非高技术或资本密集部门且趋于短期投资,属于一种要素寻求型的对外直接投资。虽然港澳台外资提高了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积极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王洪庆,朱荣林),但是技术创新才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而港澳台受其技术含量偏低的限制,很难带动中国技术水平的上升,故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限。而欧美外资则较港资和日资来说更多地参与高技术产业,产品更富多样性,有较广阔市场,注重长期发展,技术含量较高。可以为内地企业带来更多学习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的机会,同时也加大了本地企业的依赖度,对本地资金有挤出作用,从而制约了本地企业的吸收能力。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港澳台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没有长期推动作用,欧美外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无法确定。

(二)进入方式不同对经济增长的差异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近年来外资进入中国的方式呈现出明显的独资化趋势(图2)。2010和2011年中国外资企业实际使用金额占外商直接投资比重达75%以上。截至2011年底,外商独资合同项目已占全部外资实际合同项目总量的68.81%,金额的66.45%。

图2 中国外资方式占比变化趋势图

现有文献从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出发,分析了独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认为独资化有利于中国生产要素数量和质量的提高。胡翊竑、王合绪研究发现独资经营方式改善了中国资本形成质量,推动了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了技术进步。吴靖喆分析了外商在华投资独资化趋势的影响,得出独资企业能对当地企业形成更强力的示范作用,对技术进步乃至产出增长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然而没有提高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当外资进入方式为合资合作时,由于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时需保持竞争优势,如在先进技术、管理和营销技能、独占的知识等方面,为了防止技术转移过程中带来上述竞争优势的溢出,跨国公司会倾向于选择技术转移率低的独资方式进入投资国市场。同时另一方面东道国合作方也很可能利用投资方的无形资产(如商标等),不注重产品内在质量,通过这种“免费搭车行为”,东道国合作方享有巨大利益而承担较小成本(Horstmann&Markusen)。本文认为不同进入方式外资对经济增长率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独资方式外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不确定,而合资合作方式外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负的溢出效应。

(三)外资技术与经济增长

高质量外资可以引入较多的高新技术,进而通过技术溢出推动东道国经济的增长,Assanie and Singleton利用102个国家的数据研究了不同质量的外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得出低质量的外资不利于推动经济增长,高质量的外资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的结论。由于过低技术含量的外商直接投资不仅不能通过技术转移、示范效应等途径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正的溢出效应,反而还可能将一些“两高一低”产业转移到东道国。另一种情况是针对吸收FDI数量较少的地区,由于受人力资本和其他基础设备不完善的限制可能无法吸收技术含量过高的外资,相反还可能对其经济发展产生负的溢出效应。如果外资技术含量过低便可能如上述情况不利于经济增长。因此,对于FDI数量较少的地区其吸收外资技术水平应介于两者之间,寻找与之相适宜技术水平的外资。根据以上分析得到假设条件如下:

假设条件3:外资质量有助于东道国经济的提升,而在外资规模较低的地区,适宜的外资质量有助于其经济的增长。

三、经验理论

Solow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假定模型中只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即资本和劳动。表达式为:

其中A是影响生产力水平的所有外生变量,K是资本、L是劳动,α,b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的弹性大小,由于假定规模报酬不变故满足b=1-α。从表达式中可以看出外资和国内投资被看成了同质的要素,然而这种假定与中国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根据Borensztein 1998年的理论模型,说明了外资特征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在每一刻国内投资存量可由下式得出:

其中国内投资存量是一个连续积分,λ(i)表示投入资本的质量,x(i)表示投入资本的数量,n表示外商直接投资和内资的数量之和。如果假定国内资本数量为n1,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为n2。则有n=n1+n2。

设外商n2中资本的租赁价格为w(i),生产者所能获得的最大边际产出为:

外资进入东道国的固定成本为FC,为了方便计算假定外商直接投资第i种资本的单位成本为1。在稳态下,回报率r为常数,厂商获得最大化利润需满足以下条件:

假设资本可以自由进出,则长期利润为零,在此条件可以得到:

这里假定人口增长率为0,则得到消费的增长率为:

由于在稳态条件下消费的增长率要与经济增长率相等,故可以得到下式(10),从表达式可以发现外资特征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

四、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为了研究外资异质性与区域经济差异之间的关系,本文在经验模型的基础上参考了现有关于外资与经济增长的文献(如Borensztein以及Alfaro和Charlton,郭熙保、罗知),建立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y表示各个省份的人均GDP,inv表示国内固定资产投资,FDI表示外商直接投资,charac表示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特征,CON表示控制变量,u表示随机误差项。i表示省份,t代表时间变量。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了除吉林、西藏、贵州、内蒙古、甘肃以及四川之外的25个省份的数据为样本,选取了1997-2011年各省份的经济增长率、外商直接投资、国内投资水平、每万人就业人员中“R&D”人员数量以及衡量外资质量的各项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科技统计年鉴》、《国际统计年鉴》以及25个省份1996-2012年的统计年鉴。

(二)指标的选取

Y选择各个省份的人均GDP的对数值;FDI,即各个省份实际利用外资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inv,即各省份每年新增固定资产与外商投资之差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人力资本用每万人就业人员中“R&D”人员所占比重。

同时,本文选择了以下指标衡量外资的异质性,分别从外资来源、外资进入方式、外资投资产业、外资技术含量等4个方面衡量。

source:用港澳台外资与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值以及1-港澳台外资比重分别表示港澳台外资与欧美发达地区的外资。

way:本文用外商独资与实际外资总额的比值、外商合资合作实际投资额和外商实际投资额的比值表示不同的外资进入方式。

ind:用各个省份外资在制造业中的实际投资与外商投资实际总额的比值表示。

衡量外资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计量方程:

根据上述模型,本文选取了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实证分析。

(三)实证结果分析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各地区外资占比对经济增长有正向推动效应,但是结果并不显著,而控制变量(如人力资本、财政支出以及国内固定资产占比等指标)都很显著。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说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此外,中国政府支出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也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然而加入人力资本与FDI占比的交叉项后回归结果并不显著。东部地区人力资本与FDI的交叉项系数为正,表明随着外资数量的扩大,人力资本有利于经济的增长,但效果不明显。而中西部地区交叉项系数为负,表明随着外资数目的增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降低。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外资进入中西部地区主要是为了利用该地区的初级要素,造成这些地区的相关产业的要素结构向低端转移,从而产生锁定效应。随着这种锁定的深入,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产业结构被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企业创新力得不到提升,从而导致人力资本无法发挥作用(陈飞翔,马立军)。

表1 外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可以认为,粗放型外资已经不适合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故中西部地区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尽快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经济体转型,进一步发挥本地高端人才的作用。且从东中西各地区看,外资的规模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突出,因此在引资的过程中要逐渐从重“量”到重“质”转变。提高引资规模的同时,更要注重外资的质量水平,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提高外资的正向溢出效应。

1.外资进入方式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回归结果分析

从回归结果(表2)可以看出,独资方式进入的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由于独资化给国内同类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国内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发展的空间就必须不断改善其管理水平,在竞争中不断吸取跨国公司先进的经验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竞争中不断前进。同时,跨国公司也会在中国形成一些配套的产业群,为了与其技术相匹配,激励相关部门改善其产品质量获得市场份额,从而间接地带动了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从宏观层面上,外商直接投资独资化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深度一体化分工战略的基本保证,把中国的生产链条与其母公司以及全球的分公司的生产链条紧密连接,有利于实现跨国公司的交易内部化,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在中国利益的最大化。而以合资合作的方式进入的外资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可能由于合资合作过程中外资主要看重的是中国廉价的生产要素,带来的技术水平较低。同时在合作过程中由于文化和管理上的差异很有可能在工作中产生分歧不利于企业的成长。

表2 FDI进入方式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结果

2.外资来源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结果分析

从实证结果(表3)可以看出,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港澳台外资对经济增长均有正向作用,中部地区效果较显著而东西部地区效果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中国最近几年一直在鼓励“中部崛起”并且中部地区也推出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相关政策,在相关的配套设施和技术的引进方面也较注重。但是,港澳台外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很大一个原因在于,港澳台企业在企业精神、文化传统以及技术含量等方面都与内地企业较相近,很容易融入到内地企业,此外,由于港澳台企业所携带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偏低,故相对容易被内资企业模仿,从而有利于示范——模仿效应的产生,但是内地企业很难从中学到较前沿的技术。而欧美投资公司凭借在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进入中国市场后可能形成寡头竞争从而挤出本国企业。从回归结果也可以看出,欧美外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为负,虽然相比港澳台外资欧美地区会带来国际先进技术,为内地企业提供更多可供学习的机会,有利于国内企业通过自我调整迅速掌握国际先进技术从而提高经济增长水平。但是,由于欧美地区外资技术水平较高也可能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挤出效应,加剧中国企业对外资的依赖度,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从而验证了前面的假设2。

表3 FDI来源与区域经济增长

3.对外资投资行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结果分析

从结果(表4模型1)可以看出,中国外资制造业占比对中国经济有抑制效应但影响很微弱。因此,可以得出中国外资投向制造业并未对当地经济的提升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特别是随着产能过剩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激发,制造业引资遇到了瓶颈,单纯靠引进粗放型、劳动密集型的制造加工企业已不能有效拉动地区经济的增长。而分区域看,外资中制造业比重越高越不利于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增长,对中部地区经济的增长有正向作用,但是结果不显著。东部地区随着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逐步向内陆转移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故制造业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已逐渐弱化。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地区外资转移的过程中更加看重的是外资的数量,忽视了外资的质量导致一些低效率、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转移到这些地区,这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外资不仅不能通过示范效应和技术转移等途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反而可能由于其高污染的环境成本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中西部地区实现利用外资从以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业与服务业并重的转变将是其未来引资的方向。对于东中西各地区而言,外资是否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将是判断外资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

4.外资质量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从结果(表4模型2)可以看出,外资质量的提高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但是结果不显著。但是从各个地区看,东部和中部外资质量对其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而西部是负向作用。马瑞超、张鹏研究认为,外资质量对东道国将会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高技术含量的外资一方面可以通过竞争效应激励内资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不断创新,从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以带动经济的增长。但是,由于外资技术水平往往较高加上国内企业对外资技术水平的吸收能力较弱,导致本地难以吸收,从而抑制了经济的增长。由于中国东中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基础设施完善,人力资本丰富故其“创新效应”可能要大于其“挤出效应”从而总效应为正。西部地区各方面经济条件较差且基础实施落后,技术水平适中的外资更适宜其经济的发展,如果外资的技术含量过高可能无法获得其外溢效益,反而会产生逆技术效应。因此,对于东中部地区,在引资的过程中应注重对高技术含量外资的使用,提升自身的吸收能力,增大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

表4 外资投资行业和外资技术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

五、小结

本文的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外商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已逐渐弱化,而外资质量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却越来越明显。从外资质量的各项指标看,港澳台外资、独资方式外资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有正向推动作用。高技术含量外资的使用对于中东部地区有正溢出效应,适宜技术水平的外资有利于西部经济发展。同时,外资在高新技术产业与服务业外资占比越高越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由于不同地区外资质量的表现不一样,故各地区在扩大外资规模的同时,需对外资进行引导,选取与其产业和经济发展相适宜的外商直接投资。

针对实证分析结果笔者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第一,为外资提供良好的合作环境,加强对外资的引导,促进外资方式从“量”到“质”的转型。同时,建立外资选择机制,挤出质量差的外资企业,保留高质量的外资企业,提升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外资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充分发挥中国人力资本的积极作用,从而解除FDI的“锁定效应”。

第二,将吸收外资的重心放在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上,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外资更好地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挥作用。中西部地区在引导制造业部门投资时,在重数量的同时更应注重外资的质量。对于那些严重危害到生态环境的外资要坚决拒绝。

第三,在外资引进的过程中,需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经济情况以及基础实施、人力资本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技术。鼓励东中部地区引进高技术含量的外资企业,鼓励其在本地建立研究基地,吸收并培养本地人才。

[1]BLOMSTROM M L R.Firm size and foreign operations of multinationals[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1(93):101-107.

[2]姜磊,季民河.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知识溢出和区域创新[J].科技与经济,2011(8):68-72.

[3]吴中兵,李松华.FDI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武汉金融,2012(3):43-47.

[4]SUN H,Tipton F.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1979-1995[J].Journal of Developing Areas ,1998,32:159-186.

[5]沈桂龙,于蕾.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晌及对策思考[J].世界经济研究,2005(11):122-126.

[6]段科锋.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理论与实践,2001(3):62-66.

[7]文翠翠.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安全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8):27-32.

[8]武剑.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及其经济增长效应[J].经济研究,2002(4):27-35.

[9]魏后凯,中国外商投资区位变迁及其经济影响[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4):26-31.

[10]贺文华.FDI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J].经济前沿,2009(3):24-31.

[11]张鹏.FDI流入、出口贸易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5):88-93.

[12]赵琼.FDI流入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J].生产力研究,2012(5):18-20.

[13]陈海艳.FDI、高新技术产业与山东区域经济差异变动[J].经济研究导刊,2012(17):60-61.

[14]ALFARO L.CHARLTON A.Growth and the qualit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Is all FDI equal[R].Working Paper,2007.

[15]许罗丹,谭卫红,刘民权.四组外商投资企业技术溢出效应的比较研究[J].管理世界,2004(6):164-168.

[16]罗熙保,罗知.外资特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9(5):108-113.

[17]邹建华,韩永辉.引资转型、FDI质量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珠三角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7):33-38.

[18]FORTANIER F.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host country economic growth:does the investor’s country of origin play a role?[J].Transnational Corparations,2007,16(2):41-76.

[19]王洪庆,朱荣林.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J].世界经济研究,2005(5):76-81.

[20]胡翊竑,王合绪.FDI方式结构演变新趋势与我国经济增长[J].长白学刊,2001(5)):82-88.

[21]吴靖喆.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独资化趋势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商界,2008(6):55-60.

[22]HORSTMANN,MARKUSEN.Licensing versus direct investment:A model of internalization by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M].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87.

[23]ASSANIE,SINGLETON B.The qualit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does it matter for economic growth[R].Working Paper,2002.

[24]陈飞翔,俞兆云,居励.锁定效应与我国工业结构演变:1992-2006[J].经济学家,2010(5):111-115.

[25]马立军,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省际经济增长差异——基于GMM估计[J].国际贸易问题,2013(10):47-52.

[26]李梅芳.外商投资独资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2011(10):62-65.

The Quality of FDI,th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Transformation in Foreign Investment Attraction

LI Yonghui,WANG Liyan,LUO Liheng
(School of Business,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 411105,P.R.China)

There is a definite link betwee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ces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resource status and economic system,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fficiency is also different.In this paper, we add the factor of foreign quality to the foreign investment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model during the empirical research.As a result, reg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qualit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led to a difference in the rate of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growth areas, that is to say,capital heterogeneity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degree of FDI effects on economic growth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even the direction.It follow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change the ideas in the process of attracting investment and eliminating the unbalances that FDI's influence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namely, from a simple shift emphasis on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foreign capital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apital,increasing foreign investment in output efficiency.

regional;FDI;economic growth;heterogeneity

(责任编辑 彭建国)

F061.5

A

1008-5831(2014)03-0012-09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3.002

2014-01-02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FDI技术溢出机理及绩效分析——基于产业组织视角”(07YBA021);西部开发研究项目“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路径研究”(xb04T)

李勇辉(1969-),男,湖南永州人,湘潭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王丽艳(1989-),女,湖南娄底人,湘潭大学商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罗理恒(1991-),男,湖南邵阳人,湘潭大学商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

致谢:本文得到了湘潭大学经济研究论坛——“中国人口与发展转变”各位专家的指导,在此特别感谢湘潭大学消费研究院执行院长周靖祥教授、重庆大学梅新想博士、侯新烁博士等。

猜你喜欢
外商外资区域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分割区域
中外资管合作大有可为
人民币债券为何持续受到外资青睐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外资进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区域发展篇
谁是冒牌外商
区域